“不可抗力”(九)
作者:wolfe14026      更新:2025-08-02 09:40      字数:1205
    (按:笔者于百度时,发现与本书同名作品,属于一时没有注意。那是1982年由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史研究会编纂的有关辽代南京,也就是现在北京的历史研究著作,有副标题。为避免混淆和产生侵权嫌疑,笔者给本书也加个副标题,叫做“燕京春秋——风云旧事”,特此说明。——笔者)

    前文曾提到过,亦增幼年时期身体不好,经常吃中药,喝中药汤,所以对于药之苦味,并没有什么反感,大抵是一憋气,一碗药汤便咕嘟嘟地灌进腹中。这也属于没办法的事。那时候对于什么“是药三分毒”也没概念。直到长大以后,才逐渐明白所有事物均有两面性,不可矫枉过正,过于偏激与沉迷的道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没错,但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说得越多越好,还是要看人的适应力与耐性,节制与适可而止,还是必要的。

    上文说了很多由于不可抗力的疾患,所产生的人间的悲欢离合的事情,但多数还都是旁人,同学朋友,包括一些亲戚的,亦增并未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所受到的震动与刺激,也并不是那么十分的强烈,但亦增本人和至亲所遭遇的病患,则印象极为深刻,难以忘怀。

    亦增本人大约是“内热”体质,容易上火,喝水少了,便会有口腔溃疡的症状出现,而且不是在口腔内部,而是嘴角。后来据了解,这是一种什么缺乏症,大概是缺乏某种维生素B族的体现。嘴唇起泡,大概人人都碰到过,亦增发作的次数较多,特别是少年和青年时期,作息、饮食起居方面不大注意,容易引起。这种病症其实不算十分厉害,有自愈性,即使不用药和采取治疗措施,一般也在一周十天左右便能恢复,只是不加注意的话,容易常犯。一般都是嘴唇某处,大多是嘴角干涩发痒,有小包凸起,继而疼痛干巴,肿胀,还不能用手触摸,否则会散布蔓延。有时候是黄色的,有时候也充血,是红色的,几天后往往会逐渐干燥结痂,嘴唇开合受影响,特别是吃饭喝水,均有不便,十分难受,直到痂皮完全长成并脱落,算是微小然而难堪的小毛病,对饮食和容貌外观会产生不良影响。

    亦增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这病闹得厉害的一次,大约是刚上小学的时候,由于不注意,用手抠摸,引起发炎症状,原来只是在嘴角起泡,后来慢慢扩展到整个下巴,有些溃脓,疼痛难忍。当时一开始并没有去医院就医,而是采取老办法土方子治疗,先用纱布浸热水轻轻擦洗,然后用烧焦碾碎的黄豆末,混合香油涂抹,弄得下巴黑乎乎一片,十分影响“观瞻”,关键是这个办法并不怎么“奏效”,一连搞了十来天,不见好转。作为爱蹦爱跳的小孩,这种状况实在是难受,天气炎热,又不能老戴着口罩“遮丑”,亦增心理状态是“崩溃”的。后来家人带亦增去北京儿童医院就医,亦增记得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大夫接诊,端详了片刻就认定了病症,说可以使用快速消炎恢复的方法,开了一种凉凉的白色药膏,涂抹上没有两天,伤口溃疡面便迅速干涸结痂,很快脱落,以后再也没有那么严重的情况出现过。亦增后来想,“讳疾忌医”是不行的,老办法和偏方有时管用,有时根本无用,还是要因病因人,对症下药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