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夾溪新村楊梅基地聯合公司的設立
作者︰
遠星星 更新︰2025-01-20 11:35 字數︰2266
村委會決定恢復對白竹坳楊梅基地的管理,從各自然村抽調了50人作為合同制工人,每個人月工資3600元。這個工資還略高于比在懷城打工的工資。在楊梅山臨時搭建了供工人居住的工棚。還從懷城請來農藝師指導整形整枝的技術,要求把沖天的高枝條全部打掉,讓楊梅樹成傘形分布,讓人站在地上就能夠把大部分楊梅果子摘下,爬上第一盤主枝就能夠把果子摘完。徹底扭轉過去那種因為樹形過高,不但摘果子效率低,而且常常出現從樹上跌下來受傷的局面。
村委會與楊梅山基地工人簽署了責任協議,把管理指標落實到人。如果有人不負責任,消極怠工,則視情節輕重給予扣工資、開除工籍等處罰。
自從跟四姐妹談話後,精準扶貧住村工作隊隊長黃達五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如何把楊梅山的規模搞大呢?黃隊長從網上查閱了關于楊梅基地的資料,原來中國有十大楊梅之鄉,它們是︰仙居楊梅、靖州楊梅、蘭溪楊梅、青田楊梅、余姚楊梅、石屏楊梅、丁嶴楊梅、浮宮楊梅、蘭溪馬澗楊梅、蕭山前鎮楊梅。浙江是中國第一楊梅大省,十大楊梅之鄉中就有7個在浙江,除了雲南石屏楊梅、湖南的靖州楊梅與福建的浮宮楊梅,其它七個“中國楊梅之鄉”都在浙江。
但是在浙江七大“中國楊梅之鄉”中,最著名的又是仙居楊梅。常言道︰“中國楊梅看浙江,浙江楊梅看仙居”,浙江仙居楊梅已經揚名全世界。仙居的東魁楊梅果型大,一顆楊梅重量達到甚至超過一兩。味道甜中帶微酸,口感特別好。在2002年仙居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湖南的靖州楊梅種植歷史超2000年,清光緒年間被列為貢品,素有“江南第一梅”之美稱,被袁隆平院士譽為“梅中之王”,獲評“湖南省十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
黃達五還通過了解楊梅生產的情況了解到許多與水果市場有關的情況。黃達五想,為什麼有些水果可以在全國各地甚至在世界各國銷售呢?像隻果、梨子、香蕉、荔枝、龍眼等水果,都能夠在全國的各個地方買到。估計在其他國家的水果市場上也都能夠買到。這些水果為什麼有這樣巨大的市場呢?這說明,許多傳統水果已經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形成巨大的市場。要滿足如此巨大的市場消費需求,該需要多大的產地規模啊!于是就出現了眾多的水果之鄉。除了前面說的“楊梅之鄉”,還有許多“ 中國隻果之鄉”、“中國三水梨之鄉”、“中國香蕉之鄉”、“中國荔枝之鄉”、“中國龍眼之鄉”等等等等。
黃達五認識到,要使夾溪新村的楊梅生產和銷售形成規模,必須首先把基地面積做大,僅僅靠白竹坳楊梅基地是遠遠不夠的。村委會經過研究討論,決定把楊梅山的規模搞大,決定把龍場後山的冬桃基地、楠木山的黃桃基地、香爐山的枇杷基地、東田隴的 李基地、小地坡的獼猴桃基地、安堂坡的百合基地、深灣的天麻基地、土地坡的半夏基地、火炭沖的白術基地、貓兒山的食用菌基地、坳上的草莓基地、大田壟的葡萄基地等全部栽上楊梅樹。
但是這些基地都屬于各自然村的農戶承包的,有農戶單個開墾的,也有幾家農戶聯合開墾建果園的,但是都屬于承包性質。農戶對承包的農田和山林還是有支配權的。當村委會把計劃公布後,許多農戶不干了。有的說,誰敢把我的枇杷樹砍了,我就把他的腦殼砍了。有的說,要砍我的冬桃樹,一萬塊錢一 ,拿現錢來就砍樹!有的說,村里當官的發瘋了,好好的果園要砍掉,栽楊梅?還嫌楊梅爛的少了?有的說得更難听,村里當官的都吃錯藥了,害老百姓還害的不夠,還要把老百姓都害死了才算……
針對這些情況,黃達五建議村委會展開村民大會,向全體村民公布了擴大楊梅山的計劃,宣布采取自願的政策,把原有零星果園按照國家征用土地的價格收購到村里,現有果樹按照樹勢議價收購。
國家征收土地,補償的標準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不一致,具體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各地一般在三四萬元/畝到十幾萬元/畝之間。具體補償標準為︰一、土地補償費,征收耕地,根據國家規定的價格政策,按該土地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到十倍計算;征用宅基地可以按照鄰近耕地的補償標準計算。二、青苗補償費,一般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計算。多年生經濟林木或其他果木,政府將參考市場價格,給予合理補償或作價收購。夾溪新村征收承包戶的果木林合乎這一條,于是村委會組織各組組長和村民代表組成估產隊到各組的果林基地進行詁產,詁產一戶當即付給收購現金。一部分開始反對收購的村民看到村委會說話算話,而且價格很不錯,一片近乎荒蕪的果林一下子得了幾萬元甚至十多萬元錢,都紛紛把估產隊帶到自己的果林里進行詁產。
收購基地的事情做完了,村委會派人聯系砍樹機和挖山機,挖山機是一種小型挖土機,用來挖有一定坡度的山地非常方便。村委會調來一批砍樹機和挖山機,三十多個自然村的零星果林同時開工,一邊砍樹一邊挖山,工作效率很高,不過十多天,全村三十多個自然村的果林全部挖完。接著是栽樹。為了盡快掛果,村委會組織人馬到各地活動。由于前面幾年楊梅出現衰落趨勢,許多大片的楊梅樹苗賣不出去,于是這些大片的楊梅樹苗場也荒蕪了。夾溪新村抓住這個機遇,村委會組織人馬到各地活動,把這些荒蕪了的楊梅苗場的樹苗全部以廉價買下,移栽到夾溪新村數十塊果木基地。
在大幅度增加楊梅山的同時,村委會特別重視選擇優質楊梅品種。黃達五在了解楊梅發展情況的時候,了解到浙江仙居的東魁楊梅果型大,一顆楊梅重量達到甚至超過一兩。味道甜中帶微酸,口感特別好,是目前最好的楊梅品種。黃達五認為,在現在這時代,要搞就要搞最好的,于是決定新開闢的楊梅基地全部栽上東魁楊梅。從外地挖來的楊梅樹苗只選擇東魁樹苗。數量不夠立即派人去浙江仙居購買。
新開闢的楊梅基地全部栽上了東魁楊梅,村委會成立了夾溪新村楊梅基地聯合公司,全面負責楊梅基地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