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夾溪新村的修建
作者︰遠星星      更新︰2024-12-31 15:54      字數︰2335
    村里剛剛把基金會的手續辦好,陳季楨一個電話打過去,五個億的巨款就已經進入“四姐妹基金會”的賬上。有了錢,需要辦的事情也多起來了。村委會經過討論,決定首先把“新夾溪村”的招牌打出來。新夾溪村就是原來的龍棚村,包括36個自然村,一萬二千多人。

    新夾溪村的修建是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新農村建設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進行的。根據中央要求,結合湖南省的實際情況,明確了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要求部署,對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農村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對于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整體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在健全鄉村規劃體系、實施農村住房建設品質提升工程、扎實推進“空心村”治理、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培育發展特色產業、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指導意見》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並明確了重點任務責任分工。

    在具體工作中,要按照《指導意見》要求部署,精準把握好著眼點和著力點,下定決心、鍥而不舍地持續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取得實績實效。

    為了把《指導意見》落到實處,龍棚村村委會非常重視對新夾溪村的修建,對新夾溪村的選址、房屋繪圖、工程承包、工程質量監督等問題都進行了反反復復的討論。

    最後決定把新夾溪村修建在觀音山南面的三里坪。這個地方之所以起名“三里坪”,是因為這里有一個長度有兩三里的平壩。由于平壩上大部分地方都布滿亂石,所以又叫“亂石崗”。

    這亂石崗根本不能種植莊稼,六十年代學大寨,曾經企圖把亂石崗改造成為農田,但是這里的石頭都是花崗石,硬度非常大,而且考慮到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土。

    雖然那時候學大寨“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的當代新愚公精神,但是當時的大隊黨支部書記比較務實,認為在那種成片的石頭上開新田代價太大,不如在其他山地開新田,于是工程就停下來了。

    現在給新夾溪村選址,這個亂石崗就成為首選。因為作為房屋基地,石頭基地更堅牢,修建樓房用不著打基礎;而且不必佔用農田。

    按照當前政策,嚴禁佔用農田修建房屋,在龍棚村範圍內,幾個比較大的平壩都是成片的農田,誰敢決定佔用農田修新村呢?于是亂石崗就成為修建夾溪新村的地方。

    關于夾溪新村房屋的圖紙,龍棚村沒有會繪圖的人,是村黨支部書記嬌雲英在縣城里請繪圖室的繪圖員繪的圖紙。

    新村建築隊是從縣城進行招標采納的專業工程施工隊,施工隊具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包括全部人工挖樁,爆破模板工,木工環氧地坪測量班預應力,注漿工,錨桿錨索鋼筋綁扎工,制作防水、防腐、瀝青工、泥瓦工,抹灰幕牆制作網架工,架子工,打井外牆保溫土建工,房建隔牆龍骨師,天花吊頂貼瓷磚工,干掛大理石油漆涂料噴涂師,刮大白裝修工,混凝土道路工,力工搬運工各方面專門人才無不具備。

    由于整個修建過程都有內行人員監督,全部工程完工後又通過縣里建設委員會按照《農村自建房的國家驗收標準》進行驗收,驗收項目包括︰

    入戶門檢驗標準包括門表面應潔淨,不得有劃痕、踫傷;門的割角、拼縫應嚴密平整;門與牆體間縫隙的填嵌應飽滿;門制作的允許偏差︰門框翹曲允許偏差為3mm,門扇翹曲允許偏差為2mm,門扇的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2mm,門框門扇對角線長度允許偏差為3mm;安裝的留縫限值、允許偏差︰門扇對口縫、門扇與門扇與門框立縫寬度為1.5∼2.5mm;毛坯房入戶門與地面的留縫寬度不應小于3.5cm。

    關于鋁合金門窗檢驗標準包括鋁合金門窗質量、鋁合金門窗安裝允許偏差、鋁合金門窗框與牆體之間的縫隙要求、 鋁合金門窗扇的橡膠密封條安裝要求、鋁合金門窗推拉窗扇開關的要求、鋁合金門窗玻璃安裝的質量要求等。

    關于陽台欄桿、窗護欄檢驗標準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護欄成品質量,二是護欄安裝的允許偏差,三是住宅的陽台欄板或欄桿淨高要求。

    關于地面檢驗標準,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地面與下一層結合是不是牢固,是不是有空鼓;二是地面表面是不是密實,要求不得有起砂,蜂窩和裂縫等質量缺陷;三是地面表面的允許偏差;四是有防水要求的地面的立管、套管、地漏處是不是存在滲漏,坡向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存在積水。

    還有牆面檢驗的標準、防水檢驗的標準、排水設備的檢驗標準、樓上下延管道的長度標準、排水口、地漏口的檢測、排水口是否進行了封堵等方面。

    最後是電氣檢驗標準,包括分戶配電箱檢查;電表檢查(電表安裝是不是符合規範,在關閉總閘後有沒有電表空轉現象;開關插座的檢查、照明檢查等方面。

    最後還要做的是要建築一個大門,為了修建一個滿意的大門,村委會派出村主任陳申祥和“四姐妹基金會”會長陳季楨二人到外地參觀了幾處美麗鄉村的大門式樣,發現這些大門都是石牌坊式樣大門。

    盡管石牌坊式樣大門形式多種多樣,但是總的造型基本上都是采用三層階梯式牌坊大門。大門大多采用四根方形石柱,也有兩根石柱和六根石柱的。

    但是它們都是按照階梯式布局的。以四根石柱的石牌坊大門為例,石柱排列都是中間兩根石柱較高,兩邊的兩根石柱較低,保證了大門正中的門面較高。兩邊較低。大門上方題寫著村名,村名上面兩層牌坊中間還題寫這各自不同的詞語,都是一些表示吉祥順利的短句。四根石柱上豎寫著兩幅對聯。

    為了給人以直觀,陳季楨還畫出了幾座大門的圖樣,其中一座大門采取三層石牌坊式樣,二層牌坊正中題寫著“一帆風順”;下層牌坊正中題寫著“出入平安”,大門上方用新魏體題寫著“雙江新村”四個大字。大門左右四根方形石柱,四根石柱上題寫著兩幅對聯,內聯是;

    “喜洋洋山清水綠春常在;笑盈盈人壽年豐福無邊。”

    外聯是︰

    “五谷豐登勞動致富;六畜興旺勤儉生財。”

    經過村委會集體討論,最後決定采用這個圖樣修建村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