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文學寫作的新變化(周佩芳)
作者︰鹽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鹽城網絡文學研究院      更新︰2024-06-24 21:09      字數︰3972
    互聯網時代文學寫作的新變化

    ——評王祥的《網絡文學創作原理》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文學時代已然來臨,網絡文學作為新時代文學類型的代表逐漸散發出熠熠光彩。《網絡文學創作原理》一書中,明確認可網絡文學的敘事性、文藝功能性以及創作原理都和文學創作有著顯而易見的關聯,網絡文學理應被歸入大眾文藝譜系範疇。基于此,本文將就《網絡文學創作原理》的認識發表拙見,簡要評論互聯網時代文學寫作的新變化。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文學寫作;新變化;《網絡文學創作原理》

    引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起點中文、榕樹下的網絡文學網站迅速崛起,吸引了新時期青年人的廣泛關注。客觀來說,社會各界人士一直就網絡文學是否隸屬于文學創作這一問題存在著顯著的爭議。很大一部分群體認為網絡小說的情節設置和創作屬性決定著其不屬于文學創作,但是也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網絡文學只是新時期文學寫作的一種產物,也是大眾文藝譜系中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將結合這一命題闡述互聯網時代文學寫作的新變化。

    1. 《網絡文學創作原理》簡介

    《網絡文學創作原理》是知名網文寫作導師王祥的一部力作,其在這本書中發表了有關于網絡文學創作及其創作原理的真知灼見。這部書主要綜合了起點中文、榕樹下、中文在線等網站網絡文學的創作問題,涉及到諸多網絡寫手創作手法和創作原理的分析,並著重介紹網絡文學的世界設定、情境創設、人物關系以及對原型和主題的分析等,受到多位資深網絡創作者的贊譽,也為許多處于瓶頸期的網絡小說創作者提供了靈感。在這本書中,涵蓋了網絡文學的“快感獎賞機制”、對人類欲望的審美化和倫理化處置等內容,囊括了故事功能設定、細節打磨、故事情節創造等重要理念,從創作原理分析的角度指出了當代互聯網文學創作存在的系列問題,雖然分析方法偏向于理論派和學院派,但對于網絡文學發展依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 網絡文學的基本理念

    眾所周知,網絡文學是互聯網時代下的一種新型文學創作產物,其打破了傳統文學創作的一些限制,以實時性、互動性以及網絡性等特點迅速俘獲了一大批受眾。很大一部分網絡文學愛好者認為興起的網絡文學是文學界的翹楚,而反對者則認為網絡文學存在較強的套路性,整體來說比較低俗。

    實質上,網絡文學是大眾文學的典型代表,其反映的是普通人的願望、價值觀以及情趣,故事發展的核心是個人的欲求能夠滿足,比較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並不屬于精英文學。有很大一部分專業人士認為網絡文學屬于通俗文學,但是通俗卻不能和低俗化等號,必須要對網絡文學身份進行理性定位。結合現階段網絡文學的主旋律來說,絕大多數主角所追求的是什麼?是超能、長生、愛情、權力以及財富,後面幾項內容是現實社會中每一個人都熱切期盼與渴求的。所以說,網絡文學中的藝術同樣來源于生活,如果非要說集合傳統的文學創作方式有何差異,那麼也許是傳統文學創作屬于陽春白雪,而網絡文學創作更傾向于下里巴人。在《網絡文學創作原理》藝術中,作者也是采取了一種融合的傳統創作模式和網絡文學創作原理的形式來達成異曲同工的效果。與之相反,人們也應該意識到網絡文學創作實質上是擺脫傳統創作方式束縛的一次革命,必須要善于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理性看待二者之間的差異,在大量的摸索中尋求網絡文學發展的創新性價值。

    3. 網絡文學寫作的新變化

    (1)作者個性私人化

    在傳統的文學創作模式下,所有的作家都需要明確一個深刻的主題。但是,伴隨著互聯網文學創作的逐漸流行,文學創作的門檻被大幅度降低,網絡文學更主要的是反映作者的一些私人的想法。那麼,在互聯網時代下文學寫作應該寫什麼便不再有清晰的界限。有意向從事網絡文學創作的人員不必將主旨局限于對人類貢獻的關注和思考方面,他們可以隨心所欲的來宣揚自己的個性,讓自己的文學創作具有獨特的風采。而且,結合《網絡文學創作原理》一書展開分析,比較知名的網絡文學創作者都更傾向于用原生態的話語方式來體現他們的情感、放飛他們的思想。所以,總的來說,網絡文學創作整體呈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發展趨勢,而且這種趨勢將會隨著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而重要凸顯。到目前為止,互聯網文學創作已經是人們閑暇之余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一個平台渠道,就恰似人們現在所依賴的微信微博等交流媒介,網絡文學創作實質上也在逐漸向自媒體發展。更多的作者進行文學創作不再是針砭時弊、也不是為了單純的盈利,而只是通過創作來宣泄他們的心理、情感,展現他們對于這個世界乃至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事情的理性思考,從根本上來說也就是滿足他們的宣泄與表達欲望,這也是網絡文學創作之所以如此大眾的一項原因。之所以互聯網文學創作和傳統文學創作涇渭分明,其實也體現在互聯網文學更加私人化,其不像傳統文學那般經過大量的雕琢和粉飾,而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而且,正好是網絡文學創作者只是為了宣泄情感,網絡文學的閱讀者也只是借此來豐富閑暇時光,因而網絡文學創作中所蘊含到的文本意義和社會價值內容相對來說較少,讀者在大量的文字中將會直接窺探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和作者產生無聲的交流。

    (2)創作界限模糊化

    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實質上也標志著大眾寫作時代的來臨。在互聯網時代下,讀者和作者之間不再有清晰的界限,只要有一顆熱衷于文學創作的心和一部電子設備,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網絡文學的創作者。在傳統文學的創作和傳播過程中,一般都會形成以作者為核心的單向傳播模式,讀者基本沒有機會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提議傳達給作者,作者對自己的文學創作有絕對的主導權,是文學藝術創作的絕對主導者。但是,隨著互聯網創作逐漸呈現大眾化發展趨勢,這種格局基本已經被打破。互聯網在信息傳播以及溝通交流方面具有極大的價值優勢,而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將會使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成為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尤其是現階段的網絡文學作品往往都采用連載的形式進行上傳,讀者完全可以將自己對某一章節的感想以意見的形式反饋給作者,或者為作者的下一階段寫作提供些許建議。站在作者的立場進行思考,也就是說作者可以隨時根據讀者的一些反饋情況對下一階段的某篇布局進行適度調整,來健全與調整自己思維中的小說整體架構。比如說,以《網絡文學創作原理》所給出的案例為例。某網絡作者創作一部名為《我望山明》的網絡文學作品,但是很大一部分讀者反饋這部作品不夠通俗,他們很容易忘記小說的題目,而在讀或不讀中反復糾結。後來,根據部分讀者的建議,該網絡文學創作者將小說的題目改作《長公主的舊情郎》。結果,很大一部分網絡小說的讀者對這一改動紛紛表示贊同,如此這篇小說就憑借通俗大眾的題目獲取了更多的讀眾,其閱讀量得到了大幅度增長,從而增加了作者的知名度,切在一定程度上為作者帶來了更高的經濟利益。其實,在互聯網時代下,讀者為網絡文學創作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如此,不僅僅是書名的變化,甚至還深入到情節的設置、整體故事框架的設置甚至角色性格,在極少數情況下,讀者的意見甚至會直接影響到結局。所以,讀者和作者之間並不再存在敬畏分明的界限,只要他們有溝通交流的意願,他們就完全可以實現由單向互動到雙向互動的轉變。同時,隨著大眾化創作的到來,無論一個人的文筆是否優美、其創作思想是否深刻,只要有創作欲望,他就可以在網絡平台上發表作品,甚至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創作者,為網絡文學創作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

    (3)謀篇布局自由化

    在傳統的文學作品創作中,絕大多數的作者都講究詞匯語句的推敲,他們會經過大量的反復修改,最終確定文章的某篇布局,通過反復的斟酌來確定某個字詞的使用是否合理。所以,傳統的文學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有極高的鑒賞價值。但是,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創作自由卻幫助一大批網絡文學愛好者打破了這一界限。正像《網絡文學創作原理》一書中所說,雖然文學創作是有規律可循的,但是這一規律卻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且,這一規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存在比較明顯的滯後性。在互聯網時代下,文學界或許會將迎來一次有關文學創作規律的革命。在網絡文學創作中,作者可以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隨心所欲的創設世界觀、安排人物情節,他們的思維將不會受到現實世界的舒服。所以,他們在詞匯語句的應用乃至謀必安布局的調整方面都具有更大的自由權,現階段絕大多數的網絡文學作品都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隨意。通過大量的網絡文學作品鑒賞與分析,不難發現除卻大多數品質優良的網絡文學作品在語言風格、創作結構乃至人物形象設置方面都存在著天差地別,但是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都具有十分廣泛的受眾。這也側面印證了在互聯網大眾文化盛行的時代下,不論是什麼樣的寫作風格、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都能夠俘獲一批受眾,並能在一定的圈子內獲得贊美與認同。所以,互聯網文學時代的到來,讓更多有意向從事文學創作的人才具備了更加廣闊的創作自由空間,他們可以徹底打破寫作規律條條框框的束縛,真正讓網絡文學創作呈現出百花爭鳴的發展態勢。除此以外,由于詞匯語句和某篇布局應用更加自由化,人的思維和個性便得到了直觀體現,因此,網絡文學創作自由實質上也是思想自由的一種體現。只是,當網絡文學發展至一定階段,其原創性和審美價值可能會陷入一定的瓶頸,甚至使網文創作環境呈現泡沫化趨勢,這一問題亟待解決。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是時代發展與思想解放的必然趨勢。而正如《網絡文學創作原理》所言,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創作方式實質上是一脈相承的。因此,網絡文學若想打破發展瓶頸,必須從傳統文學創作中汲取經驗,實現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祥.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寫作與讀者接受反應的有效性問題[N].文藝報,2019-12-25(005).

    [2]林庭鋒.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寫作[J].網絡文學評論,2019(03):5-8.

    [3]甦桂寧.網絡文學,自由寫作的園地[J].網絡文學評論,2018(01):13-19.

    [4]郭晶,路錦正.網絡文學對傳統寫作教學的啟示[J].教育觀察,2017,6(21):140-141.

    作者︰周佩芳(民主與建設出版社)︰來源︰《公關世界》,2020年第14期,第174-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