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戴上金箍
作者︰
葉敬之 更新︰2023-03-11 12:44 字數︰4066
辛自強先向大家公布了承包法的總體要求,並解釋了具體含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有事時時做。事做好、事多做有獎,事做差、事少做有罰。違紀受罰者留學校、斷手機、無美食、用劣品,立功受獎者早回家、用手機、吃美食、穿大牌。
他話音剛落,班級瞬間炸開了鍋。什麼?我們每天學習多辛苦啊,還要我們干活?活兒必須按照老師說的那樣干,不然還不行?每天干完活兒還要接受檢查?檢查不過關還處罰?以往放假回家,手機想玩就玩,美食想吃就吃,衣服想買就買,這以後都不行了?
辛自強猜到他們會作何反應。就像離開了水的螞蟥,人手一觸,它就把身體往一起縮。這是它的本能。這些懶惰的孩子也像螞蟥一般,只要讓他們干活,他們就本能地叫起來,找出種種理由來抗拒。辛自強采取的做法是︰一概不予理會。農村有句俗話︰“听 蛄叫還不種莊稼呢!”要是相信了他們的叫喚,金箍就不能給他們戴上,讓他們洗心革面就是一句空話。
因此,他沒有叫喊,沒有敲桌子,也沒有禁止他們說話。相反,他悠閑地看著他們表演,臉上甚至微微地帶了一點笑容。這反倒讓學生摸不著頭腦了。他們說話的聲音漸漸小下來,腦袋也不再轉來轉去,都把眼光重新集中在辛自強的臉上,看他如何進行下一步工作。
“說完了?”辛自強微笑著說,“牢騷允許你們發,事情不準你們不做。誰不想做事情,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托人找關系,離開我這個班級。但是,我帶這個班是陸校長同意的,所以估計你離不開這個班級,除非你離開這個學校。二個是你讓你老爸老媽每個月花上三千五千的,雇一個輟學少年,或者老頭、老太來,專門供你使喚,我在教室外面給他提供專座,需要做事了就請他進來。你們願意這樣嗎?我估計你們肯定不會這樣,想這樣也做不到這樣!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听從我的安排吧!”
學生們很沮喪。他們心里像鏡子一樣清楚,老師說的沒錯,他們只能听老師的。這是他們讀書十幾年積累下來的唯一的經驗。小時候不想听老師的,為了讓父母親幫自己解脫,他們往往朝地上一躺,把兩條腿蹬來蹬去,用兩只拳頭捶地,扯起嗓子哭喊,騙取父母的同情。後來,這一招用得多了,漸漸地就不管用了。現在要是再像當年那樣干的話,恐怕不要別人評價,自己都認為自己得精神病了。所以還是老實一點吧,暫時先听老師的,等到做具體事情的時候,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忽悠老師。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一,他們哪一年不是這樣過來的呢?而最後的勝利者總是他們自己!你辛自強,哼哼,不過將是他們讀書生涯中的又一個敗將而已!
這樣一想,他們心里踏實了。
他們心里踏實了,辛自強的心里也踏實了。因為他不知道學生是那樣想的。他只想著自己辛辛苦苦制訂出來的這套系統,將會讓學生脫胎換骨,讓班級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順利完成協議規定的任務。他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這樣一些冥頑不靈的學生!
于是,辛自強頗為自得,把眼楮笑成了一條縫,向學生宣布了自己的“承包法”。
“這一套承包系統比較復雜,”他說,“歸納起來,大概是這樣的。首先是承包的內容,就是‘班級三弄’;其次是承包的方式,就是‘環環相扣’。先說承包內容。第一弄,就是把教室環境弄整潔。目標是︰垃圾歸袋,地面沒有雜物;課桌、書籍、凳子擺放整齊;講台物品擺放有序,上面、下面、夾縫干淨;黑板及時擦拭,下面沒有粉塵;飲水機、空調無灰塵。讓老師們在教室里達到‘三心’︰看著舒心,呆著順心,教著盡心。”
“再說第二弄,把學生的語言弄文明,”辛自強把目光投向了徐願則,“我有一個觀點︰凡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幾乎都有口頭散漫的行為,髒字、髒話脫口而出。甚至女同學也不例外。徐願則,你認為我說得對嗎?”
“你看我干什麼呀?”徐願則眼楮轉向別處,不跟辛自強對視,“我從來不說髒話的!是不是啊,管悠然?”
“你不說髒話?那我耳朵為什麼每天都臭哄哄的?”
全班都“嘩”地笑起來。徐願則伸出拳頭,從下面搗了管悠然一拳。
兩個人一報還一報,辛自強沒有干涉。他繼續往下說。
“髒字眼,大概就是全國通用的那些,雖然發音不盡相同,但是意思都差不多。至于髒話,則各地有各地的表達。用髒字、說髒話,倒還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來不以為自己是在用髒字、說髒話。換個說法吧,就是髒字、髒話,已經成為你們一些人口中的二氧化碳,只要說話,必然噴薄而出。可怕的是,你們從來不知道,自己說話的時候竟然吐出了二氧化碳!同學們,語言文明一點吧,是時候了!”
學生們都知道自己、知道對方說髒話。面對辛自強的批評,他們無話可說,只是呆呆听著。辛自強往教室後面踱步,一邊繼續往下說。
“第三弄就比較復雜了,把你們行為弄規範。這個行為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習方面的,一個是舉止方面的。行為舉止不符合規範,人們都明白怎麼回事;而學習行為不好,那些細節你們就不知道了。就拿簡單的一件事情來說吧。記課堂筆記,多簡單啊?老師講課,學生記錄,沒有比這個再簡單的事情了!可是,你們很多人卻做不好!我給你們說一下,你們看情況是否屬實!”
他朝項文宇、徐願則、管悠然伸出手去,說道︰“拿來!”
三個人面面相覷︰“什麼拿來?”
“你們的語文筆記本!”
三個人低頭找語文筆記本。找了一會兒,各自拿出一個本子,放在自己桌子上。
“就拿他們三個人的筆記本來說吧,”辛自強拿走筆記本,往講台走去,一邊翻著一邊說,“首先是不記!不管你老師講什麼,我不記!你老師盯著我記,我假裝記!老師站我旁邊,我慢吞吞地寫幾個字;老師一離開,對不起,筆就停頓了。管悠然,你這本子少了這麼多內容,是不是這樣?”
點評完管悠然的語文筆記本,辛自強隔空扔給管悠然。管悠然不含糊,手一伸接住了本子。
“其次是不固定本子!我們再看徐願則的。不管你上什麼學科,手邊有什麼本子,拿過來就記!記過以後往桌子上一扔,下一節課找不到了!第三是經常撕記錄本!什麼時候需要用紙了,隨便拿出一個本子,打開來就撕一張!現在的本子多是騎馬訂,這一張撕下了,另一張也就待不住,脫離本子四處飄飛!結果,記錄的文字神秘失蹤了!徐願則,你這本子哪一科內容都有!哪一科內容都很少!整個本子只剩下十幾張,中間可見撕扯的痕跡。是不是這樣?”
辛自強快步回到徐願則那里,高高舉起本子,好像要劈頭蓋臉砸下去。徐願則趕忙捂住腦袋,臉上顯出驚恐的樣子。辛自強卻輕輕放下,趁機朝他腦袋上輕輕敲了一下。發現沒有疼痛的感覺,徐願則笑著接過本子。大家也笑起來。
“再看項文宇的吧,”辛自強繼續說道,“這是你們課堂記錄本的第四個問題了,想記在哪里就記在哪里!你們看這里,第一課記在這一頁,下面還有一大半空著,第二課卻沒有在下面接著記,而是翻過一頁再記。第三課呢?竟然記到了本子的反面!第五是沒有次序,不管大小問題,一律頂格寫;老師標明一、(一)、1、(1)等序號,他一概略省略!本來像春風里的柳枝那樣分明的問題,在他那里變成了一團亂麻!……剛才沒有揍他們兩個,現在我實在忍不住了。項文宇,看刀……”
辛自強咬牙切齒,疾步回頭朝項文宇走過去,把本子舉到跟他腦袋平行的地方,從遠到近,橫掃過去。大家的心都提起來,半是期待、半是害怕地想象著听到淒厲的撞擊聲︰“啪”!看到一張像潑了豬血的大紅臉……而項文宇則瞪大眼楮,好像一輛巨型坦克即將碾壓過來,而自己無路可逃,即將眼一閉,听天由命似的。
誰料到,就在本子將要拍到項文宇臉上的時候,情勢發生逆轉。辛自強出其不意,扯開項文宇前面的衣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本子塞進了他的衣服里面。
項文宇略顯尷尬,把胳膊從脖子下面伸進衣服里,想把本子掏出來,卻夠不著。于是站起來,往上跳了兩下,本子就從衣服下面掉了下來。他俯身撿起本子。大家笑得前仰後合。有學生故意倒著氣笑,發出嘎嘎的聲音。
辛自強裝作沒事的樣子,繼續往下說。
“把大家的學習行為弄規範,就是對學習行為作出硬性規定,每個人都要做到,每天有人監督檢查。還是拿課堂記錄本來說吧。規範是什麼?就是按照老師要求,該記就記;每個科目固定一個本子,不得亂記;今天課堂記錄與第二天課堂記錄中間相隔兩行;每一段開頭空兩格,記錄內容要有序號,使用序號必須符合標準;記錄本不得撕扯、不得當作草稿本使用;草稿本必須單獨配備。”
辛自強回到講台,闡述承包的方式。班集體、學生自身存在的所有問題,一律變成一件一件的事情。問題是很多的,但是不能每一個問題都變成一件事情,否則事情就太多了。有些問題要“合並同類項”,把幾個小問題合成一件事情供一個學生承包,使得每個同學的工作量基本相等。經過精心設計,全班55個人,一共55件事情,每人一件。
55件事情,又分為一線、二線、三線。一線干的是具體事情,其成員是普通學生;二線是督促檢查,由班級干部去做;而對班級干部進行督促檢查的,則是三線,此事由學生代表去做。誰來監督三線呢?辛自強。每個人一件事,大家都是干事人;每件事情有檢查,大家都是被監督者。三條線環環相扣,組成一張嚴密的網。
監督到最後形成分數,班主任根據分數對學生進行獎懲。違紀受罰者在學校不準吃零食、不準參加室外活動、不準看視頻、放假留學校一段時間,回家不準使用手機、不準吃美食、不準買名牌、減少零用錢。立功受獎者一切相反。
“以上說的是班級三弄,以及八仙過海里面的三仙——承包法、賞識法、懲戒法,”辛自強說,“下面我簡單談談另外的‘五仙’。第一仙是‘訓練法’,就是根據規範,對你們的行為習慣進行反復訓練。第二仙是‘言教法’,用語言說方法,講道理,使大家懂得怎樣做和為什麼這樣做。第三仙是‘自教法’,指導大家利用表格每天反思自己的行為。第四仙是‘逆向獎學金法’,班主任聯系家長,請他們根據你們在校表現,決定每個大禮拜的零用錢,這是由父母親發給你的獎學金,不是學校發的,所以叫逆向獎學金。第五仙是‘活動法’,利用社會、學校、部門、學生會組織的活動,班級的班會活動,班級開展的其他活動,對大家進行思想教育。”
辛自強說完了,下課鈴也響了。他宣布下課。學生立即像打開籠子的雞,一個個炸著翅膀飛起來,打鬧的打鬧,飛跑的飛跑,喊叫的喊叫。
辛自強剛才的一番話,好像真的是對著雞籠子說的。眼前的景象,跟辛自強內心的期盼,形成了極大的諷刺。辛自強心里不由得敲起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