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患难相扶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1-08 16:10      字数:3541
    蒋瓛在临刑前曾恳求同乡马腾要保护好蒋家的祖传宝贝——九龙玉甑,蒋瓛极其郑重地嘱咐道:“小野次郎的倭军虽然遭受重创,但他绝不会就此罢休,而会重新集结剩余的队伍,扰乱我大明的沿海诸省,而夺我华夏瑰宝则是东瀛天皇拓疆扩土的任务之一,其中九龙玉甑仍然是小野次郎的索求目标。”

    马腾大声哭道:“都是我马腾的嘴巴不好,将你去翰林院找吴言信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坏蛋文龙,否则,蒋大人也不会落到这般田地。”

    “你是怎么了?男子汉还学到了哭鼻子,按理说您还是我的长辈哩,马姣姑姑为了保护九龙玉甑,她义无反顾地与廖三决裂,最终死在了倭寇的刀下,再言,我蒋瓛会走到这一步,也不能怪您,这就是命,命该如此,您也不要谴责他文龙了,是我蒋瓛欠他们文家太多太多,但我还是希望文龙表弟能回头是岸,别再走我蒋瓛和他毛骧的老路……”

    “时辰已到,开铡。”执行官大声吼叫。

    见到蒋瓛人头落地,马腾倒是停止了哭泣。他发誓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好蒋家的宝贝——九龙玉甑,否则,蒋瓛就会死不瞑目。

    文龙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不齿,吴言信发誓一定不让他的阴谋得逞,皇太孙朱允炆见拦不住自己的侍读,只好去求助他们的老师方孝孺。

    方孝孺连忙拦阻道:“为什么要拿鸡蛋去碰石头呢?锦衣卫是人家皇室自家的事情,你一个翰林院的编修,不去做好本职的编修工作,反而干涉皇室内政,如是这般,可不是一个智者的应该行为。”

    吴言信反驳道:“老师啊!您平常教育我们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如今学生要去阻止一个满脑子坏水的宵小之辈来掌握予夺生杀之大权时,您却要我吴言信放弃,选择逃避,这可不是老师您的一贯作风呀!”

    方孝孺无奈道:“也罢,不过你吴言信要和皇太孙一起去,朱允炆拜见太祖皇帝名正言顺,其特殊的身份能给你吴言信许多的保护。”

    “既然吴大人的主意已定,那我朱允炆就去太祖皇帝那里试一试,只是允炆还不知吴大人的心里究竟有什么样的盘算,单是因反对而反对,太祖就很难改变自己的主意。”

    “只要皇太孙能帮我见到太祖皇帝,那就万分感谢了,其余之事,就由我吴言信自己上奏就行。”

    吴言信不肯说,朱允炆也不好一再打听,只好遵从老师的意见,把吴言信带到了太祖的御书房。

    此时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才刚刚吃完了御医诸葛宇明给他炖好的祛毒草药,少监王钺则禀报说皇太孙来了,身边还有他的侍读吴言信。

    见是孙儿来了,朱元璋当然高兴非常,可朱允炆却是这样说的:“皇上,今日孙儿来看您只是其一……”

    朱元璋大笑道:“要让侍读见朕,便是其中之二。”

    哪知这一笑,腰背上的痈疽却是一阵剧痛,可朱元璋还是强忍住不说。他对孙儿道:“就让侍读吴言信过来吧!他定然是有要事启奏,否则,也不会利用孙儿的这块金字招牌来见朕。”

    “皇上,要不我朱允炆回避一下……”

    朱元璋摇了摇头,深叹道:“还回避什么,吴言信是孙儿的侍读,万一他的奏疏,惹起了朕的怒火,孙儿不是还可以劝阻。”

    朱允炆一听,点头道:“好吧!一切皆听太祖的。”

    吴言信并没有像其他臣工一般下跪奏疏,而是直立着身子,铿锵言语:“皇上,锦衣卫从一开始成立的毛骧指挥使,到他的接任蒋瓛指挥使,他们可都是因为功臣死了之后,才被皇帝砍了头颅的,这俩人对皇上都极为忠心,他们即使知道自己要死,也一直在维护着皇室的名誉,和皇上的尊严,可文龙呢,他有毛骧的功劳吗?他有蒋瓛的忠诚吗?文龙为了升官发财,时时都在陷害别人,即使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表哥,也毫不手软,cankupohai,若是他当上锦衣卫的指挥使,将来就要给皇室和皇上带来多大的麻烦和不利……”

    “言信的意思是他文龙不适合当锦衣卫的指挥使,那你吴言信就给朕说一说,又有谁更适合当锦衣卫的指挥使?”

    一旁的朱允炆见太祖的语声逐渐变大起来,他担心吴言信的奏疏会引起皇上的厌烦和愤怒。于是慌忙插嘴说道:“要不,我们还是先回去,过下练先生可是要给我们上课的。”

    “甭岔言,朕的问话,他吴言信还没有回答呢。”

    “皇上,我吴言信的意思是,干脆取缔锦衣卫,若能这样做,那些文武大臣就一定都会感谢您。”

    吴言信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要朕取缔锦衣卫,若是没有了锦衣卫,我孙儿的将来有谁保卫?若是没有了锦衣卫,那些文武大臣就会欺负允炆,皇室也会因此大乱,各路诸侯就会趁机夺我孙儿的大明江山。”

    “皇太孙选择的是道德伦理,当然,就不用帝王的个人武装,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他的国家强不强,可他和儿子施行的都是baozheng,结果一场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引起诸侯之战,最后是刘邦推翻了秦氏的江山,建立了西汉政权。”

    “来人啊!给我把这个逆贼抓起来!”

    见少监王钺和威武的卫兵闯了进来,朱允炆慌忙跪地替言信求情。他大哭道:“皇上,千错万错都是孙儿的错,要不是孙儿答应要帮吴言信,他吴言信也不会前来御书房,惹太祖生气……”

    见吴言信是毫无惧色的表情,朱元璋急忙让王钺和卫兵退下,他随即扶起了皇太孙朱允炆,无比愉悦地大声说道:“孙儿呀!这才是最大的忠诚,对孙儿朕不想隐瞒,朕的身体是不行了,日后还要靠孙儿守着大明的美丽江山,吴言信说得对,毛骧和蒋瓛都是朕最信任的人,可朕为了皇室,为了自己,却把乱杀无辜的罪名,强加给了他们二人,毛、蒋死后,朕还的确想让文龙接替锦衣卫的指挥使,可文龙正如吴言信所语,他是一个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宵小之徒,怕是朕死了之后,他会对孙儿不利,再说,朕也不能把锦衣卫的沉重包袱让孙儿背负,你也应该有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

    “皇上真的要吓死我朱允炆了,他吴言信是我朱允炆最好的侍读,要是他有个不测和好歹,孙儿一定会痛苦死了。”

    朱元璋无比喜悦地提议道:“既然言信是孙儿最好的侍读,何不二人结为异姓兄弟,择日不如撞日,王钺快去搬好关公的塑像,我的孙儿要和侍读结拜兄弟。”

    少监王钺被太祖朱元璋弄糊涂了,刚才不是还要抓吴言信的吗?怎么转眼间吴言信就要和皇太孙结为异姓兄弟……

    御书房里就有关公的塑像,于是吴言信和朱允炆在太祖皇帝的见证下,他们面对着关公塑像结为异姓兄弟。

    今有吴言信、朱允炆兄弟结义,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天地作证,山河为盟,一生坚守,誓不相违!

    我朱允炆、吴言信结为异姓兄弟,同心同德,患难与共。乐必同乐,忧亦同忧。虽不同生,死愿同死!

    吴言信年长五岁是兄,朱允炆年小5岁为弟,二位兄弟向太祖皇帝感谢了一番之后,便急着回府,聆听练先生的谆谆教诲,练老师和黄观一定是等得不耐烦了。

    少监王钺知道老天爷留给太祖的时间不会很长,朱元璋的性情大变,必然是身体的不利因素而导致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他来到了太医院,可诸葛宇明就是不说,宇明知道太祖的身体攸关朝廷,攸关社稷,若是给坏人知道,就会引起朝廷dongluan。”

    王钺诡异地笑道:“你不说也不等于你没有说,而你说了我王钺还可向你担保,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王钺的意思很清楚,诸葛宇明要是不说,他可让人造谣中伤,就将太祖病重消息的泄露罪名强加给诸葛御医。

    实在是没有办法,诸葛宇明只好如实告之。

    王钺不想把自己的将来委托给赵贵妃之流,从御书房的情形来看,那文龙是没有什么好戏再唱了,该脱手的就脱手,自己的将来还要靠着皇太孙呢。

    想此,他先是来到了御书房,希望太祖能够告诉自己今天性情变化的主要原因,哪里知道,一向坚强的太祖皇帝却是饱含热泪地认真嘱咐道:“朕百年之后,你可千万不能忘记三丰真人给予的那只铁箱子呀。”

    王钺自然不好再询问什么,而是也流了几滴泪水,悄悄地离开了御书房。

    王钺明了,太祖已不像先前那样信任自己,他决定要在太祖还能上朝理事的时候,尽快与赵贵妃之流一刀两段,否则,为了朱允炆的日后江山,太祖就一定要清除障碍,若是跟赵贵妃瓜葛,给太祖知道,就一定会成为他清除的对象……

    此时,赵贵妃在丫鬟刘锦儿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太祖御书房的大门口。

    王钺力劝道:“贵妃可是要见皇上?依奴才看,还是赶紧回撤吧,太祖今天的心情不好,他逮谁骂谁,犯不着要在这个时候觐见皇上。”

    赵贵妃生气道:“我和那些大臣能一样的吗?我是太祖的贵妃哩,难不成是因为蒋瓛的死,他要怪罪我的长平宫?”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娘娘要是不信,便大可过去试试,看看我王钺又可否诓您。”

    “好你个王钺,竟敢在本宫的面前自称老人,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王钺嘴硬道:“诶,我王钺还真就不想活了,要杀要砍全由您娘娘。”

    见贵妃和少监杠上了,丫鬟刘锦儿连忙说道:“娘娘,我们回去吧,您在御书房里大喊大叫,太祖听了肯定是不高兴的,再说了,王钺又不是别人,为了除掉蒋瓛,他也做了许多的事情。”

    其实,太祖都在御书房里听得一清二楚,王钺与赵贵妃的大声辩驳,为的是让太祖知道她赵贵妃才是陷害蒋瓛的幕后指示。

    朱元璋的内心明白,要不是自己允许赵贵妃和王钺等人的胡作非为,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陷害蒋瓛,与其说是赵贵妃、文龙、王钺、刘焱等人害死了蒋瓛,还不如说就是他太祖朱元璋自己的阴谋诡计,才使得蒋瓛掉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