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赘李家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1-08 08:56      字数:3458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他想方设法地要加强皇室本身的硬核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他把宗室二十六人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个战略要地。朱元璋曾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内城腹里,二是边陲塞外。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其身份典雅、地位高贵前所未有,公侯大臣要去见亲王时都得伏地相求,尽心竭诚。

    明朝初年,每一个藩王除食粮万石以外,还有军事指挥的权力。藩王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有几千,多者都上万。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皆有担负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皇四子燕王朱棣竟然拥兵10万,就是盘踞在北边大宁的皇十七子宁王朱权也是“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将练兵、巡视要害、督造军械。宁王、燕王曾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武装、军队,尤被明太祖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可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朱棣,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其身份崇高,地位独尊,皆为诸亲王望尘莫及。

    藩王势力的扩大、膨胀,势必对中央政权构成了极大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时任平遥县训导处的叶伯巨就亳不容气地严厉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想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纷”、西晋“八王之乱”的历史悲剧。他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可是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叶伯巨的忠言相劝,反而将其下狱囚死。

    明太祖朱元璋不仅分封诸子为藩王,而且在其成法中有一条是关于“靖难”规定的。朱元璋治国时,恐重臣篡权夺位,允许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非凡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后来的朱棣即以此为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内贼,须挞伐、诛讨,并声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明文规定,那就是皇帝必须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靖难,且成功铲除奸臣后必须在五日之内离开京城,否则视为犯上作乱。所以“清君侧,靖国难”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托辞和借口而已。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宠信、喜爱,朱元璋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大明帝位,朱元璋并不是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极力劝谏,他才打消了更换的念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奉命巡抚陕西,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随即病倒。直到次年四月因病去世。关于朱标到底生了什么病,史料方面仅仅提及了“风寒之症”四字,再无其他疾病记载。

    “风寒之症”这个理由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你却找不到一点破绽,因为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风寒之症”实在是可大可小。如果不严重,对于一个壮年男人,抗一抗也就过去了;可一旦严重,且引起其他疾病,那么导致一位壮年男性死亡,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风寒之症”这个理由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毫无破绽。

    朱标年仅三十八岁逝世并不是没有迹象和先兆。在病逝八个月前,朱标奉命视察陕西之时就感到身体不适了,但却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儿。一回皇城,朱标就像朱元璋阐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但是,转折点就在朱元璋让朱标去审理罪囚的这一件事上。

    朱标一向仁德,所以,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不会采用任何重刑。

    由于朱标生病,朱元璋命吏部尚书詹徽辅助他审理案情。詹徽却在朱标不知道的情况下判了囚犯重刑,得知此事的朱标立即找到父皇阐明缘由。并且竭力谏言:立国应该以仁为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刑法来解决的。朱标没有想到的是一向宠爱自己的父皇居然横脸,勃然大怒,认为太子朱标僭越,想要替代自己治理江山。

    没成想,在病中的朱标见到父亲发火十分惊恐,病情愈加严重,终于,在四个月之后默然离世。朱标在临死之前还不忘将儿子叫到床边上,直言是吏部的詹徽害了自己。其实,明眼人都听得出来这是在埋怨朱元璋滥用刑罚来着。朱标死后,朱元璋自己是痛心疾首,但是,他永远也不会认为害死太子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只是时常在朝臣面前感慨太子的早逝和自己的悲痛难过。其实,朱标的过早去世,那是有原因可考的。

    当开国功臣李善长因为与胡惟庸有牵扯时,朱元璋又开始动了杀心。朱标知道之后,随即跑到朱元璋面前尽力求情,还说朱元璋滥杀功臣。这次,朱元璋果然再次暴跳如雷,要打朱标。不过,这次朱元璋终于知道自己要给太子朱标讲些大道理了。事发第二天,朱元璋先用荆棘条打了朱标一下,见朱标不好受,朱元璋又将荆棘条上的刺都去除后,才交到了朱标手中。

    之后,朱元璋这才告诉朱标,是因为自己在为朱标的日后除刺,只有除了刺的荆条,你拿着才不会那么疼。这明显就是告诉朱标,我这么做也是为了让你当皇帝能更轻松的呀,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苦心呢。而朱标却说做皇帝要是仁德仁善,那臣民也就不会有逆反之心了。朱元璋听到太子又和自己顶嘴,自然气就不打一处来,抓起东西就向太子朱标砸了过去。

    此后没几天,朱标就死了。所以,我们说朱元璋虽然疼爱自己的儿子朱标,实际上,他才是害死朱标的真正凶手。正是他的铁腕手段和无数次的打骂,才让政见与自己不合、本就胆小懦弱的朱标患上心理疾病,从而过早地离开人世。

    尽管宣布朱允炆为皇太孙,可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朱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可在任命了一些人为朱允炆辅佐大臣之时,又暗地里给了驸马梅殷一道圣旨。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师南京(今江苏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阻止,令朱棣即刻返回自己的藩地北平(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战争虽然停止,而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不断向前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突起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是自觉自愿地投入宫中大火而被活活烧死,或人云:建文帝由地道脱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还有传说他于正统之朝入居宫中,还见过儿子朱文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而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大明王朝史上的一大悬案。

    然,在这场争夺皇权的残酷厮杀之中,翰林院编修吴言信却不知所终,那么,他究竟去了哪里?结果又是怎样?作为与建文帝朱允炆关系最为亲密和最为要好的朝廷官员,后人似乎更加相信的是吴言信与建文帝一起逃离了明都金陵城。

    吴言信,字,子欣,于1372年12月出生在福建邵武东关的一户渔民家庭里。

    父亲吴正达虽说是个风里来雨里去的打鱼汉子,可他的观点、见地却要比一般的读书人还长远了许多,故而,吴言信8岁那年就走进了员外李云民创办的私塾学校。

    这李云民不但是邵武东关的首富,而且极具善心,可谓菩萨心肠,尤其是对吴言信,李员外不但减免了他的上学费用,还要让自己8岁的千金与他同坐。

    李云民虽说家财万贯,可前三房的太太皆不争气,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娶了一房,就恰在李云民五十岁的那一年,四房终于为他生了个女儿,取名,芍红。然而,即便是个不带柄的女婴,他李云民也是喜不自胜,兴高采烈。

    哪曾想,吴正达因长年累月的晚上捕鱼,他的肺部被松光的黑烟给熏坏了,四十来岁的他就落下了支气管炎的这种孬病,从此再也无法下河捕鱼,万般无奈之下,正达只好将捕鱼的鸬鹚和工具便宜卖给了他人,以维持眼前的生活费用。

    吴言信在家排行老四,他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而母亲尤氏为了老四儿子的前程考虑,她极力劝说病中的丈夫,答应让老四言信过继给东关的员外李云民。

    李云民得知后,既高兴又极其严肃地保证道:“正达兄弟大可放心,你的儿子还姓吴,到了适当的年龄我会让你的子欣入赘李家,我们以后那可就是一家人了。”

    李云民说到做到,他不但照顾好了吴正达一家,还让吴言信和女儿李芍红走进了闽赣著名的和平书院。在此期间他们还结交了和平坎下的著名画家——上官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