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劉管家心明如鏡
作者︰雪原      更新︰2023-01-03 15:34      字數︰2041
    “我的知府大人,案子審好了嗎?2天都沒有高公公的絲點兒消息了,萬一出現個差池,上峰怪罪下來,你、我可都擔當不起!”劉全急得像似火燒房子。

    “唉!誰說不是呢?可這案子還沒厘清,如何面見高公公?不過,劉管家大可放心,高公公到了柳溪,顧鎮長定會周密安排、接待熱情。”

    當高士槐與黃知府在縣衙門口分手的時候,黃漢就暗中派出了2個親信,一人去了楊家,一人到了柳溪,其目的就是要囑咐楊員外、顧鎮長務必盛情款待公公一行,說知府三日之後必見公公,倘若公公心存芥蒂、耿耿于懷,便一定要追究二人的刑責,決不輕饒。

    楊天雲害怕士槐回鄉,那一向橫行霸道、妄作胡為的銀山縣令黃正卿,听說士槐離京返鄉,嚇得他膽顫心驚、惶惶不安,連忙寫好休書,把四太太美馨送到了楊家。而天雲只是銀山縣里的一個土財主又曾與欽差、縣令同一鼻孔出氣,致使士槐接受了腐刑,剜掉了睪丸,割掉了陰睫。倘若士槐睚眥必報,天雲必然死路一條。

    得知士槐一行來到了銀山,天雲慌忙讓子民打听。

    見員外嚇得全身顫抖、六神無主,游管家連忙安慰道︰“老爺別自己嚇唬自己,您和縣令不能相比,士槐、美馨情深誼重,小姐還幫著高家生下了孩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是看在美馨和楊宇的面子上,士槐也不可能往深處里追究,定然會放了老爺一馬。”

    “那就麻煩游管家辛苦一趟,先讓士槐住進楊家,只要是不更改他兒子的姓氏,楊天雲願意接受懲罰。”

    “老爺別想太多,士槐定會來楊家。”游子民信誓旦旦。

    高士槐果然走進了楊府,楊天雲先是毛骨悚然、心驚肉跳,見昔日的女婿沒有任何的敵意,便想找個機會,向士槐說說孩子的歸屬問題,哪怕全家跪地求饒,也要保住楊家的子嗣。誰知美馨、楊宇不知去向,偷偷地離去,打亂了員外的全盤計劃。

    將黃縣令關押在縣衙的牢房里之後,黃漢就讓人快馬加鞭地將銀山的事情稟報了濱海省巡撫大人。劉銘看了看審案後的卷宗,急忙寫信叮囑道︰“不能擅自做主,皆按公公意思辦。”

    在師爺高俊樹的陪同下,黃漢、劉全來到了柳溪鎮公所,向高公公詳細匯報了案子的進展情況。

    此時士槐傷勢好轉,見二人是來探望自己,連忙下床打著招呼。

    “銀山的案子審得咋樣?是否可以呈報結案?”

    黃漢向高士槐詳盡地講述了審案的過程,隨後將厚厚的卷宗遞給了士槐。“不急,公公可先看看案子的卷宗,給出珍貴意見之後,再呈報結案也不遲。”

    “士槐只是個回鄉探親的閑賦之人,如何能給案子定性?再說,太監過多干預地方政務,有悖大清的法律制度。”

    “怎麼會呢?銀山是高公公的故鄉,家鄉的縣令以身試法、作奸犯科,公公理應出來說話。”

    “既然是這樣,知府大人就在柳溪多呆些時日,待士槐仔細看完卷宗之後,再作回答。”高士槐不能過于謙虛,怕是自己套繩綁住了自己,若是幫不到和大忙,士槐的下場就可想而知。

    “黃正卿確實做了許多的壞事,但沒傷及百姓的性命,再說,顧某能坐上鎮長的位置,也是因為有了黃縣令的大力薦舉。”听說黃正卿犯下了案子,鎮長顧義信連忙求情。

    顧義信原是柳溪鎮德高厚重的一位私塾先生,他不但傳授給了士槐許多的知識,做人的道理,還跪求大夫林啟明,救過士槐一條命。

    柳溪鎮原鎮長突發疾病猝死在崗位上,黃正卿二話不說,將從事私塾教學的顧義信,一下子拔到了鎮長位置。而顧義信也不負重望,將柳溪鎮治理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成為銀山縣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先進典型。

    高士槐認認真真地看完了黃知府送來的卷宗,內心思慮再三,黃正卿的確害人不少,自己便是其中之一,可他要是跟吳書來相比,相形之下便是小巫見了大巫,吳書來這個大壞蛋,士槐尚且可以原諒,照看其骨肉,那黃正卿又緣何不能給他條生路?

    卷宗里,黃正卿強霸捕頭廖宗民的妻子杜蘭萱,並將捕頭的兒子佔為己有。這個杜蘭萱是何方的女子?是否宛平大戶林清水的女兒——林蘭萱?倘若這樣,那吳來、陳忠便是找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想此,高士槐連忙問子民,“義父,黃知府人呢?他送來的卷宗已全部看過,士槐可以回復。”

    “黃大人與劉管家,在高師爺和顧鎮長的陪同下,上山祭祀義子的雙親。”

    “完了,完了,士槐是以父親病重為由,離京返鄉的,這下可好,謊言被揭穿,萬一黃大人告訴了劉銘,劉銘又告訴了孝儀純,那士槐便是死路一條。”

    游子民一听,也嚇得兩腿發軟,急著要去二老的墳地探個究竟。

    恰時黃漢、劉全祭拜完畢。二人一邊走路下山,一邊談話聊天。

    “黃大人,高公公跟黃正卿有著不共戴天之仇,此次縣令無處脫逃、必死無疑。”劉全十分肯定地說道。

    “黃正卿雖說沒有血案纏身,但也是劣跡斑斑、罪惡多端,即使逃過了殺頭,也要牢底坐穿。”黃漢經過分析,十分肯定地說道。

    “黃大人,劉管家,高公公叫二人大人快點回去,說是有重要的事情……”

    見子民累得氣喘吁吁,黃漢、劉全哪敢磨蹭?他們疾步如飛地趕到了鎮公所。

    “子民既是楊府的管家,也是咱家(太監自稱)的義父,在士槐進京的時間里,全是子民替咱家盡孝,士槐十分想念義父,故而向皇上請辭,離京返鄉、探望父親。”

    “應該,應該,這完全應該……”黃漢、劉全連連點頭,不斷稱是。

    對于公公的這番自我表白,劉全听後是心明如鏡,而黃漢听完卻處雲里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