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艾梅被抓(下)
作者︰王永利      更新︰2022-07-30 09:57      字數︰2928
    公安系統內部有國民黨特務臥底,這讓趙萬剛十分警覺。他聯想到高峰局長讓他單線聯系,看來組織上已經有所察覺。

    但是,這個臥底是誰,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這些特務怎麼傳送情報出來?帶著這些疑問,趙萬剛還是撥通了高峰局長的電話,匯報了此事。高峰局長指示他不露聲色,慢慢查訪。

    他來到破爛場見劉智魁,請他派手下幫助打听什麼人在收能做槍炮的金屬管,收到後運到哪里。劉智魁馬上吩咐下去。

    不一會兒,就有收破爛的回復,景山後身“三爺”高價收購金屬管,越粗越好!價格高到兩元一斤,這個價格很不正常。通常,廢品金屬,一斤才不足兩毛錢。于是,趙萬剛親自去景山後身的收破爛場地查看。

    還沒有走到景山後身,就看見胡同里,三三兩兩挑擔子在吆喝︰“收破爛嘍~”聲音又長又洪亮,還有編出新詞的︰“報紙、剩骨頭、牙膏皮、廢銅爛鐵……拿出來到我這兒換錢嘍~~”

    隨著一聲聲“收破爛”的長聲吆喝,把不少人吸引過來。特別是一些小孩子把家里用不著的東西拿出來賣,換了錢,就去胡同口買冰棍吃。也有敗家子的浪子,把家里的好東西當廢品賣,換了錢去賭博。也有偷來的,幾十斤或上百斤重的鋼板角頭,還有毀壞了的二三十厘米粗、幾米長的鐵管,以及鋼筋、鐵棍、灰槽、下水溝鐵蓋等。還有從建築工地、材料場拿走鐵器,轉身賣廢鐵過秤,還有的小偷從工廠偷出貴重的銅材,拿來賣。

    景山後身,那是有錢人的居住聚集地。傳說一個收破爛的名叫喬阿龍,收了一件舊衣服,發現口袋鼓鼓囊囊的,下意識拿過來翻了翻,里面塞著一袋子錢,回去一數,整整8000元。這個老實人,第二天找上門去要把錢還給原主人。他知道那家主人是民國政府里的交通次長。誰知,他敲門沒人回應,推門一看發現這家院門里發生了血案,全家被滅門了。幸虧他跑得快,差點讓後面追殺的蒙面人一飛刀扎死。于是,他再也不走街串巷去收破爛了,利用這筆“天上掉下的餡餅”,開了廢品收購站,名字叫“扒拉公司”。喬阿龍,搖身一變,成為景山後身“三爺”!

    拾破爛行當里流傳著“刨不如撿,撿不如運,運不如換,換不如收。”說的是拾荒可分成犄角旮旯撿破爛的,走街串巷收破爛的,坐等別人上門送破爛的。而“三爺”就是從最下等的撿破爛的,混成了上等的“等人上門送破爛的”。

    趙萬剛前去拜訪喬阿龍老板。報了名號後,“三爺”吩咐手下︰“快請!”

    拾荒江湖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北平城以拾荒者戶籍不同分成了13個幫派,這些幫派甚至有各自的“武裝”,為爭奪地盤,打架、斗毆等事件頻頻發生,滋生出大量惡性事件,還有人為此喪生。“三爺”听說過趙萬剛踢了劉智魁場子的事,在拾荒圈,都傳開了,于是對他肅然起敬。對他的來訪,格外恭敬。

    “三爺”的“扒拉公司”佔地面積不小,原來這里是敬忠寺,日偽時期被燒成廢墟,現如今成了“扒拉公司”和拾荒者的大本營,百十號拾荒者駐扎在這個垃圾堆放場周圍。

    走進殘存的廟門,只見破銅爛鐵、碎布條、廢玻璃等堆積如山。再向里走,一間木板房內,懸掛著的宮燈和樂器,台燈的座兒宛似象牙雕刻,景泰藍花瓶等等,琳瑯滿目……

    坐在明代交椅上的“三爺”,長瓜臉,大嘴,大齙牙,胡桃眼,中等個子,比較肥胖。盡管穿著綾羅綢緞,但是身上散發著一股似乎像爛韭菜味道,那是收破爛人典型的特有味道,有味道的廢品,過手或離得近了,味道就鑽到衣服布絲里,撢不去,揮發不掉。

    趙萬剛抱拳尊稱他一聲“三爺”。

    喬阿龍說︰“真是稀客呀,哪陣風把身手了得的趙爺吹到這來了?不會是踢場子來的吧?”

    趙萬剛說︰“三爺笑話了。你我無冤無仇,憑什麼來踢您的場子。我是來請教一件事。听說您用兩元一斤收購金屬管子,越粗越好。這是您急用呀,還是替人代收呀?”

    喬阿龍听了是為這個來的,松了一口氣。說,“不瞞趙爺,是代人收,急用!還先付了定金一百元!”

    趙萬剛問︰“是什麼主顧這麼著急?家住在附近嗎?”

    喬阿龍說︰“生面孔,說每天晚末晌,他過來轉悠轉悠。”

    趙萬剛說︰“那我要會會這位有錢的主顧。”

    喬阿龍說︰“天黑還早,不如趙爺給長長眼,䁖䁖我收的玩意兒,打發時間可好?”

    趙萬剛說︰“求之不得。承蒙厚愛,在下開開眼。”

    于是,喬阿龍開了另一間木板房倉庫,里面一排排木架上擺放著萬件“寶貝”。這些“寶貝”不是一般人眼中的真金白銀古董,也非國寶級文物,只是京城老百姓過往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件,服飾、響器、壺套、錢幣、食盒、門框、條案、鏡子、石墩、甚至是老字號里的魚勺……涵蓋了老北平的衣食住行,凝聚著人們對過去的回憶。

    喬阿龍自豪地說︰“一個美國老外看中了我這些民俗藏品,他要出錢邀請我去美國和歐洲巡展。可就眼巴前的事,政權卻更迭了,護照沒地方辦,美國老外也拍屁股顛兒了。我想別糟蹋了這麼好不容易收齊全的物件,萬一美國老外再聯系我,我好有東西。我正籌辦開一家京俗展覽館。不夸張地說,北平城每條胡同我都去過。這幾天,有個甦聯的老外,到我這參觀過,向我豎大拇指!看來甭管哪國的,是個老外就喜歡!這個紅毛老毛子,他推薦我到前門樓子的箭樓去辦這個京俗展覽,那最熱鬧,是辦國際展覽的好地界,讓世界上的人都知道北平的老百姓是怎生活的,讓他們睜大了洋眼䁖䁖北平的習俗是個啥球樣子!”

    最初,趙萬剛對這些東西並看不上眼,但是,听喬阿龍這麼一說,發現這個三爺,很有民俗文化品味,很有追求,很有格局。俗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老北平人的生活老物件,確實是不俗的收藏品。

    正說著話,一個拾荒老者抱著一個孩子跪在門外說︰“三爺,我拾到一個孩子。我連自己都喂不飽,您收了吧!”

    喬阿龍打開了門,見到老者跪著,懷里的孩子哇哇地哭。他皺眉說︰“這是怎話說的,我開的不是慈善堂!從哪撿到的,再放回哪兒去!”

    趙文剛本來對喬阿龍有非常好印象,可是他對弱小生命這麼不當回事,立刻把對他的好印象打了折扣,心想,滿嘴高談文化,心底毫無憐憫之心,和那些道貌岸然滿肚子男盜女娼的人有何區別?他說︰“孩子哭得挺可憐,也許是餓了、渴了。是男孩,還是女孩?大爺,您從哪里撿到的?”

    滿臉皺紋衣衫襤褸的老者說︰“就在拐角的廁所!是個男孩子,露這小雞雞呢!”

    喬阿龍厲聲說︰“送回去!”

    趙萬剛看不下去了,說︰“等等,交給我吧!”他接過孩子,看到孩子哭得可憐,就抱起來哄哄孩子,孩子虎頭虎腦,挺可愛的,在趙萬剛的搖晃下,停止了哭聲,逐漸笑起來,笑的模樣,令趙萬剛心醉。

    趙萬剛說︰“真乖,多可愛的孩子!”然後抱著向外就走。

    三爺追在後面問︰“趙爺,您不等那個主顧了?”

    趙萬剛說︰“我先去嬰兒商品店,買奶粉、奶瓶、奶嘴,給孩子喂奶。安置了孩子再回來!”

    喬阿龍抱拳說︰“您真是善人,在下恭候您再大駕光臨!”

    艾瀾濤被帶到了地下室。在昏暗的燈光下,見到了一具成年男人尸體。不過,他摸了摸脈,尚有體溫,但是脈息非常微弱,若不是他這樣的名醫,一定會斷定該人已經死亡。

    他查看了一下,是腦部中槍,貫穿傷,從側後腦勺穿向右耳。說明子彈沒有留在腦子里,腦漿有一點溢出。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從醫者的責任。艾瀾濤打開藥箱,先給傷者腦部槍傷處敷上止血的白色粉末,那是雲南白藥,止血有特效。還拿出一種膏藥,直接貼在貫穿傷的兩處。然後,拿出銀針,向任督二脈的關鍵部位如命門、關元、氣海、神俞等穴位針刺。此外,他還用手掌對這位傷者全身按摩。

    這個人體長,手腳冰涼。艾瀾濤能否救活這位在別人眼里已經死亡的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