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懵懂頑童(1)
作者︰郗德文      更新︰2021-05-06 09:37      字數︰2127
    當馬桂鳳和曹在後書房樓上核算賬目時,在甦州織造署,剛剛從京城陛見回來的曹正在傳宣皇帝旨意。

    香案已經擺設完畢。

    曹徐徐展開聖旨。

    新任甦州織造高斌,新任淮安關稅差年希堯,新任兩淮巡鹽御史噶爾泰……忙撢撢衣袖跪下來。

    曹威嚴地朝眾人看一眼,便朗聲宣諭道︰

    前織造等衙門貢獻物件,其所進御用繡線黃龍袍曾至九件之多,又見燈帷之上有加以彩繡為飾者,朕心深為不悅,比即切加誡諭。近因端陽屆節,外間所進香囊、宮扇等件中有裝飾華麗、雕刻精工,亦甚至于繡地者,此皆靡費于無益之地,開風俗奢侈之端,朕所深惡而不取也。外省諸臣凡有進獻方物土宜,朕留于宮中服用者所需實不多,每隨便頒賜諸王、內外大臣等,所以推廣惠澤也。如黃龍繡緞之類,既不可以頒賜諸王大臣,不過收貯于宮中耳。其余華燦之物,在朕用之心中尚覺不安,若賜諸王大臣,在伊等亦覺非分,豈非靡費于無益之地乎!

    況朕素性實不喜華靡,一切器具惟以雅潔實用為貴,此朕撙節愛惜之心本出于自然,並非勉強數十年如一日者。凡外臣進獻,惟應量加工價,稍異于市肆之物,即可見諸臣恭敬之忱,何必過于工巧而後見其忱悃乎!工匠造物之情,喜新好異,無所底止,見一美麗之式樣,初則競相慕效,後必出奇斗勝以相夸,此雕文纂組之風,古人所以斥為奇袤,豈可導使為之而不防其漸乎!蓋治天下之道,莫要于厚風俗,而厚風俗之道,必當崇儉而去奢。若諸官進獻之物以奢為尚,又何以訓民間之儉約乎?

    朕觀四民之業,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之物爭尚華巧,必將多用工匠以為之,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由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此逐末之所以見輕于古人也。且愚民見工匠之利多于利田,必群趨而為工,群趨為工則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則售賣不易,必至壅滯而價賤,是逐末之人多,但有害于農而並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輕利而趨重利,故逐末易而務本難,苟為官者遽然繩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願而勢有所難行,惟平日留心,時刻勸導,使小民知本業之為貴;又復訓飭閭閻崇尚樸實,工作之間不事華巧,如此日積月累,遂成風俗,雖不必使為工者盡歸于農,然可免為農者相率而趨于工矣。

    朕深揆人情物理之源,知奢儉一端關系民生風俗者至大,故欲中外臣民黜奢禁末,專力于本,人人自厚其生,自正其德,則天下共享太平之樂矣。昔人雲︰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知奢者取用少而費力多,儉者取用多而費力少,則由奢入儉乃人人行之甚便者,不可謂難也。中外臣民其深體朕意,朕自身體力行,諸王、內外大臣、文武官弁與鄉紳富戶當欽遵朕諭,其共勉之,勿視為具文。特諭!

    曹合上聖諭。

    高斌和年希堯噶爾泰忙叩頭道︰“臣等謹遵皇上旨意,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曹拉起高斌等人。

    高斌等人又淨了手,跪下道︰“我等還要拜瞻皇上御筆……”

    曹和另一位差官忙又展開聖諭,高斌和年希堯又從頭至尾瀏覽一遍。

    覽畢,曹恭敬地合上。

    “好,實在是太好了。皇上龍體康健,就是我等的福分吶!”

    “可不是怎麼的。”

    “曹大人,衙門里已經預備了酒菜,為恭賀皇上諭旨到來。曹大人,不知在這里傳宣完畢後,還要往何處去?”

    “回高大人的話,目下在姑甦傳宣完畢後,就要即刻啟程前往杭州去。”

    “大人實在太辛苦了。”

    “為皇上效力,理所應當。”

    “大人請——”

    “請——”

    ………………

    馬桂鳳的預料沒錯,白露過後又接到曹霖家信,說已經在孫文成老親家衙門上宣讀完皇上聖諭,如今趁著運河里還未上凍,要不了十天官船就能抵達江寧。桂鳳心中有鬼,免不了對曹霖有所忌憚,便囑咐錦兒帶領丫頭僕婦們內外打掃。不知道的還以為二奶奶在喜迎霖二爺回來哩!

    江南的秋霜如期而至。西園里的樹木大部分已了葉子。沒有落的也變得焦黃,風一吹便“嘩嘩”地響。楓樹和槭樹的葉子都紅了,或粉牆邊,或假山旁,或門樓下,明晃晃地灼人眼目。菊花開得最盛,花圃里是一派燦燦的金黃。唯有池塘里的荷葉正在日益憔悴下去。有些荷葉已經枯萎了,變成了淡褐色。偶爾還能在枯萎的葉子里看見一兩朵粉色小荷花,干巴巴地令人可憐。

    芹官日日到梅姑娘那里去。間或有了雅興便去邀請水月庵的妙璇過來,三人談論半天佛理。那妙璇本身不善迎接之人,少不得邀請十次來上一次,芹官就覺給足他面子了。這日妙璇又把帖子退回來,芹官未免悶悶不樂。正在無可奈何之時,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大家做得詩文,便拉開抽屜翻找起來,見桃花箋上正是那兩首詩,便折疊好放進懷里,蹦蹦跳跳去找梅姑娘。

    梅姑娘院子里很靜。正房前後遍植湘妃竹,芹官想這座院子到底比他的住處清雅些,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綠色,不像他的房舍種了兩棵青桐,春天時紫花滿樹,夏天時綠葉亭亭如蓋,可一到秋冬時節就蕭疏了,紛亂的枝杈唯有看到兩只燕子窩。他早就想伐去兩棵青桐種上竹子,可馬夫人說他胡鬧,芹官便丟了這個心思。現在走進花石鋪就的竹林小路上,芹官就覺清新之氣撲面而來。

    燕語見芹官進來,忙放了針線站起來道︰“二爺來啦,快請進。”

    “姑娘呢?”

    “在屋里躺著呢。”

    “怎麼又躺著了?真是個懶丫頭。”

    “二爺喝什麼茶?”

    “你們這里有什麼茶,撿好的倒來罷了!”

    “有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銀針……”

    “隨便倒一碗得了,我不是來喝茶的。”

    燕語一笑,走到外間去倒茶。

    芹官徑直走進梅姑娘臥房說︰“姑娘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