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上柳梢(10)
作者︰
郗德文 更新︰2021-05-05 09:13 字數︰3058
于是思來想去,張汝謙覺得還是到省城去告發為好。韓夢魁做的事他都清楚,人沒有傻的,沒有親眼見過還沒有親耳听過?只要陳巡撫下令重新徹查此事,韓夢魁就會吃不了兜著走!可事情還是出乎張汝謙的預料,那陳巡撫竟然狠狠把他訓斥一番,要他無事不要誣陷,張汝謙傻了。慢慢他才明白︰原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李家雖已經被查抄,可是在各地還有李家的朋友和門生,少不得四處都有人替李家遮掩。張汝謙如夢初醒,可要是就此放棄此事,那蕙官的影子卻時時浮現的心頭,像有千萬只貓爪在抓撓一樣,讓他欲罷不能。時不時地他就到韓家莊去,躲在韓夢魁家的後院牆上朝里張望,蕙官“咯咯”的笑聲傳來,就令張汝謙更覺得痛苦。他知道陳巡撫那里已經沒有指望,要想辦理此事只有到京城去!在打定這個主意後張汝謙就離開了韓家莊。可到京城去需要盤費,張汝謙就沉沉嘆口氣,收拾起行裝去販賣生絲!
此時方三謹慎地道︰“二奶奶,這張汝謙乃是油鹽不進之人,由這個情形來看,他是不達標目的不放手,可真要高到內務府去,咱們就不是能用銀子所能解決了!”
桂鳳黛眉緊蹙,站起來道︰“小人,十足的小人!俗話說得沒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方三點頭道︰“正是這個意思。”
桂鳳謹慎地看方三一眼道︰“這件事二爺知曉嗎?”
方三詭秘地笑笑道︰“二奶奶放心,二爺半個字都不知道。”
桂鳳點頭道︰“這就好了,方三,你以後記住,凡是我交代你的差事,務必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方三點頭道︰“小的明白了。”
桂鳳坐下,端起茶來輕輕撇著茶葉︰“方三,我有了一個法子……”
方三趕緊趨前一步道︰“二奶奶有什麼法子?”
桂鳳朝方三耳語著,方三的臉忽然變得煞白,連連退步道︰“二奶奶,這可不行,這人命關天吶!”
桂鳳放了茶,笑道︰“方管事,你要是這樣想就錯了。剛才你也說了,倘若這張汝謙真告到內務府去,那咱們所有人的命就難保了!你也知道內務府是什麼衙門,下面只要有人上告了某事,內務府總管就立刻稟報皇上,皇上要是下了旨意,就萬萬沒有轉圓的余地了!方管事,你可仔細想想……”
方三猶豫著道︰“二奶奶,話是如此說,可此事……”方三搖搖頭。
桂鳳一笑,隨即朝外間喊道︰“錦兒——”
很快錦兒進來︰“奶奶什麼事?”
“取二百兩銀子來,給方管事辦差去!”
錦兒答應一聲出去了,很快就拖著一個茶盤進來。
桂鳳拿起銀子遞給方三︰“你先拿著去做事。等事成之後,我還有賞。”
方三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囁嚅著道︰“這……”
桂鳳一笑道︰“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好法子了,咱們只能走一步說一步,總而言之一句話,咱們不能在陰溝里翻了船。”
方三接了銀子,點頭道︰“我明白了二奶奶……”
桂鳳坐下來,說道︰“事不宜遲,你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我等你的好消息。”
“是。”
方三忙把銀子揣進懷里,轉身出去了。
錦兒看著方三的背影道︰“奶奶要方管事去做什麼?往常他可沒有這麼推脫的。”
桂鳳嘆口氣道︰“一件大事!倘若此事辦成了,咱們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錦兒不便多問,放好鑰匙出去了。
………………
這年一進了十一月就“呼呼”刮起大風,路上的行人都穿上棉衣。此時在瓜州古渡口,一艘小船正漸漸靠岸。很快船夫跳上碼頭,把纜繩拴在石樁上。一條竹踏板搭在船沿上,旅客們都挨次上了岸。
“船老大,明日什麼時候開船?”
船老大看看天色道︰“這個事還真說不準。倘若明日沒雪的話,自然還是往常那個時辰。可您瞧今天這個風……”
“那好,要是明天無雪的話我就往常那個時辰來,要是有雪的話就晚來會兒。”
“這樣最好。”
旅客上了岸。
從瓜州碼頭往南不遠就是市鎮,小路上的行人漸漸稀少,旅客回頭望去,就見那輪白日頭正懸在江水上空,灰蒙蒙的雲不時遮蔽了日頭,不時又雲開日現。這瓜州古碼頭位于揚州京杭運河與長江交匯處,是從古往來的主要水道。唐代白樂天有詩描述瓜州碼頭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吳山點點愁。”據說那唐朝的鑒真和尚就是從這里出發去日本國的。
張汝謙再次朝瓜州碼頭看去,就見那艘小船已經消失在煙水里。
他嘆口氣,心想出門在外不容易,這販賣生絲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早知如此的話他就不出這次遠門了。
可守著家里那十幾畝薄田,實在賺不出什麼銀子來!
愁啊,真愁!
人但凡倒霉了喝口涼水也塞牙!
土路兩邊的蘆葦叢發出瘋狂的搖曳,“唰唰”的聲音十分響亮。
張汝謙再次回頭望去,就見小路上早就沒了人影。想來這船上的旅客都是左近村落的,唯有他是一個遠路的行腳商人。
張汝謙再次嘆口氣,加快腳步朝前走去。
蘆葦叢里有聲音傳來,張汝謙頓時停住,仔細一听竟然是騾馬蹄聲,很快一匹黑騾子斜穿過草叢走來。
張汝謙眯著眼看了一陣,忽然朝前追去︰“蕙官?前面可是蕙官麼?等一等,等一等……”
可誰想騾背上那人朝後看了一眼,隨即鞭笞騾子快步朝前跑去。
張汝謙越看越覺得那人就是蕙官。可巧在這里遇上了。此時心里就像翻到五味瓶一般,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兒。難道韓夢魁不要她了?蕙官獨自一人來到江南?他知道蕙官的老家在甦州,可從這里去還有碼頭嗎?又騎著一匹騾子!“蕙官,等一等,等一等,我是張汝謙,我是好人吶!”
可騾子愈發跑得快了。
眼看著就要沒影,張汝謙忽然眼珠一轉,撥開蘆葦叢就斜插過去。
騾子的蹄聲又清晰出現在耳旁,他很快撥開蘆葦叢,一下跳到土路上。
“蕙官,你不認識我了?”
可眼前哪里是蕙官,竟是一位不認識的女子。
張汝謙頓時失望萬分。
身後忽然有響動,張汝謙朝後看去,就見一位大漢站在身後。
騾子上的女子不由叫道︰“相公?”
“你怎麼了?”
“這個人老是跟著我……”女子說。
那人朝張汝謙看一眼道︰“你憑什麼跟著我妻子?”
張汝謙心里“ ”亂跳,忙說道︰“誤會,全是誤會。適才我從小路上經過,偶然看到貴夫人,並沒有看仔細,以為是我原先的一位故人,所以才跟隨至此!”
“你說得可是實話?”
“是實話,是實話。”
大漢過來拉起韁繩,走了幾步又回頭道︰“以後老實點兒,再讓我看到你,小心打斷你的狗腿!”
張汝謙忙躬身道︰“不敢,不敢——”
大漢忽然停住︰“你說誰不敢?”
“我不敢,我不敢——”
大漢拿馬鞭朝他指了指,牽著騾子走了。
張汝謙擦擦額頭上的汗珠,心想真倒霉,倘若真在這里遇上劫道的可就麻煩了。
日頭漸漸成了紅色,蘆葦叢上空開始變得昏蒙蒙的。
張汝謙看天色已晚,忙又斜插過蘆葦叢朝小路上走去。
他實在忘不了蕙官。自然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念,也越發覺得那就是最好的。他家里雖有妻子,可總不能與蕙官相比。更為重要的是這蕙官乃姑甦人氏——甦杭一帶自古以來出美女,何況她還是從李家織府出來的——李家的丫鬟小姐可個個都是嬌艷水靈。張汝謙白天想蕙官,夜里想蕙官,有時候他覺得自己都快被蕙官折磨瘋了。一個想法忽然浮現出來,實在不行就回去賣地,倘若真把韓夢魁給扳倒了,韓家的田莊少不了是他的!到時候何愁銀子不到手呢?那蕙官乃是個戲子,見韓夢魁不行了,自然也就對她死了心,說不定就會死心塌地跟了他!
風吹動蘆葦叢“嘩嘩”作響,他好似處在一個漩渦里。
一片空地忽然出現,張汝謙十分納悶,仔細一看才知道是蘆葦叢被踩倒了!
三個頭戴斗笠之人出現在眼前,張汝謙不由倒退一步︰“你們想干什麼?”
“姓張的,有人出錢買你的狗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見為首的大漢抽出一根棍子,劈頭就朝張汝謙打來。
張汝謙用胳膊抵擋著棍子。
可棍子越發下手重了,顯然要置他于死地!
“ ”地一聲,棍子打在他腦袋上。
張汝謙頓時慘叫一聲倒在地上,心想蕙官啊蕙官,老子為了你可是吃夠了苦頭,倘若真在這里命喪黃泉,豈不是太可憐了?
身後的人還在追來,他在泥水叢里連滾帶爬。
又一悶棍砸來,張汝謙就覺腦子里“嗡嗡”響,“噗通”一聲摔倒在水里。
血流下來,模糊了他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