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上柳梢(6)
作者:郗德文      更新:2021-05-05 09:05      字数:2245
    瑶官也知道棋官的意思,不由哭道:“我知道你们的心事,干脆我不跟你们走了,我留在京城,被内务府查出来正好,把我卖去折价罢了,省得谁也嫌弃我不收留。”说着哭得更伤心,棋官搂住瑶官道:“你放心,咱们三个是好姊妹,也是好哥们儿,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可还能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断不会舍弃你不管的。”瑶官抹着泪道:“那我们回苏州去怎么办?”棋官沉思了一下道:“大不了还是做老本行,再说咱们那些伙伴还在苏州,总比别处人生地不熟的强。”瑶官一听有理,便停止了哭。三人出了朝阳门,在张家湾码头坐船朝南方驶来。

    蕙官在临清码头下了船。三人洒泪而别。可蕙官听韩公子说临清是个大码头,他往年贩卖生丝经常在临清歇宿。蕙官终究是个女孩子,胆气虽说磨练地大,可终究见识不足。心里就存了个念想,觉得韩公子就在临清一带。不免日日在临清街头游逛,希图猛地就能遇见韩公子。可一连逛了三天蕙官就失望了,街市上哪有韩公子的影子,看来这个“捷径”是走不成了。囊中的银钱渐渐花光,蕙官便到茶肆里给人唱小曲儿。可长此以往在这里等也不是办法,因想起韩公子家住在昌邑县,便想起去昌邑县。说走就走,蕙官便改换妆容,搭上一辆马车朝昌邑县而来。

    那日临近黄昏蕙官才到了昌邑。可马车一停下来她就傻了,就见前面是一个大村。蕙官忙朝人问道:“敢问这位兄台,此地可是昌邑?”那人看来是个买卖人,打量了蕙官一下道:“没错,是昌邑。这个地方我熟悉,不知道公子到谁家去?”蕙官还是很疑惑,凝望着村落道:“可是,我听说昌邑是个县城,怎么……”那张公子还是有些不明白,便说道:“昌邑的确是个县城,可那是老早以前的事了,如今已经不是县城了。”蕙官更疑惑:“不是县城了?”“正是。”张公子还是打量着蕙官:“时辰不早了,这位公子还是先找个歇宿的地方才好,此地偏僻,免得遇上歹人就不好了。”蕙官心里懵懵懂懂的,可韩公子明明说昌邑是个县城,怎么成了村落?

    那天蕙官在村口一个鸡毛小店里歇宿了。吃粥的时候才问做饭的老人道:“这昌邑县城是什么时候撤销的啊?此地有个韩公子,你可认识么?”老人“呵呵”笑起来,往泥灶里续着火道:“要说这昌邑县城,可是老早就撤销了,听人家说,那是汉唐时候,咱们这里的确是个县城,名字就叫个昌邑县,可后来就不行了,昌邑县慢慢变成了昌邑村。”蕙官停止了喝粥,说道:“照您的意思说,这里不是昌邑县,而是昌邑村了?”老人朝蕙官看一眼道:“公子,你到底是到昌邑县去还是到昌邑村来?”蕙官放了粥道:“不瞒老人家,我是到昌邑县去的,不是来昌邑村的。”老人拍着膝盖道:“那你可是走错了。要说这昌邑县,离此地还有几百里远哩!”“这么远?”老人点头:“咱们这里是济宁州,那昌邑县在莱州哩!”蕙官暗暗叫苦,心想这可真是南辕北辙了!那天夜里,鸡毛店里来了一个人,正是一同搭马车的张公子。

    “公子找到亲戚了吗?”

    “还没有。不过今日晚了,况且我那亲戚已经一年多不通音讯,待天明后再寻找不迟!”

    “公子确定你那亲戚就在昌邑村?”

    蕙官道:“那还有错?三年前我来过此地……”

    张公子点点头,说道:“那好,公子就早点歇息。我就住在隔壁,倘若明天有什么事你找我,我可以帮助你。”

    “多谢这位兄台。”

    张公子回去了,蕙官心里却总不踏实。

    次日一早,她在村落中走了两遍,待确定这里就是昌邑村后,尽快离开此地的念头就更足了。可那张公子每日鬼鬼祟祟跟随在她身后,她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中午时张公子又来了。

    “怎么样?”

    蕙官叹气道:“真是麻烦,谁能想到出了这样事……”

    “怎么了?”

    “具体怎样我也不清楚,可你瞧,家里没人……”

    张公子朝门缝里一看,就见里面是一地葎草,不由笑道:“这里是早就没人的,我清楚。”

    “也难怪,毕竟几年没来了,倘若早知如此,就该提前写个信来好了……”

    “公子也太不谨慎了,目下怎么办?”

    蕙官叹息道:“还能怎么办,只能再回临清去再做计较。”

    张公子还想说什么,却听后面有人叫道:“小张哥,到处找不到你,原来在这里。家里的生丝都预备好了,快快随我去相看。今年说什么也不行,你得给我多出点价银。”

    张公子被卖丝人拉着走了。

    蕙官赶紧转身,朝鸡毛店走去。

    直到出了昌邑村地界蕙官才长舒一口气。

    在市镇上蕙官下了马车,她先到车马店里去打听去莱州的马车,可此地没有直接去莱州的马车,要去莱州还要转站,除非先到青州,从青州再去昌邑县就近了。蕙官便上了去青州的马车。

    蕙官囊中的银子越来越少。少不得饥一顿饱一顿。夜里住不起客店,便随便走出来在一个草窝里歇一宿。出门在外的人多种多样,因此也没人去计较。更何况蕙官从小在李家学戏,心眼灵活,又会伏低做小,见机行事,所以一路倒也安稳。从青州出发一直走了三天,这才到了昌邑县城,蕙官一看城门高耸,上面写着“昌邑”二字,自然是再也没错了。一进了城就打听韩家庄的所在,果然大多数人都知晓,说那韩家庄离城约有四十里。蕙官心里顿时踏实了,忙走到外面吃了一碗米粥,她已经打听明白到韩家庄的官路,明日一早就起来去找韩公子!

    月亮爬上了柳梢。蕙官躲在麦草垛里。远处隐隐有灯火闪烁,鸡狗的叫声还能听到。这是离城门不远的一处村落,蕙官并不感到害怕,相反,她对明日见到韩公子抱了很大希冀。她知道韩公子对她有意,也知道自己如今就像流萤一样,需要找到一个依靠!这些年她世事经历多了,也格外能够看开一些事情,自己是怎样想得就怎样去行,横竖她无父无母,凡事都要自己主张!

    她把包袱放在头低下,刚要缩进麦草里睡觉,就听外面一阵“哈哈”笑声。蕙官顿时一个激灵坐起来。

    “出来吧,别藏着了,早就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