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深深王府(4)
作者︰郗德文      更新︰2021-04-28 11:48      字數︰2152
    馬齊看隆科多一眼,點點頭。

    各部侍郎官也小聲議論起來︰

    “倘若虧空了銀兩還可以限期補足,可一旦虧空了米糧,倘若一時旱澇無備,事關民瘼關系非淺!”

    “此言甚是!”

    ……

    李周望再次朝眾人拱手道︰“眾位,我手里有下屬官吏呈上來的一份案卷。經核查,截止到康熙六十一年,江西有四十二個州縣的常平倉都是空的。也就是說,江西一省原本應該存貯常平倉米糧一百一十五萬石有零,現如今卻是顆粒無存!然而最令人可氣的是,當地的督撫為了掩飾虧空,竟然奏請皇上為各州縣出糶倉谷,用來填補各常平倉的虧空米糧。可江西糧倉向來也有虧空,如何能夠拆了東牆補西牆?雖然皇上已經有旨,著令各衙門買米填補。可經過盤查後得知,各地所屬糧倉竟然虛報數目,用地丁錢糧挪新掩舊,常平倉里仍然沒有充足的米糧!”

    允祥緊鎖眉頭道︰“依你之見,各地常平倉每季都由上司進行盤查,為何還有如許之虧空?況且既系虧空,各地官吏為何沒有早早揭發出來?”

    李周望無奈地道︰“稟告王爺,常平倉米糧在各地大小官吏看來就是一塊肥肉,豈不人人都想狠狠咬一口了。他既然吞下了這塊肥肉,難道還會自我揭發麼?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年來常平倉也有很多疏忽之定例,比如什麼‘存七糶三’,官員只要在上級盤查時做到‘存七’就可以了,那麼‘糶三’便是有名無實,也可以謊稱那30%的米谷已經糶出,搪塞過去。換言之,這‘糶三’的米谷,就是為官員侵吞所致,是虧空的!另外還有一個定例,就是‘倉谷之底’的半合法化。所謂的‘倉谷之底’,就是在常平倉中之存購買米谷的折價銀兩。以江西的倉谷之底為例,向系兩錢一石折價,存留各縣。而江西雖稱產米之鄉,但以最豐之年,谷價至賤亦在兩錢七八分之間,而平時價格俱在四五錢以上,也就是說,兩錢的價格根本就買不到充足的米糧。然而時間長了,連這些價銀也已經為侵吞所用,致使虧空惡性循環!”

    允祥無奈地搖頭。

    李周望再次朝眾人看一眼道︰“所以卑職才斗膽以為,各省的虧空名目雖多系‘因公挪用’,但實際上就是侵吞貪污!督撫貪,則一省之官無不貪!貪則層累而被其害!督撫說存貯了一萬米糧,實際上就是侵吞了一萬米糧,督撫說收儲了一萬兩銀子,實際上就是侵吞了一萬兩銀子!因此卑職以為,各省地方倉庫之虧空,雖百姓之困苦,乃應先問之督撫也,虧空之根起自督撫!”

    允祥看向眾人道︰“各位以為如何啊?”

    馬齊拱手道︰“王爺,適才听李大人一席話,實在是聞所未聞,觸目驚心。真沒有想到各個地方官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今兒個是會考府第一次會議,卑職以為,我等應該商議出具體對策來才是,痛革如此各項弊端!”

    允祥把案卷丟在一邊,拍拍手道︰“最近這幾日,本王已經連續審閱了很多類似案件,不瞞各位說,實在氣得要命!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究其原因,似乎又顯得很是復雜!但不管什麼情況,虧空了國庫官銀,就是一種干犯法紀,毫無疑問應該受到法度制裁!”允祥又翻開一個案卷,拿起來道,“眾位,這是戶部近幾年的往來消算賬目,本王自核查之後,竟然發現戶部虧空多達250萬兩,比我最初的預算多出了一倍去!這說明什麼?說明堂堂一國的戶部,主管全國民戶及錢糧,竟然虧空如許之銀兩,就更不要說那些下屬的各省道官庫了!”

    眾人緊鎖眉頭。

    允祥巡視眾人一眼道︰“至于駐京的其他各個司部,有沒有虧空,我就更不敢說了——”

    隆科多拱手道︰“王爺,下官以為,會考府可以下令,駐京的各司部清算賬目!”

    允祥抬起手來︰“這些司部肯定要進行核查。但現在更要緊的,是處理戶部積壓的這幾千宗舊賬!”他尋找著戶部侍郎官們,“我實在不明白的是,戶部的各位官員為何會如此懶政,良心何在?”

    戶部的幾位官員連大氣也不敢出。

    “尹元長——”

    “屬下在!”

    “本王命你把戶部各積欠的舊賬條目,一條一條謄寫出來,還是依照舊例,積欠數額最大、最要緊的先行審理……”

    “屬下明白!”

    “戶部各侍郎官——”

    “卑職在!”

    “爾等在元長謄寫出條目後,依次把需要傳喚人等帶到我衙門里去,本王要一個一個親自審問。”

    “屬下明白——”

    眾官員皆斂聲靜氣。

    允祥確實憋著一肚子火。而倘若照他年輕時的脾氣來說,恨不得立即抓住戶部那幾位侍郎官狠狠痛打一頓。猶如年輕時手韌猛虎一樣。那才顯得痛快爽利。可現在不同了,他時時提醒自己要心存一個“忍”字,盡可能地不喜形于色。一如皇兄胤曾做的那樣。但今日在會考府第一次會議上,他覺得自己的話還是多了。馬齊是兩朝元老,可他與廉親王允,總理事務大臣隆科多是初次位于議政大臣之列。隆科多洋洋得意,而允的面目則呆板地如同木頭。

    允祥剛要詢問一下廉親王的意思,就听外面一陣喧嘩,幾個護衛和一眾司官簇擁著一位華服之人過來。那人一邊走一邊叫嚷道︰“干什麼?你們的膽子也太大了,我要稟告皇上,狠狠治你們的罪!”

    幾個護衛面露難色,拱手道︰“親王殿下,我等是奉命行事,亦無可奈何,還望殿下恕罪啊!”

    “奉命行事,奉誰的命?”

    司官忙朝大殿示意一下,道︰“殿下,您進去不就明白了?”

    履親王朝牌匾一看,就見上面寫著“會考府”三個大字,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允祥早就看出是履親王了,這時候不由緊緊皺了眉毛等他過來。

    幾位司官忽然朝允祥跪下去,說道︰“王爺,為奴才們做主啊!”

    允祥冷冷道︰“爾等有何冤屈?”

    一位司官道︰“回王爺的話,我等乃是內務府茶庫司官,今日斗膽來到會考府,是上告履親王殿下欠了我等司庫銀子不還之事,求王爺給奴才們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