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声长叹
作者:彊疆      更新:2023-04-21 08:25      字数:3950
    第160章  一声长叹

    王旁告之,西夏梁太后自受到辽朝的挑唆,不仅做好派兵进犯大宋的准备,同时对内不仅不撤帘还政,更是将一心要恢复汉礼、与大宋和好的儿皇帝李秉常赶出皇宫,关押到七里外的木砦里,致使西夏皇族再三请求大宋出兵救主。宋朝审时度势,自知西夏梁太后一旦夺权,对大宋极为不利,于是不得不借机出兵,帮李秉常夺回皇位,减轻大宋西部的压力。元丰二年七月,宋廷进行了战争总动员,集中西部四路兵力,加之高登谷率领的十万禁军,分五路伐夏。

    按方案规定,先由南北两侧启动,把夏军的主力吸引过去;再由中央主攻,直到西夏灵州会合,再分兵合围西夏老巢兴庆府,救出夏主。

    八月下旬,一路李宪出熙河,绕过兰州,向西市新城挺进。李宪部遇到了2万西夏骑兵,熙河兵团摆出了李靖的六出血花阵,在西市新城外,大败西夏军,斩首2000余级,夺马500匹。夺取兰州城后,李宪停了下来,把8、9支西夏军队吸引过来。

    九月中旬,第一目标实现后,五路大军同时行动,开始了声势空前的元丰西征。

    一路李宪继续在南面吸引夏军。二路钟锷的鄜延军在九月十五日祭旗,二十四日出绥德,沿无定河北上,先是在米脂城受阻。九月二十七日,天降大雾,夏军梁永能率领八万铁骑,决定在凌晨进攻,一举覆灭宋军,在接近米脂城的一处山谷里,夏军遭到了宋军的伏击,经过六小时激战,夏军依然不能击溃宋军,在西夏人困马乏之际,钟锷亲率军队攻击,四面八方的宋军像潮水般涌来,疲劳的夏军坚持不住,奔丧两道边,血水染红银川河。鄜延军追杀二十余里,斩首八千余级,夺马五千匹,俘获西夏枢密院都按官麻女赤多哥等七名将领。此战获胜后,鄜延军准备攻取米脂, 守将已主动开门投降。钟锷夺取米脂、银州、夏州后,继续推进,十一月初,进占麻家坪,接着向白池、灵州方向进军。

    李宪的一路军团从兰州出发,东进女遮谷,在女遮谷击败西夏军队,继续向天都山进军。十一月上旬,西夏集结数万精骑,与熙河军团在天都山脚下野战,西夏人前锋被歼灭,只逃走了后队。李宪冲上天都山,把李元昊留下的皇宫烧成了白地。

    三路王中正率领河东军于九月二十三日从麟州出发,因此路的夏军被一路吸引到南面去了,沿途未遇到强劲的敌军,极其顺利地逼近灵州。

    五路刘昌祚率领的泾原军按计划沿葫芦川北上,约定与四路高登谷的环庆军会合,然后围攻灵州城。但泾原军到达磨脐隘时没有看到高登谷的环庆军,而刘昌祚的前面却有数万西夏骑兵,而已方只有五万步兵,刘昌祚因地制宜摆开阵式,迎接西夏骑兵的冲击,用神臂弓给西夏骑兵造成了重大伤亡,最后由郭成率八百骑兵完成了最后一击,斩首二千四百余级,生擒敌军主将侄吃多理以下二十二人。胜利后,泾原军顺路攻取了鸣沙城,获得了大量军需。当刘昌祚的泾原军冲到灵州城下时,先用“震天雷”炸开城墙,再由弓弩手架起三弓床弩,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瞬间,那有枪杆粗壮的箭杆就如一支支木楔楔在城墙上,接着功城将士就以排山倒海之势攀着箭杆,呼啸着向灵州城头攀去……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鸣锣声,已如蝼蚁般攀着箭杆眼看就要登上城头的将士一个个如惊呆的山猴往回看……就在这时,城上的箭羽如雨点般倾射下来!可怜那些已攀上城墙,或正向城下奔去准备攀墙而上的将士在居高临下的箭雨中纷纷嚎叫着一批批倒下……

    原来果如荆公所料,一向心胸狭窄的高登谷在百里之外得知五路的泾原军已抢先于他攻至灵州城下,担心主将刘昌祚抢了他的功劳,于是急派人送来快报,令刘昌祚停止攻城。军令如山,刘昌祚无奈,只得功亏一篑,让已近攻上灵州城头的将士撤回。

    西夏军赢得了守城待援的机会。

    十一月底,天寒地冻,西夏人掘开黄河大堤,可怜已功到到灵州城下的五万宋军将士大多被铺天盖地而来的黄河水给吞噬,大量辎重丢弃……

    灵州城下失败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一向胸怀壮志的神宗帝嚎啕恸哭,一时卧床不起……

    听说皇上病倒,荆公想着临别时与皇上说的话,更是捶胸顿足,悲仓呼号。

    王旁与二婶及堂妹堂弟更是慌了手足,直在一旁喊叫:“不能这样,不能这样。”

    夫人吴氏更是劝道:“老爷心疼有何用?当初要是不临时换了统帅,哪会有今天?他赵宋天下能有今日,也是咎由自取。你做臣子的纵然哭得肝肠断裂,又奈何得那个一意孤行的高太后?”

    二婶曾氏也劝道:“大嫂说的极是,大宋遇到这样一位专横的太后,连皇上都无办法,大哥你又能怎样呢?”

    时间来到元丰八年。

    这天,荆公与夫人吴氏正在池边观鱼龟慢游,家人王水来报,说苏试大人前来拜望。

    荆公好不高兴,立马想到去年苏轼由黄州调往汝州,途经江宁,前来谢恩拜望的情景。

    那是因“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择期问斩,身处江宁的荆公得此消息,大为震惊,不顾年老体衰,立刻给神宗去奏表一道,指出“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之理?宅心仁厚的神宗帝终于网开一面,挽救了一个朝代的顶极人才,保住了后世这位文坛巨匠。

    那次来访,细雨濛濛,荆公披蓑衣、戴斗笠,骑上毛驴,风尘仆仆赶去渡口迎接。

    二人相见,丝毫不见当年的唇枪舌剑,嫉妒于怀。当时二人都明白,当年有过的口舌之争,笔墨之战,只是治理朝政的理念之争,只是对大势评判不一,而决无半点个人恩怨,更非意气用事。那次想见,两大文豪前嫌冰释,恩怨不曾,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是何等的欢畅与愉悦。荆公不仅盛情款留苏轼,更是特意将苏轼一家接到自己家中安歇,而后不议时局,不谈政事,唯煮酒和诗,通宵达旦。

    荆公当时赋诗道: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渐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苏轼立马唱和道: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

    ……

    两公名贤,相逢胜地,歌咏篇章,文采风流,照耀千古,则江山为之壮色,世风为之清流。

    “此次前来,不知东坡居士又会带来何等喜讯?”

    荆公跟随家人王水匆匆回到“半山园”,不等到门前,就见已号称“东坡居士”的老友,早早伫立在门前那棵刺柏下。

    “子瞻别来无恙。”荆公大步上前问候。

    苏子瞻回过一礼,却不见去年来访时的萧洒,只沉闷地问道:“相公可好?”

    荆公一震。他知道,去年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启用司马君实为相,并将一批反对新法的老臣诸如吕公弼、吕公著、范纯仁等,一一召回重用。苏轼也被召入朝中 ,先为中书舍人,不久又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此正为飞黄腾达之时,苏轼为何又郁闷不乐?荆公佯装不察,只热情说道:“里面请。里面请。”

    二人回到堂前,上了茶水,荆公不愿提及政事,只是半玩笑地问道:“子瞻此次南下,莫非又来江南游山观水,与老朽唱答……”

    不待荆公说完,苏轼一拂袍袖,愤然说道:“气都撑饱了,哪还有心思唱答。”

    荆公不解,问道:“子瞻向来心胸豁达,今日何出此言?”

    苏轼端起桌上茶盏,仰面一饮而尽,说道:“君实上台为相,又将原来那班老臣一一召回,子瞻原以为,他会放开手脚,为振兴大宋大有一番作为,谁知他上台不久,完全不见他往日那种谠言敢争,大刀阔斧的行事风格,而是完全成了那个心胸狭窄的女人的傀儡,拼命打压章惇、蔡京等变法派并尽废新法,不仅连韩维、吕公著这些老臣看不下去,就连他的姻亲范纯仁也弃他而去。子瞻实在看不下去,因而一面上书抨击高太后及司马君实等的腐败现象,一面提出辞呈,请求外任。”

    听到这里,荆公明白过来,问道:“子瞻此次莫非……”

    苏轼又喝上一口茶水,说道:“是的,朝廷已同意子瞻去知常州。此过路过,故来拜望,顺便将朝中之事告之相公。”

    荆公听了,心中虽是沉重,但不愿再给好友添堵,只对侍女喊道:“来,给苏大人加些茶水。”

    凌香加了茶水,轻轻将茶盏递到苏轼面前。

    苏轼看了茶盏一眼,突然问道:“相公还记得那位阿云姑娘否?”

    荆公一震,问道:“子瞻何曾提起此事?”

    苏轼捧起茶盏又是仰面喝干,以手臂抹过嘴,愤然说道:“相公进京入对那年,正遇上阿云姑娘被送上断头台,是相公掼下乌纱帽,到皇上那里取来圣旨,方得救了阿云姑娘一命。可事隔十七年的今天,阿云姑娘又被推上了断头台!”

    荆公 “啊”地一声,问道:“果有此事?”

    “子瞻怎敢欺骗相公?”

    荆公木然站起,将目光转向北方,喃喃地问声:“这是为何?”

    苏轼也站起,说道:“阿云姑娘和那位叫宛慕容的女子,查出相公的令郎王太祝的背痈是被货色高步诚所毒害,状告到大理寺。大理寺经过鞫察,正要捕人,高太后得知,找到司马丞相。司马丞相自然想起十七年前那次从断头台救下阿云的事,也认准阿云此次揭露高步诚给王太祝下毒是存心诬陷,于是朱笔一挥,立判阿云死刑被推上了断头台。并将宛慕容和阿云的丈夫也各判了三年大牢,革去了许遵大理寺卿一职……”

    荆公呆然木立。

    苏轼问道:“子瞻实在不能明白,一向被誉为温良谦恭的司马相公竟然成了他人杀人的帮凶?”

    长江涛声阵阵。

    荆公想到五路大军的惨败,神宗帝的驾崩,以及高太后的摄政,新法的废弃……不由得仰望高空,一声长叹!

    送走苏轼,荆公越发显得空虚无聊,一日来到半山园旁的钟山下,看着那山那景,不由得以诗自我宽慰道:

    “终日看山不厌山,

    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

    山水空流山自闲。”

    咏罢,心境愈加沉重,仿佛又看到一个王朝从兴起到衰败直至衰亡这一无法改变的铁的历史轨迹。

    越想越是沉痛。

    就在这时,只听山下一声嫩稚而极其耳熟的声音传来:“翁翁——翁翁——”

    荆公以为是幻觉,急忙摇头,以双手揉眼,再细看,就见一位小男孩在一位年轻女子的搀扯下正蹒跚着张开双手,向他奔跑过来,边跑边稚嫩而甜蜜地叫喊着:

    “翁翁——翁翁——”

    ————全书完•

    2019年9月1日动笔

    初稿完于2021年2月26日上午10:30分

    二稿完成于2021年12月

    三稿完成于2022年7月10日

    四稿完成于2022年10月20日

    五稿完成于2022年12月2日下午4时。

    六稿完成于2022年12月17日上午10时

    七稿完成越2023年2月10日(重点解决书中难点)

    八稿完成于2023年3月10日,通览后半部,解决细节的合理性。

    九稿完成于2023年4月21日谷雨后一天,更完于《爱读文学网》。

    注:以上为初稿,正式稿将陆续更换,期书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