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疑团迷雾
作者:雪原      更新:2022-04-10 21:55      字数:2376
    张元儒缘何要说女儿张美艳和她母亲上官梅兰全是不守妇道的一路货色?上官梅兰又何故埋怨自己的丈夫是负心汉、孬男人?

    原来,张元儒和上官梅兰结婚不久,便要子承父业,开始筹划在家乡麻沙搞雕版印刷,而建阳的知县收受了人家的贿赂,就是不让张元儒的书坊取证开张。

    张元儒询问理由,可知县却咆哮道:“有人告你们张家有印刷朝廷的禁书——《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其目的是引发皇室矛盾,搞乱朝廷,若是将案件移至建州(建州,现在的建瓯市)、省府(福建福州),那你张元儒所犯的就是诛杀九族都抵不过来的特大罪行。”

    “空口无凭,那证据呢?若没有,大人就是凭空栽赃,无端污蔑……”

    知县随即让衙役到麻沙镇张家的书坊进行搜查,果然在张家的书坊一角找到了朝廷的禁书《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

    张元儒一看,吓得摊挪倒地,衙役速即将他押往县衙

    家里的顶梁柱被关进了监狱,上官梅兰连忙来到县牢探望。

    “这是有人故意陷害,是同行眼红,想要搞垮我们张家。”

    上官梅兰安慰道:“你关进牢里就别胡思乱想,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我们也不能臆造瞎想地怀疑人家,要相信官府,他们一定会秉公办案,还我们张家一个公道……”

    此时,一个老者连忙拉着上官梅兰的衣襟,来到避处,他轻声说道:“要救你的夫君,我有办法,就看夫人舍不舍得?”

    见丈夫有救,上官梅兰连忙问道:“需要多少银子?”

    老者是建阳县衙的师爷陈世明,他没有立即回答上官梅兰的银子问题,而是将她径直带到了知县大人的书房。

    知县一看,惊呆了,她果然没有变化,还是美若天仙,见到上官梅兰后,仿佛自己之前都是白活世上,他暗自忖度:凡界又哪有这般妩媚丽质的娇美女子?

    见知县目不转睛地看着人家,师爷连忙提醒道:“大人,您不是找她有事吗?”

    知县听此,这才晃过神来,他嘻嘻笑道:“张夫人是贵客呀!今日本县要私宴盛请我们和平坎下的上官美女。”

    陈师爷心领神会,连忙去安排丰盛的晚宴。

    “大人就别套近乎了,民女是为了夫君的案子而来的,您还是直接告诉民女,要放赦张元儒,民女须准备多少的银子?”

    “说银子那多俗的呀!本官是怜香惜玉之人,只要美女依从了本官,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否则,不但美人的丈夫要砍了头颅,还要连累你们的家中老小和张氏宗族。”

    上官梅兰是邵武和平坎下大户的女儿,她的伯父便是北宋政和中期以龙图阁待制致仕的且赫赫有名的朝廷清官——上官均。因而她在上官氏族的“白莲堂”学校,也学到了许多的历史知识,当然,对太宗初期赵普所著的“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也早有耳闻,她情急之下,只好答应了建阳知县。寄希望晚宴之后,满足了知县大人的欲念,知县便能从监狱里早日放赦了自己的丈夫。

    这建阳知县又是何许人也,竟敢肆意抓人,随意放人,以满足自己兽性般的需求?

    除了建阳知县站好了朝廷的队伍,与大皇子赵桓是一路人之外,再者,就是因为他的小舅舅——宋朝廷的户部侍郎黄潜善。

    而“斧声烛影”到底是怎么回事?那“金匮之盟”又究竟是如何缘故?

    宋太祖赵匡胤英年而逝,弟弟赵光义继位不合情理,于是就引出了一段千古之谜:一日夜晚,寒风凛冽、大雪飞扬,太祖命人急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赵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慌忙屏退了左右,他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中不断摇晃,远远地看到赵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谢绝什么,时而又见太祖手持玉斧不停戳地,“嚓嚓”的斧声十分清晰。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皇帝不停地大声地喊叫:“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时刻,赵光义才告辞出来,太祖也开始解衣就寝。然而,到了凌晨,太祖皇帝就驾崩仙鹤了。

    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令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赵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了开封府邀请赵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好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耐心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认真商议。王继恩催促说道:“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了先机。”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赵光义在门外稍候,自己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了,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故意说:“是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还未反应过来便哭声喊道:“我们母子性命从此就托付给官家了。”官家是当时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着赵光义,就等于是承认赵光义做皇帝的资格,赵光义故作伤心流泪且拍胸保证:“共保富贵,合舟共济。”于是,赵光义顺利地登基为帝。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赵光义抢在侄儿赵德芳之前登基却是不争的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悬念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自己的亲信程德玄站在府外耐心等候。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斧声烛影”“、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始终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命赵普杜撰出来的虚拟故事,是以此掩人耳目的手段和把戏。

    赵光义死后,他的儿子赵恒即宋真宗,不许人们提及此事,以确保皇室不乱,朝廷稳定,违者诛杀九族,之后,也再无他人敢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