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影学视野下的电影音乐接受效果研究
作者:王娅姝,王宜文,刘瑾      更新:2020-08-17 20:05      字数:1369
    电影是视听综合体。1894年,伊斯曼与爱迪生联袂推出“电影视镜”(kinetoscope)时,一架唱盘机摆放一旁,充当视觉奇观的音源;《工厂大门》的放映现场安排配乐,以掩盖放映机的噪声;整个默片时代,大型影院普遍设置乐队现场伴奏,小型影院则设置钢琴伴奏,提供与画面叙事相匹配的声音氛围;时至今日,部分杰出的电影配乐更超越于影片,成为文化性、社会性的符码……调性音乐,作为电影声音的先导,密切参与电影史的各个环节,与视觉画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打从电影萌芽阶段就已存在的电影音乐,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被严肃地加以分析 1。

    彼时,著名的《耶鲁法国研究》(Yale French Studies)杂志设计了题为“电影/声音”的专辑,集中刊发了欧陆和美国学者如克里斯蒂安·麦茨、里克·阿尔特曼(Rick Altman)等关于电影声音的重要文章。至此,电影研究史正式进入“有声”时期,电影音乐也逐渐被纳入理论体系内部,并同语言学、社会学、美学等人文领域产生关联与互动。众多电影理论家如居伊·罗萨托(Guy Rosalto)、大卫·波德维尔、克劳迪娅·戈伯曼(Claudia Gorbman)、弗朗西斯·瓦努瓦(Francis Vanoye)等,也相继涉入对电影音乐的讨论。

    其中,法国电影学者、作曲家、声学理论家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提出的“同步整合”(synchresis)和“增值”,是关于电影声音/音乐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概念。所谓“同步整合”,系synchronism(同步性)和synthesis(整合)两词的糅合,用以形容视觉、听觉信息同时出现时,二者间建立在人类感知模式基础上的一体化过程。“增值”则指,电影中出现的声音,会将信息的、语义的、叙述的、结构的或表现的价值投射到影像之上,产生附加价值 2。借助“同步整合”与“增值”概念,希翁从纵向的视听关系、横向的意义/情感建构两个方向,开辟出了人文领域对电影声音/音乐的研究方向。此后电影学关于电影音乐的研究,大致沿着这两条路径延伸。

    几乎在电影学界关注到电影音乐的同一时期,心理学也将电影音乐推向了研究前景。1994年,由安娜贝尔·科恩(AnnabelCohen)主编的《心理音乐学》(Psychomusicology)杂志刊发了7篇围绕“电影—音乐”展开的研究论文,引领了心理学内部尤其是认知实验学派借助电影音乐探究人类心智的潮流。3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电影音乐的认知研究中普遍引入了眼动追踪(eye tracking)、皮肤电反应(GSR)、脑电图(EEG)、X射线轴向分层造影扫描(CAT)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先进手段,前数字时代相对粗糙的实验研究迈入了更精准可控的阶段。与希翁等树立的传统一致,认知神经学者们也大致从视听结合下的“纵向跨模态互动”(vertical cross-modal interactions)与“横向叙事效果”(horizontal narrative effects) 4两个方向展开研究,重点关注电影音乐如何与画面相互作用,以及它在意义、情感、注意力等重要认知过程中发挥的具体功能。

    随着电影学和认知神经学对电影研究的逐步深入,二者间跨学科的研究动向出现。2008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乌里·哈森(UriHasson)发表于《投射》(Projections)杂志的《神经电影学:电影中的神经科学》5一文,正式开辟出“影像—认知”的跨学科空间。自此,认知视角对电影音乐的讨论,可以进入到神经电影学的独立场域。

    本文拟从神经电影学视野出发,采取实验室测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勘验、检视并阐述电影音乐在视、听不同配合关系下的悬疑认知效果。沿袭前人的研究路径,本文拟从“纵向音画互动”与“横向情感意义认知”两个方向展开,之所以选择探究悬疑效果,是因为悬疑、恐惧等负性因素所触发的脑反应,是目前较易被捕捉和观察的一类,在数据方面的表现也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