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卡之洛娃︰寫作是通向自我成長的方式
作者︰
唐寧 更新︰2020-07-18 12:49 字數︰2671
卡之洛娃︰南充市網絡作協主席,著有《獨家專訪》《前夫別踫我》等小說。性格活潑開朗,熱愛網絡文學創作,擅長偏紀實言情文,同時寫勵志故事、兩性情感故事等。
回憶起上學的時候,卡之洛娃自稱“學渣”。
她並非天生笨學生,而是囿于環境。小學時卡之洛娃曾在村小讀書,老師對教學工作態度敷衍。農忙時常讓學生去他家參加義務勞動,栽小秧或者割麥子。作為回報,每逢考試他都偷偷改動分數,讓父母誤以為小孩的成績很不錯。後來,卡之洛娃轉學去鎮上讀書,割了幾年麥子的她,學習進度遠遠落後于其他同學。
那時候的卡之洛娃,因為學習不好,也沒有什麼朋友,所以常常獨來獨往,喜歡坐在教室外面的花台上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在派出所上班的父親,有時候會帶一些課外書回家,比如《今古傳奇》《故事會》《讀者》,都是她童年和青春期的頭號讀物。
在鎮上念書的時候,每天下午放學後可以到電影院免費看電影。《少林寺》《黃飛鴻》《賭神》……這些電影深深留在了卡之洛娃的童年記憶里,許多劇情到如今她也記得一清二楚。
課外書和電影比課本有趣,這樣的故事往往劇情精彩,人物飽滿。有的情節跌宕,在峰回路轉之間又震撼人心;有的故事富含哲理深思,釋卷三天仍然余韻悠長。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打開了她想象的心門,也給她後來走上寫作的路打下了基礎。
那時候年紀尚小的她,不敢貿然操刀長篇小說,于是她模仿著看過的小說,嘗試寫一些簡單的小故事。高中的時候,她鼓起勇氣向各種雜志編輯部投稿,雖然大多石沉大海,但她仍然沒有放棄。
寫作,讓卡之洛娃漸漸找到了自我的價值。中學時代的她性格漸漸開朗,結識了幾個直到現在也有往來的朋友。後來上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一路走來,她始終沒有停下寫作這個愛好。在未進入正式的長篇網文創作之前,她寫作字數累計已有幾十萬。
在此之前,卡之洛娃曾經做過化妝品銷售、廣告公司文案、影樓策劃。每份工作的時間都不長,不喜歡上班如同當年不喜歡學習一樣根深蒂固,所以她用不斷的跳槽來逃避現實。
2012年,她在QQ空間里寫了一個連載故事被同事看見,對方看完贊口不絕,鼓勵她把文字發表到網站上,會有更多人看見。同時的隨口建議,卻如同一縷光深深地照進了她的心。當天,她就找了一個網站注冊賬號,就這樣走上了網文寫作的道路。
她的第一本小說寫的是一個窮小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在接連創作了一些同類型的通俗言情小說後,卡之洛娃有了轉型專攻現實主義題材的想法。她說︰“網文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始由過去的流量訂閱轉向精品發展,而我個人寫書也想有改變和進步。”
于是,《獨家專訪》應運而生。這是一個“純愛+職場”的勵志故事。小說的主角原本是一個女記者,卸任後經營起了個體書吧。種種機緣之下重回職場後,卻發現局勢大變,紙媒日漸衰落,而新媒體大行其道。于是重整出發,用自己的出色能力和堅韌品質在職場里拼出了一條路,並且,還因為采訪工作中收獲了自己的甜蜜愛情。
“這是一個簡單又溫馨,又有點勵志的故事,通過這個小說,我想傳遞給大家的信念是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壞人一定會受到懲罰。”卡之洛娃說。
《獨家專訪》的寫作靈感來源于一條關于記者的短視頻新聞,而卡之洛娃在工作中本身就接觸過不少記者,故事的雛形迅速在她的腦海里萌生。再加上自己對開書店有所向往,所以安排女主角離職後經營起了書吧。
“關于書吧這個職業,是我自己理想,如果我不寫書,如果我做生意,我會首選書吧這樣的場所,可能我比較理想主義,而我自己也喜歡看書。”她說。有時候,作者在現實人生中暫時無法完成的夢想,會讓筆下的角色在小說中實現。
寫這部小說之前,卡之洛娃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她的寫作靈感,很多時候來自公眾號、電視劇、電影或者其他文學作品。
“我比較善于觀察,尤其喜歡偷听別人談話,有時候走在路上,或者吃飯,隔壁人說話,有趣的,有意思的,都可能成為我書中的素材。”她說。
為了寫好這部小說,卡之洛娃特意找了許多記者朋友聊天,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日常。同時,專門搜集了許多同類型的小說和電影來觀摩學習。除此之外,為了使故事更有血有肉,她還常常在網上收集各類有關新聞素材作為參考,力求情節真實而飽滿。她說︰“書中有些素材都是有真實事件,關于主角的設定,有一部分是來自于身邊人的性格,我會覺得這樣更有代入感。”素材有真實事件為依托,人物則以身邊人的性格為參考,作品也就更能扎根于現實,更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卡之洛娃對自己的作品也有不滿︰“《獨家專訪》故事主題鮮明,線條太簡單,因為是我第一本轉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剛開始寫的時候,她信心十足。做好了素材準備,擬好了人物小傳和故事大綱,看起來萬事俱備,“覺得自己布了一個大局”。然而,真正著手開始寫時,卻處處受牽絆。“前期的準備不夠充分,以至于故事會有點稚嫩,又或者人設不夠豐滿。”她總結說。但這並沒有打擊到她的創作熱情,相反,在《獨家專訪》里十分接地氣的故事講述方式讓她如魚得水,一直以來的束縛被掙脫了,某一扇內心深處的門豁然打開。“我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她說。雖然故事沒有大火,但這種“找到自我”的感覺,強有力地支撐著她繼續進行現實題材小說的創作。
卡之洛娃一直記得一位同行說的話。他在視頻里說,寫書能賣錢是好事,如果不能賣錢,只要我們傳遞的是正能量,寫的是自己喜歡的題材那也是無價。
之前采訪過的同為四川籍網文作者的魚愛源說“寫作是個體力活”,卡之洛娃也有類似的感觸。在寫書之前,她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但這些工作比起快樂和成就,帶給她更多的是迷茫和痛苦。“直到後來寫書,我才發現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說,寫書是契合她個性特點和人生追求的職業。
寫書雖然是一件十分有趣和有意義的事,但同時也可以說寫書是一件非常清苦的事。尤其是對于以前學渣的她,這條路走得並不順利,但她從沒有放棄寫作的念頭,她心中一直有個文學夢,她說︰寫作讓我快樂,也讓我痛苦,但我不能停止寫作。”
從小喜歡看書的她,到現在也保持著對閱讀的熱忱,因為是許多文學作品的忠實讀者,所以也希望能夠成為寫作者。卡之洛娃十年前曾經寫信給未來的自己,那時她對自己未來身份預期是自由撰稿人。很慶幸,她竟然夢想成真,成了一位提筆寫書的作者。
生活中的她性格開朗。無論是生活,還是網文圈,都十分受歡迎。雖然作品沒有大紅大紫,但她一點也不氣餒,甚至調侃說自己是“偶像派網絡作家”。
現在,卡之洛娃除了寫小說,也在和朋友一起經營一家影視公司,拍攝抖音短視頻、微劇、宣傳片等。她希望有機會的話以公司為依托,改編自己的小說,制作成優良的影視作品回饋讀者,寫書對她來說是用自己的愛好興趣工作,也找到了真實的自我。寫作,讓她的世界越來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