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國慶”
作者︰遠星星      更新︰2020-01-27 15:26      字數︰775
    國慶者,國之大慶也,國之開創之日也。雖光陰流轉,歲有更替,然月日之數循環,故定為節日以示不忘也。

    當今國運昌盛,國人尤重國慶。每逢國慶之日,國府大員頻頻亮相,以示對國民之慰問。諸媒體一齊鼓噪,紛紛投入慶典活動,諸如文藝節目,父母官關懷百姓事例,國民的創業故事、友情故事等。從諸多方面謳歌太平盛世,頌揚國家之強大,經濟之繁盛,國民之富庶,民心之穩定。

    改革開放創導者鄧公希賢有論曰︰科技乃第一生產力。經三十余年,此論得以論證。當今之日科技發達,生產能力巨大,憑借機械力與高科技手段,國民不需辛勤勞作便能豐衣足食,家境殷實,存款豐厚,錢袋脹鼓。于是消費成為需求,休閑娛樂成為熱門,觀光旅游成為潮流。為順應民心,國家不斷增設節日,在原有元旦、婦女節、勞動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春節的基礎上,又增設了除夕、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因節日增加,國民的法定休息日大大增加。為便利國民出游,促進消費,刺激經濟,國家將一些法定節日跟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形成“長假”,曰“黃金周”,國慶節乃“黃金周”之一。每當“黃金周”之日,人口流動劇增,交通、餐飲、購物、旅游、賓館旅店、健身、娛樂等消費行業大發其財,真所謂“黃金周”者也。

    每逢黃金周之日,神舟大地人流滾滾。國家調動一切海陸空交通工具,把國民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往他們的目的地,現代交通工具與交通設施即盡快地拉動了人流,也同時拉動了國家之經濟列車。

    一個“黃金周”下來,國民得到太多的滿足︰老年人在黃金周跟孩子們團聚,孩子們在黃金得到在外務工父母的愛撫,戀人們利用黃金周辦了婚事,完成了由單身到鴛鴦雙棲的人生跨越。政府職員與老師利用黃金周實現了他們醞釀已久的旅游計劃。

    國慶節,國家之大慶,舉國上下同慶;國慶節,國家之大慶,大吉大利,喜事連連;國慶節,“十一黃金周”,享受快樂的一周,經濟火熱的一周,國民陶醉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