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看家書喜憂參半
作者︰
遠星星 更新︰2019-12-04 09:31 字數︰2218
眨眼間到了八月。這一天,樂天兄弟剛準備到外面散散心,忽然間,一位郵差來到州府大樓,給紹大人送來一封信。紹大人拆開信封,里面有一張信棧,是寫給紹大人的,還有一個信封,紹大人一看,是白季庚白大人寫給內人陳太太的,紹大人急忙把信送到了陳太太手里。
听說爹來了信,一家人都心情激動,孩子們忙催著娘看信,其實娘的心里更急,但是手里拿著信封有些緊張,她有點怕,怕里面寫著壞消息;但是更希望看到好消息。
信封終于被拆開,孩子們一齊湊過去看,果然是好消息!李懷光、朱、姚令言等叛軍已經先後被剿滅,長安一帶已經完全將叛亂勢力全部肅清。七月十三日,德宗返回京都長安。
“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孩子們一齊大聲歡呼起來。
樂天高興地吟誦起杜甫老先生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信上接著說,德宗皇帝駕幸京都,首先是按照慣例,大封功臣,封李晟為京畿、渭北、 坊丹延節度招討使,凡是在平叛戰事中有功的,均有升遷。
信上還說,這德宗皇帝在重返京都以後,做出了一個亙古未有的勇敢之舉,居然面對全部大唐臣民寫了一份《罪己詔》,公開承認自己的過錯。
樂天兄弟就想,爹為什麼不把德宗皇帝的《罪己詔》寫在信里呢?不知那德宗皇帝是怎樣寫的?
大家繼續向下看。陳太太的臉色又難看起來,孩子們的臉上也露出擔心的表情。信中說,田悅、王武俊、李納等都已經被德宗皇帝原諒了,都已經向大唐官軍投降。只有李希烈仗著勢力強大不肯投降,仍然在河北一帶稱帝,淮北一帶的戰事正緊張,所以你們暫時還不能回苻離。
看到這里,全家人都說不出話了,陳太太的眼淚又出來了,幼文樂天都安慰娘,都說爹福大命大,沒事的。還說,當年爹在徐州,憑著四五百地方武裝守衛徐州,叛軍兩萬多人圍成四十多天也沒能把爹奈何,最後援軍趕來解了徐州之圍,這說明爹還是有辦法的。
孩子們這麼一說,陳太太倒也想開了些。
信念完了,只是樂天又陷入了沉思︰不知湘靈妹妹怎麼樣了?爹為什麼寫信不告訴湘靈,讓心靈妹妹也給我帶個信?哪怕只是給我寫一個條子,交代幾句話也行?其實樂天只是由于心切,沒有往深處想,爹現在正處在戎馬倥傯之中,軍務繁忙,給家里的信是在百忙之中草成,哪有閑功夫顧及孩子們的兒女私情?
但是樂天就是感到遺憾。自從看了爹的來信,湘靈妹妹的影子就總是在眼前晃。不知現在苻離怎麼樣了?要是叛軍打到了苻離,苻離的百姓可要遭罪了……湘靈妹妹沒事吧?要是你湘靈妹妹有個三長兩短,那……樂天不敢往下面想了。
可是事情就是奇怪,你越是不敢想的事情它就越是在你的眼前晃,你想回避簡直就做不到。現在湘靈妹妹就在眼前,在樂天哥哥面前彈琴。湘靈妹妹彈琴的姿勢很好看,指甲修長,動作靈敏,她在彈《王昭君》,在彈《塞上曲》,在彈《琵琶怨》,在彈《月下佳人》……湘靈妹妹在跟樂天哥哥下圍棋,湘靈妹妹的棋藝已經大有長進,樂天一邊下棋一邊給湘靈妹妹講解︰“這是‘高掛’,這是‘小飛’,這是‘尖’,這是……湘靈妹妹看著樂天哥哥笑,笑得很甜很甜……想著想著,樂天也自個兒笑了起來。
樂天的心情一輕松,就有些呆不住。“到外面玩去!”樂天這麼想著,一雙腳就不由自主地開始移動。樂天雖然是老二,但是他卻往往是孩子們玩樂的組織者,因為幼文也許是老大,顯得過于老成,所以在玩這方面往往沒主見,常常是順水推舟地跟著樂天走。
哪里去玩呢?早就听說越中的會稽山有名,那里有大禹陵、大禹廟、大書法家王獻之王獻之和智永在此苦練書法的寺院等等著名景點。
樂天兄弟又要到外面去玩,小陳菲嚷嚷著也要去。自從那天樂天兄弟背著小陳菲到五泄游玩,小陳菲可吸取了經驗,時刻注意著樂天哥哥的動向。樂天看著小陳菲也有點可憐,也就答應把小陳菲帶上,不過要娟子姐也去,可以隨時照顧小陳菲。
大家向城東那邊走,不久到了八字橋。樂天要考一考小陳菲,問道︰“陳菲,哥哥考考你,你看一看這座橋像什麼?”陳菲摸摸腦袋說不知道。樂天告訴她︰“你看,這橋的兩端,從這邊走過去,又從那邊走過來,這兩條路不是很像一個‘八’嗎?所以這座橋就叫著‘八字橋’。”樂天說完,大家都說像。
眨眼間就出了城東門,遠遠地看見前面一座山。樂天對陳菲和娟子姐說,那座山叫會稽山,是越中附近一座很有名的山。等會兒到了那里,你們就知道了。
現在大家已經到了一個地方,一邊是綿延幾里的山,一邊是一條狹長的湖。樂天的故事又來了︰
“這邊的山叫著‘箬簀山’,相傳秦始皇東巡,曾在此命令士兵割草喂馬,因而把這地方稱為‘箬簀山’當地人叫著‘繞門山’。此山原是青石山,漢代以後,凡是越中城里修建房屋,都在這里取石頭。這地方成了石料場,經千百年鑿穿斧削,形成了高達十多丈的懸岩峭壁,甚至成了變化萬狀的巨形岩畫。在山腳,漸漸形成了長約六七十丈、寬有二十多張的水塘。後來人們在這里築上堤壩,在堤壩上砌牆,堤外是浙東運河,里面遂成一條封閉式的園林,就是現在的東湖。”說到這里,大家連連贊嘆這人間力量的強大。但是樂天的故事還沒完︰
“這東湖到處都有神奇的佳境,你們看,那里是兩座橋,一座叫秦橋,一座叫著霞川橋。奇怪的是,這湖中還有兩個洞,一個叫仙桃洞,另一個叫陶公洞。不過那洞是在那邊的小島上還是在水中,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不覺,大家已經開始爬山。樂天告訴小陳菲,這座山叫著“會稽山”,原名“茅山”,也有人叫它“畝山”,是中國歷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鎮山之一,是我國五鎮名山中的南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