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求知,改變彝家貧困婦女的命運
作者︰
白雲 更新︰2019-09-16 07:37 字數︰3141
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現狀。小山村農民夜校不但教老百姓學文化學技術,帶學員到先進地方參觀學習、切實拓寬了學員們的眼界;使他們從根本上轉變了觀念,增強了發展意識。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小山農民夜校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希望之路。
“小山村農民夜校”的創建不但改變了很多男人的命運,也同樣改變了一些女人的命運,吉木爾的莫就是最典型的一個。家住小山村二組的吉木爾的莫可以說是個最不幸的女人,雖然只有三十多歲,但她卻一字不識,也不會說漢語。對于玩手機、上網之類的東西她更是一竅不通。這個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吉木爾的莫根本不懂,她只知道在地里拼命的干活。按照過去農村老年人的說法,吉木爾的莫就是一個典型的“睜眼瞎”。
“睜眼瞎”是個很形象的詞,意思是說一雙好好的眼楮瞪得老大,卻什麼也看不到。所以“睜眼瞎”也是比喻那些沒有文化、不識字、缺乏知識的人。不識字並不是吉木爾的莫的錯,在大涼山彝族地區像吉木爾的莫這種年齡不識字的女人非常多,而且還有很多比她年齡更小的也是一字不識。大涼山的彝族同胞是個“一步跨千年”,直接從奴隸制社會進入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彝族同胞雖然從奴隸變成了國家的主人,但在經濟上卻並沒有隨著政治上的飛躍而飛躍。惡劣的自然條件、落後的思想觀念、復雜的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造成了大涼山彝族地區深度貧困,教育落後、思想觀念陳舊。再加上彝族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又非常嚴重,在當時,很多男孩子都沒有進入學校學習,女孩子哪有上學的機會?吉木爾的莫成為文盲,她也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幸,這是大涼山彝族地區的普遍現象,她個人無法改變。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吉木爾的莫也像其他的彝族女孩一樣,由父母給自己訂了婚,然後嫁到了男家。男方家雖然住在小山村二組的大山上,而且家里也是破舊的土坯瓦房,吉木爾的莫也沒有什麼好怨言的。大涼山彝族地區本來就窮,大部分都是這種破舊的土坯瓦房,所以也就讓人屢見不鮮了。況且吉木爾的莫本身也是個老實本分、善良、勤勞的女孩。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是很多彝族女人的思想觀念,吉木爾的莫也不例外。
平心而論,吉木爾的莫婚後的生活還算是過得去。丈夫雖然沒有什麼大本事,但他卻跟著同村的人去外面干苦力活掙點錢,每個月都能拿一些錢回家。很多彝族人都有多子福的舊思想,看到別人家都生了很多兒女,吉木爾的莫和丈夫也不敢落後,在生了三個孩子以後,又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條例超生了一個孩子。隨著孩子的增加,吉木爾的莫家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丈夫在外面辛苦打工,吉木爾的莫在家既要帶孩子也要干活,再苦再累她也不敢有半點怨言,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熬了過去。2014年,小山村評選建檔立卡貧困戶時,吉木爾的莫家因為丈夫在外面打工,再加上吉木爾的莫也非常能干,她家每人年平均純收入已經超過了2800元,所以不在貧困戶的標準範圍之內。其實吉木爾的莫是個非常有自尊的女人,覺得憑自己和丈夫的辛勤勞動能順利把孩子養大成人。自己沒有文化生活得非常艱辛,所以決定讓兒女們多學文化,將來有好的發展,這是她和丈夫最大的心願,她根本沒有想過去爭當什麼貧困戶。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大千世界的自然規律里。人創造了一切,可以說人的能力是力大無比,但有時候人的生命卻是非常的渺小、脆弱。吉木爾的莫沒有想到一場災難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降臨到了他們家︰一向身體非常好的丈夫,因為身體不舒服就去醫院看醫生,結果這一看就沒有再走出醫院。吉木爾的莫到處借錢為丈夫治病,但老天爺還是不長眼,2015年,丈夫狠心地離開吉木爾的莫和四個年幼的孩子去了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留給吉木爾的莫的是除了無限的悲痛還有20000多元的債務。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又回到了解放前。
以前丈夫每個月還能拿錢回家供一家大小的生活開支,現在不但一分錢也沒有,而且還留下了巨額的債務,一家五口人以後靠什麼生活?吉木爾的莫是哭天無路,哭地無門。丈夫的去世對于她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來說等于是天塌下來一般。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吉木爾的莫還沒有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緩過來氣,原本就破舊的土坯瓦房又為因年久失修變成了危房,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把吉木爾的莫逼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就在這時,國家對吉木爾的莫一家人伸出了溫暖的手,2015年,喜德縣扶貧辦和人民政府把吉木爾的莫家列入了小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了吉木爾的莫和孩子們多方面的關懷,幫助她和孩子渡過了難關。
“小山村農民夜校”成立之後,吉木爾的莫成了第一期的學員。長到三十多歲的吉木爾的莫開始學習普通話,第一次學會了認自己的名字和寫自己的名字。作為優秀學員的吉木爾的莫還被派到了成都、雅安等地參觀、學習,讓她重新燃起了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在生活觀念、衛生習慣、子女教育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她開始手把手教孩子們疊被子、洗手、洗澡。
2016年8月,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吉木爾的莫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在公路邊新建起了110平方米的新房。吉木爾的莫通養殖了10多只羊、3頭豬和一些雞苗發展生產。更讓吉木爾的莫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遇上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小山村的村民通過農民夜校的培訓,學員不但能用漢語與人交流,還學到了文化知識和養殖種植技術。為了讓貧困戶真正脫貧,小山村在上級領導及幫扶隊員的努力下,因地制宜施良策,利用本地出產牛羊的資源,成立了“喜德縣安源養殖農民企業合作社”,對牲口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來幫助農牧民脫貧致富。有羊的可以把羊入股到合作社,沒有羊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但前提是優先招收通過小山村農民夜校培訓過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既然成立了專業的養殖合作社,目的就是要提高羊的養殖水平;只有真正通過培訓過的學員才能在工作中達到要求,對羊實行科學喂養科學管理;才能夠保證合作社羊的品質,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四川省安監局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的從財力、人才上一如既往的扶持小山村。小山村成立了養殖合作社之後,四川省安監局又決定再一次幫扶幾十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對于怎麼幫扶?四川省安監局也是費盡了一番周折。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四川省安監局在物質方面已經幫助了很多,在經濟也是幫助了一些,而且出資把小山村農民夜校每期的優秀學員組織到成都等地參觀、學習,這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于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也給予經濟資助。四川省安監局領導認為,如果現在又是按以前的老辦法把資金發放到貧困戶手中,很多的貧困戶又不會計劃自己的生活,這樣只能解決到老百姓一時的貧困,根本解決不了長久的問題,老百姓也很難脫貧。為了讓老百姓通過與社會扶貧相結合,得到一個長久的收益,四川省安監局和冕山鎮、小山村兩黨委商議,在建檔立卡貧困戶意願的前提下。四川省安監局為每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投資4000元,購買了五只優質山羊入股到了“喜德縣安源養殖農民企業合作社”。有了這麼多的山羊入股到合作社,既可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就業崗位,讓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收入,保證了貧困戶家里的正常生活,還讓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都可以得到分紅。
吉木爾的莫家是2015年被評為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她非常幸運的和其他幾十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樣,得到了四川省安監局為他們購買的五只優質山羊入股到了“喜德縣安源養殖農民企業合作社”,讓她不用花一分錢就成為了合作社的股東之一,每年可以得到合作社的分紅。
通過到成都和雅安參觀、學習,吉木爾的莫思想上立即有了發展經濟的意識。搬進新房以後,吉木爾的莫立即找到小山村掛職第一書記吳宵,說自己家里因為有四個孩子,不能像其他人那樣離開家去外面打工。所以想在自己新家旁邊開一個小超市,這樣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好方便附近的老百姓購買生活用品。吳宵立即把吉木爾的莫家的情況向四川省安監局領導匯報,四川省安監局領導通過商議之後,決定幫助吉木爾的莫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