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作者︰魏三生      更新︰2019-07-23 17:04      字數︰3722
    可是,包天雙並沒有立馬走下去,而是躬下身子朝譙門拜了拜。

    琴琪琪與柳余恨奇怪地相互對視,這是一件讓他們意外的事情,不但意外,而且很是不解。

    但更為讓他們不解的事情還是包天雙居然跪了下來,虔誠地跪在地上,朝著那譙門。緊接著他竟然朝著譙門叩了三個頭。

    這又作何解釋?

    琴琪琪與柳余恨當然還是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唯有的只有看著。他們真的只有看著,並且已經看到了一條路,一條水路,一條水路竟然活生生地從繁花芳草中間分開。

    這是一條寬闊的水路,沒有船你是無法到達對岸。

    這樣奇異的事情出現在他們面前,著實讓他們大吃一驚,可是為什麼這條路是水路,它是如何出現的呢?

    這一點琴琪琪與柳余恨根本無法想通,因為他們的目光根本就沒有移開過那片繁花芳草,更何況以琴琪琪那銳利的目光都無法看出。

    包天雙緩緩地站起身,然後對他們道︰“走吧。”

    琴琪琪疑惑不解,她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包天雙沒有回頭,依舊朝山下走去,琴琪琪緊跟其後,走在最後的是柳余恨,他身上背著的是上好的文房四寶以及顏真卿那名帖。

    包天雙回答道︰“有沒有看到對面的譙門?”

    他們當然看到了,而且從站在此山最頂端的那一剎那就已經看見了。

    包天雙又道︰“譙門所對的位置正是我剛才叩頭的地方。”

    琴琪琪恍然大悟,她道︰“暗號?”

    包天雙點點頭,道︰“不錯。你們剛才看到的一片無際的芳草繁花,其實絕大多數都是假象,就像是我們將要到達的這條水路一樣。”

    柳余恨咬咬牙,道︰“這如何能做到?”

    包天雙並不回頭,目光一直盯著那平靜的水面,腳步平緩而快捷,就像是那平靜的湖面對他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一樣。琴琪琪與柳余恨當然並不會慢下來,因為這本身就就是一件不能夠慢下來的事情。

    包天雙接著道︰“你可知道有一本書叫做《奇門遁甲》?”

    柳余恨搖搖頭,並不說話,因為他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一本書,他只知道上古十四大名劍,《孫子兵法》,其他的他並不知道。

    可是琴琪琪卻忽然點點頭,目光也移向那平靜的水面。此刻或許也只有那平靜的水面才能夠告訴他們要怎麼才能找到包天雙所說的那個人。

    琴琪琪道︰“根據史料記載,奇門遁甲起源于三千八百多年前,軒轅黃帝大戰蚩尤之時;當時黃帝和蚩尤在涿鹿展開一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蚩尤身高七尺,鐵頭銅身刀槍不入,而且會呼風喚雨;在戰場上制造迷霧,使得黃帝的部隊迷失方向。

    有一天晚上,三更半夜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忽然,軒轅丘上傳來驚天動地的聲音以及非常強烈的光芒,驚醒了黃帝及眾人。

    大家匆匆忙忙的起床,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一支彩虹自天空中緩緩下降,從中走出一位全身大放光明的仙女,仙女手上捧著一個長九寸闊八寸的玉匣,黃帝接過來打開一看,里面有一本天篆文冊龍甲神章;黃帝根據書里面的記載,制造了指南車,終于打敗了蚩尤。

    龍甲神章除了記載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還記載了很多行軍打仗調兵遣將的兵法。于是黃帝要他的宰相風後把龍甲神章演繹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後來經過周朝姜太公,黃石老人,再傳給張良,張良把它精簡之後變成當今我們看到的奇門遁甲。張良是現代奇門遁甲的開創者,李錦泉是當代奇門遁甲的集大成者。”

    包天雙微微一笑,點點頭道︰“不錯。但不過只靠《奇門遁甲》之術卻難以完成這項工作。”

    琴琪琪狐疑道︰“那還有什麼?”

    包天雙伸出手屢屢肩上的包袱,然後鬧鬧手臂,接著道︰“墨家機關術。”

    琴琪琪不說話,墨家機關術她不太了解,所以她並不敢說下去。

    柳余恨靜靜地在听著,因為他從未听見過這麼厲害的東西。

    他是一個劍客,在他的眼中,只有劍,只有劍法才是最厲害的東西。其他的東西他從不用,他也從未上過戰場。直到現在,他所面對的人都是江湖人,都是用刀劍說話的人,不管是一個還是十個,都不例外。

    包天雙繼續說道︰“墨子擅長工巧和制作,在軍事技術方面高于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據說他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為可載三百公斤重的軸承。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他利用杠桿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還制造了轆轤、滑車和雲梯等,用于生產和軍事。他還擅長守城技術(即所謂的‘墨守’),其弟子將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二十一篇。”

    琴琪琪忽然驟起眉頭,沉沉道︰“難怪能夠將這連天芳草與這水域合並並分開!”

    風漸起,連天芳草閃動彎腰。

    平靜的湖面也蕩起條條波紋,正在朝兩岸擴散,直到消失得無影無蹤。

    包天雙沒有再說話,他的臉上盡是微笑。此刻就算是你對他凶,對他大吼,甚至用刀在他腰上刺上一刀,他也不會收回這樣的笑容。

    他的笑容就像是見到了一個認識了很久很久的老熟人。

    琴琪琪與柳余恨完全看不到此刻他的表情,所以他們還是那麼嚴肅,甚至走路都是那麼嚴肅,沒有半絲輕松的感覺。

    水面上的波紋愈來愈快,愈來愈大。

    他們就看到了轉角處有一支小舟駛來,他們只看到一支小舟,而看不到小舟上的人。

    可是小舟上的漿卻在搖動,琴琪琪與柳余恨都驚駭地自覺地停下腳步,就連包天雙也停下了腳步。

    可是包天雙還是微笑看著那條小舟。

    小舟上其實並不是沒有人,而是小舟與他們相隔實在是太遠,他們才無法看到小舟上的人。現在他們看到了小舟上已經有了一個點,並且這個點在逐漸變大。

    等到小舟接近他們的時候,他們才看清,這個搖著槳的人。

    小舟上的這個人竟然是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那滿臉的皺紋以及白發早已刻畫了歲月的滄桑。可是他的行動卻很利索,利索到比一個年輕力壯的人還熟練。

    可見,這個老人定然終身與水打交道,只有一個一生與水打交道的人才能夠有這種純屬老練的技術,就像是庖丁解牛一樣。

    琴琪琪吃驚地凝視著這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她實在是很難想像一個六十來歲的老人會有如此行為。

    就連柳余恨也駭然地注視著這個老人,他看到的並不是老人劃船的技術,而是老人手中的那只槳。他看得出,那只槳就是一把劍,一把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劍。而那劃船的動作就像是一套劍法,一套無懈可擊的劍法。他想不出怎樣才能夠克制這套劍法,完全想不出。倘若老人用那只槳刺向自己,無論從哪個方向,自己都是必死無疑的。

    柳余恨的臉抖了抖,背心溢出了諸多冷汗。

    只有包天雙還在對老人微笑著,似乎老人不讓他放下這個微笑他就只有永遠這樣笑下去。

    可是老人卻已開始放下雙槳,拱手朝嚴肅地對他們道︰“各位貴客遠道而來,小老兒有失遠迎。”

    包天雙也拱手回應道︰“我三人冒昧前來貴地,實是有急事求于秦大俠,若有不對之處,還望前輩恕罪。”

    老人伸出手捋著胡須,然後用手做出一個請的姿勢,並道︰“請。”

    包天雙忽然整個身體一震,身上所有的刀全都落在了手上,總共有六種刀,小刀。然後他恭恭敬敬地遞給老人。

    老人此刻才露出了微笑,他將那只做出“請”的右手輕輕往包天雙那遞上去的六種刀上一抹,那些刀竟然全都不見了!

    柳余恨與琴琪琪再次驚駭地睜大眼楮直直地瞪著老人。他是怎麼做到的?那些刀到哪兒去了?他那只手掌怎麼能夠藏得住這麼多柄刀?那只衣袖也不可能藏得了這些刀!

    然後包天雙就上船了,他那微笑的臉依舊在微笑,但不過此刻更加輕松,如釋重負一般。

    老人又伸出手做出一個“請”的姿勢,並對琴琪琪道︰“請。”

    琴琪琪忽然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她將右手忽然伸到腰間,拔下一只簫,然後遞給老人。

    只見老人點點頭微微一笑,那只手再次在那簫上一抹,那只簫居然也不見了。

    琴琪琪本來想看清楚老人是怎麼做到的,怎奈她完全看不清楚,毫無知覺地老人就把自己的簫像是變戲法一樣給變沒了!

    柳余恨眼楮睜得比以往都還大,但他更加不知道老人是怎麼做到的。但是面對老人,他只有同樣地用雙手將自己這柄劍恭恭敬敬地遞給老人。

    老人用了同樣的手法,柳余恨的劍就不見了。

    可是三次,柳余恨與琴琪琪都沒有看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不但柳余恨與琴琪琪沒有看懂,就算是包天雙也沒有看清楚老人是如何做到的。即便如此,包天雙早已不足為奇,這種手法除非老人親口言清,否則你永遠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等到他們全都上船後他們才發現,原來這船與一般的船完全不同。

    船的正中央是一個寬敞的空間,足可以圍起一張八仙桌,因而可以坐四五個人。船兩頭則是大小不一的齒輪,總共有八個,兩頭各四個。並且在這八個齒輪之間有兩根軸。

    如此巧妙的設計實在是他們生平從未見到過的。

    而此刻老人竟然沒有搖槳,也沒有掌舵,而是蹲下身,按了按他旁邊的按鈕。讓他們想不到的竟是,這個船有雙層,並且打開的那一層全部是酒。

    好酒。

    竹葉青,至少有三十年。

    此時老人已緩緩地拿出那壇竹葉青,然後又取出四只杯子。

    夜光杯、青銅杯、牛角杯、古瓷杯。

    竟然全是名杯,琴琪琪再次吃驚地凝視著這四只杯子。這個地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奇特?

    等老人端坐下來的時候,他們才發覺,船已行至水中央,並且已經停了下來。

    老人不慌不忙地伸出手,對他們道︰“各位,請坐。”

    琴琪琪這時才惶急道︰“還請前輩帶我們去見秦大俠,此事關系重大,還望前輩諒解。”這件事情絕對耽擱不得,因為這關乎數條人命,也關乎他們的名聲。而此刻他們停在水中央,實在是更加火上澆油。

    豈知老人抬起頭對她笑了笑,道︰“不急。小老兒知道你們有急事,但有個時候小老兒對秦大俠說比你們對他說更有用。”

    這句話忽然提醒了包天雙,是的,老人的話的確比他們有用得多。

    而且老人的口氣當中已表明,老人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

    既然有這麼好的機遇,為何不把握呢?

    于是,包天雙也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