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是非对错
作者:刘万里      更新:2019-06-22 22:38      字数:3792
    北方虽然统一了,但南方依然战乱纷纷。曹丕跟着曹操每天忙于统一大业,有时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们。

    那天我遇见了孔融,从他嘴里才知道了另一个曹操。

    孔融说曹操是个有野心的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其实内心里非常肮脏。为了自己的前途,把自己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曹宪、曹节、曹华献给了汉献帝,自此,曹操成了国丈,他才得以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挟天子令诸侯,其实就是他自己想当皇帝。

    孔融已经看到曹操的奸雄诡诈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忍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操。

    他又曾经上奏,指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因为孔融名重天下,曹操表面上只能容忍,暗中却妒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碍自己的大业。

    曹操北讨乌桓,其实就是想把袁绍的儿子一网打尽。孔融当面反对,讥笑曹操说 :“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曹操脸都绿了,但不好发作。当时,饥荒战乱,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心里明白,曹操禁酒是为了囤积粮食,为攻打孙权做准备。

    孔融多次写信给曹操,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有傲慢无礼之处。曹操看后心里非常生气,但也拿他没办法。

    孔融说,曹操还是一个好色之徒。曹操得了张绣的宛城后,便问左右有无妓女,管衣食内事的侄儿曹安民居然把邹氏给拉来了,邹氏可是张济之妻、张绣之婶。

    曹操一看邹氏姿色美丽、光彩照人,于是把邹氏留在帐中,天天欢乐,结果出事了,张绣偷袭曹操,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等战死。宛城失手,都怪曹操好色。

    宛城风流天下传,成为天下人的笑料。丁夫人为啥要离开曹操?这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曹操好色。

    后来,张绣又投降曹操,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张绣更加死心塌地地为曹操卖命了,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在北征乌桓,攻打袁熙、袁尚时受伤。其实曹操长子曹昂之死,曹操一直记恨在心。

    曹操见张绣没啥利用价值,逼着他自杀了。还有那个杜夫人,曹操征战吕布时许诺给关羽,说攻下邳城,就把秦宜禄之妻杜夫人送给关羽。得关羽攻下邳城,曹操见杜夫人长得美若天仙,就强行霸占娶了杜夫人。

    曹操这算什么?霸占良家妇女,无法无天。

    孔融还举了一个例子,他的好朋友祢衡,东汉末年的辞赋家,时任江夏太守书记,代表作有《鹦鹉赋》《吊张衡文》。他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写了一篇《荐祢衡表》,向曹操推荐祢衡,但是祢衡称病不肯去。曹操就非常生气,封他为鼓手,想要羞辱祢衡,但却反而被祢衡裸身击鼓而羞辱。

    后来祢衡骂曹操,曹操想杀祢衡,又怕落上骂名,于是借刀杀人,把他遣送给刘表。祢衡对刘表也很轻慢,刘表又把他送去给江夏太守黄祖,最后祢衡因为和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时年二十六岁。

    黄祖对杀害祢衡一事感到十分后悔,便将其加以厚葬。

    曹操这招借刀杀人用得非常巧妙。

    我就问孔融 :“你不怕曹操也把你杀了吗?”

    孔融笑着说 :“我知道曹操一直都想杀我,但他不敢杀我。”

    “曹操为啥不敢杀你?”

    孔融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后来,我遇见了陈琳,他对曹操充满了赞美之词,说曹操如何如何的好。当初曹操没杀他,他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所以在曹操北征乌桓时,他写了《神武赋》来赞美曹操和曹军军容之盛。陈琳三易其主,我知道他也不容易,从他的诗、赋我看到了他对“立德垂功名”的渴望。

    陈琳说,在乱世要学会生存,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要把握分寸。人有时需要面对现实,祢衡他就是死在自己的嘴上,孔融他迟早也会死在自己嘴上的。

    他一次次顶撞曹丞相,曹丞相不是傻子,是个明白人,只是好面子嘴上没说而已。

    陈琳的话,细想不无道理。果然不久,孔融就被杀了。

    关于孔融的死,我听到了几种版本,经过我的甄别,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曹操罢三公,并自封丞相,拜郗虑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工作是监督并弹劾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其位也仅次于丞相。郗虑坐上御史大夫之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罗织罪证以打倒孔融。

    因为郗虑本人与孔融有间隙。早时,郗虑与任少府的孔融参见汉献帝。

    献帝问孔融 :“郗虑有什么长处?”

    可能是出于对郗虑助曹为虐的不满,孔融不客气地答道 :“郗虑只能空论道,没有办事的实力。”

    郗虑马上反击 :“孔融任北海太守时,政绩失败、百姓流亡。可见孔北海也没有办事的能力。”

    从此两人不睦。郗虑迁光禄勋后,曹操以饮酒延误军事为由颁布了禁酒令。自称“杯中酒不空”的孔融讽刺道 :“桀纣因为女色而亡国,为什么曹大人不一道禁了婚姻?”

    曹操听后心中愤恨,便让郗虑罢免了孔融的官职。从此郗、孔二人更加势同水火。

    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他认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就是孔融,“建安七子”中只有孔融敢顶撞曹操。郗虑于是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想试探一下曹操。曹操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孔融本是曹操的老朋友,被爱才的曹操请到京师任职,可是他恃才傲物,又看不惯曹操独霸朝野的行为,于是常常讽刺挖苦曹操 ;同时孔融又是海内英才,交际广泛,在百官和名士中颇有声望。虽然曹操一直想除掉他,却碍于其名声不敢下手。郗虑明白曹操对孔融的态度,于是就马上罗织了一些罪状,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

    曹操借机发挥,以为孔融之罪当以死罪而论,于是下令将孔融满门抄斩,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语其性格太过刚直。他听说孔融被害时,许都没有人敢为其收尸,前往抚尸说 :“文举丢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抓捕了脂习,想把他也杀了,

    后来逢赦免才被释放出来。

    孔融被害时,他的女儿七岁,男孩九岁,因年幼得以保全,寄养在别人家中。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 :“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

    答说 :“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

    主人有给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说 :“今天这样的祸,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

    哥哥号哭而止饮。

    有人对曹操说了此事,于是曹操决定都杀掉。

    等捉拿的人到达,女的对哥哥说 :“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

    孔融的死让我震撼,可没想到的是曹操连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这跟禽兽有何区别?我很想当面问问曹操,干吗要杀孔融啊?孔融可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啊。

    曹丕十分欣赏孔融的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他认为孔融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地方。

    机会终于来了,曹丕陪曹操在院子里散步,我见他们在谈论孔融,直接插嘴道 :“干吗要杀孔融啊?”

    曹操微微一笑 :“你可能还不知道四岁让梨的孔融的另一面吧?

    建安元年,孔融被袁谭围困在北海,双方对战数月,城内守兵只剩数百人,形势紧急,但是孔融却顾及名士形象,依然故作镇定,与往常一样饮酒作诗,直到城破时,孔融才仓促出逃山东,无辜的妻子和孩子却被抛弃了。可以看出孔融是一位恃才傲物之人。

    孔融逃往山东,被我任命为太中大夫,但他喜欢评论政事,而且言语激烈,我对他恨之入骨,而没有办法。毕竟孔融与蔡邕交好,蔡邕又是我老师。我没

    想到孔融发表了震惊世人的言论——父母无恩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 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你说,这种抛妻弃子和倡导父母无恩论的人,该不该杀?”

    我顿时无语。陈琳曾说孔融会死在自己的嘴上,我看孔融是死在酒上的。他每天都要喝酒,酒后常胡言乱语,别有用心的人把他酒后的话统统告诉了曹操。

    孔融他说自己是对的,陈琳他说自己是对的,曹操他说自己是对的,人人都说自己是对的,看来,只有我错了。

    这个世界让我越来越不明白了。

    我想了想说 :“霸占他人之妻,杜夫人是怎么回事?”

    曹操哈哈笑了 :“我当洛阳北都尉时杜夫人的丈夫秦宜禄是我部下,他是一个两面三刀、忘恩负义的小人,后来投靠了吕布,再后来他抛弃妻儿投靠袁术,袁术赏识了他,让他娶了汉室宗女。一个抛弃妻子和儿子的男人,他还算一个男人吗?我看杜夫人带着一个儿子可怜,才娶了她。如果我不娶她,他们母子今后如何生存?至少我可以给他们一份安稳的生活,还可好好培养她的儿子秦朗。我很喜欢秦朗,曾经对宾客说 :‘世上有人像我这样疼爱继子的吗?’后来刘备大将张飞以夺妻之仇怂恿秦宜禄叛曹,秦宜禄随张飞出走,不久反悔,被张飞杀死,这是他罪有应得的下场。”

    话到了曹操嘴里,句句有理,我无话可说了。

    曹操还告诉我了一个好消息,他用金璧玉器从匈奴那里将蔡文姬赎回来了,并将蔡文姬嫁给了董祀。曹操还对蔡文姬所作的《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赞不绝口,从他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说的都是真心话。

    我听说曹操当年追过蔡文姬,蔡文姬没看上他。如今曹操把她从匈奴那里重金赎回来,位高权重的他完全可以娶蔡文姬,他不仅没有娶她,还把她嫁给自己的手下。

    我想曹操要么是想报复她,要么就是有所顾忌,她毕竟是他老师蔡邕的女儿,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人。他心里迈不过这道坎,何况她又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了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

    我说 :“有机会我一定请教一下这位才女。”

    曹操微微一笑 :“改天我带你去见见她,你们应该好好探讨一下,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她的诗真的非常好,有时连我都自叹不如。”

    我点了点头说 :“她父亲就是文学家、书法家,从小就潜移默化,难怪她的诗写得好,有机会一定去拜访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