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游覽公園
作者︰
竹君 更新︰2019-07-25 18:18 字數︰2802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中午,外賓們在酒店用過自助餐之後,又紛紛上了車,隨車講解員不忘提醒外賓們上車前去一趟衛生間。車子的下一個目的地,是這次行程的終點。
這個參觀點,差點被砍掉。
由于時間關系,周部長在我列出的三個參觀點上,只圈出兩個。不用說也能猜到,她是擔心行程過多,這些平日里活動量並不大的大使或是大使夫人。
經過約莫20分鐘的路程,幾輛車子將外賓們帶到了另一個園子。這個園子和啟動儀式以及剛才參觀的古街都不太一樣。這里,既有公園的亭、樓、水榭等標志性配備,又有一些古香古色的傳統建築。這里,要比剛才的古街開闊許多。
八大處的道路和剛才參觀法海寺走的山路不一樣,這里以前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公園,後來,慢慢被開發為景區,里面的設施比較齊全。因此,景區內的道路都是修正好的石階路或水泥路。在這里,我的心也稍稍松了一些。
由于考慮到外賓們已經參觀了兩個地方,有些疲憊。車子直接沿著彎彎的山路車道,將外賓們直接送到了園子的觀景台,觀景台在六處,處于公園的相對地勢較高的地方。
站在這里,向東望去,可以看到電視塔、鳥巢、中央電視台新址等這個城市的諸多地標性建築。雖然天氣不是很給力,但是正因為陰天,加上不時吹來的陣風,讓人頓覺涼爽,大概是外賓們平日里深處這些繁華區域,當居高臨下,遙遙地俯望自己辦公或是居住的高樓臨立之時,都顯得有些興奮。剛才在車上的疲憊一掃而光,紛紛舉起相機, 嚓 嚓。
景區的講解員,早已經在這里等候多時。小伙子身穿深藍色的制服,左邊兜口上別著一個工作牌,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他一邊給外賓們指示著拍照的最佳位置,一邊指著前方一片山區內說︰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最佳的觀景台,站在這里,既可以俯視北京城,秋天的時候,還是觀賞紅葉的最佳位置,遍山紅葉,楓林染紅,一切美景,盡收眼底。
在景區講解員的帶領下,外賓們由上而下,沿著石階路向下而行。這樣,就可以直接到達景區大門。
講解員走走停停,一邊走,一邊向外賓們介紹︰“我們剛剛所在的,是公園的六處,就是香妃來過的地方。”
“香妃?”外賓里竟然有人听說過香妃,有人跟了一句︰“是清朝一個皇帝的愛妃。”
他用中文強調了“愛妃”兩個字。
“對,是乾隆的妃子。”講解員微笑解釋著。看著大多數外賓一臉茫然的樣子,講解員繼續講述︰沿著這條路一直往下,就會通往五處、四處、三處,二處。
二處,也是這次主要參觀的目的地。
八大處公園里下山的路十分好走,不到20分鐘,外賓們就經過了五處、四處和三處,直接來到了二處。中間的幾處,並沒有多做停留,講解員一口氣將外賓們帶到了二處的金魚池前。講解員將人們的視線引向水池內的金魚。
“這是金魚池,傳說,一到炎熱的夏季,慈禧太後便會來這里避暑。一年的秋天,慈禧太後又來到這里登山賞秋,院子里金桂飄香,慈禧的興致很高,金魚池旁邊的峭壁下,清澈的泉水從上而下,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響,像是大自然奏響的美妙音樂。
不知不覺,慈禧听得出了神。恍惚中一低頭,看見金魚池中游弋著五彩斑讕的名貴金魚,如同彩錦一般穿梭嬉戲,池邊怪石嶙峋,池面睡蓮點點,清幽怡靜,如畫如夢。慈禧坐在池邊的亭子內,覺得十分愜意,于是,便對隨行的太監說︰
“我就在池邊賞魚歇息,今個兒哪兒也不去了。”
說罷,慈禧命太監拿來許多魚餌,之後,只見她沖著池中游來游去的金魚輕輕擊掌,待魚兒有些反應後,將魚餌投入池中。只見餌食剛剛撒入池中,魚兒便從四處蜂擁而至,聚攏過來,水面上,一條一條的紅色錦緞瞬間化為一團團的錦簇。
就在魚兒爭先恐後搶食兒吃之時,只見一條二尺多長的金紅鯉魚,在池子里上下跳躍,不停地搖頭擺尾,似乎是在對慈禧老佛爺的到來表示歡迎。見這金魚如此通靈性,慈禧立即命太監取出筆墨,為靈光寺題詞,並下令封那條金鯉為神魚。
那金魚果真通人性,竟游到慈禧身邊,竟然在她眼前轉了一個圓圈,這下,慈禧高興極了,不覺哈哈大笑不止。旁邊機靈的小太監見狀,立即湊上前去說︰“老佛爺乃是一國之主,不但萬民听從,連萬物也要听從呢。”
听罷小太監的話,慈禧更覺舒坦,頓時心花怒放,當即摘下自己戴的赤金耳環,命太監把金耳環戴在那魚腮上,再將魚放回池中。只見這條金鯉腮上掛著那只金耳環,轉頭向池中緩緩游去。頓時,只見池中發出閃閃的金光,池子里五彩生輝,數百條魚兒在池中上下跳躍,熱鬧極了……
在場的太監和宮中的隨從,還有隨身的近臣乃至慈禧本人,一時間,也被這奇觀驚得目瞪口呆,不斷高呼萬歲。院子內的僧人們更是欣喜若狂,之後,便將這條金魚視為神物,供為院子里的一寶,為了對這條金魚進行保護。他們在池中供養了數十跳二尺多長的類似的金鯉,以免這條神魚被盜。
這樣一來,從數十條金鯉中辨出哪條是掛著赤金耳環的神魚,便不那麼容易了。後來,有位詩人,听說這個故事後,還曾經特別為金魚作詩曰︰散步林泉雨後天,又來古寺賞池蓮。金魚幸得佛門水,永免網羈幸善緣。
大家可以在這一池金魚里找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緣分看見那只戴著慈禧太後耳環的金鯉,據說,只有具有聰明智慧,內心善良的人才能在池中看到那戴有金耳環的神魚。”
講解完畢,講解員又調皮地吊足了外幣們的胃口,讓他們從池子里找那條神奇的金鯉。外賓們听完故事,四下散開,有的互相拍照,有的跑到旁邊的塔基前留影。
剛才,講解員帶著這一隊外賓穿過彩色的長廊的時候,在金魚池旁邊一個只有半截高台的塔基前曾經停留了一下,並不忘進行了一番愛國主義宣揚。
“大家看,這里是當初發現石函的地方,這個塔的名字叫招仙塔。1900年,該塔曾經遭受八國聯軍的炮火攻擊,之後,塔身被毀。後來,寺內的僧人在打掃廢墟瓦礫時,在廢墟內發現了一個石函,石函內有一沉香木盒,盒上有“釋迦牟尼佛靈牙舍利,天會七年(963年)四月二十三日記,善慧書”的題記和梵文。僧人趕緊將奉有舍利的石函藏了起來。20世紀50年代,經數次改擴建,北部古建築群已不復存在,如今,佛牙舍利供奉于新中國成立之後,1964年建成的佛牙舍利塔。” 講解員一邊說,一邊指了指金魚池斜前方的一個高塔。
院子里,一陣陣音樂繚繞,那一池的金魚好像能听懂音律一般,在池子里,一隊接一隊順時針環繞著,在水面上形成幾個紅色的圈圈,像幾支舞隊在翩翩起舞。隨著金魚轉圈的律動,外賓們有些吃驚魚兒們轉圈的速度和頻率,竟然完全隨著音樂的節奏,緩慢而悠揚,看著看著,心里也不由得默默跟著音樂的節奏轉動。
太神奇了,這個公園,由于工作關系,我是經常來的,但是,卻從未見過今天這種景象,那些魚兒,仿佛能听懂音律般,還隨之變換隊形,到底,金魚也是生物的一種,凡是生物,都會有靈性,或許是因為這里經常播放音樂的緣故,久而久之,魚兒也就熟悉了這些音律。或組,就和海洋館那些訓練海豚舞蹈的馴獸師一樣,動物可以完成一些看起來很神奇的事情,其實,就是長期人為訓練的結果,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旁邊,有圍觀的游客掰下一塊面包,在手中捏碎,撒入池中。果真,當面包一撒入池中,魚兒便涌了過來,之前的優美隊型立即散開了。
到底是動物,搶奪食物,才是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