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家有喜事
作者:竹君      更新:2019-07-24 13:46      字数:2161
    王程祥见状,拍了拍大方子的肩膀,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就按你说的办,要房子,咱就要房子,这事儿,我去和指挥部说去。”

    王程祥走的时候,向大方子讨了一个做好的木雕和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

    大方子媳妇儿见王程祥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不知道这强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转身跟了出来。

    还没等大方子媳妇儿发问,王程祥便开口。

    “房子得要,不要大方子不放心啊,但是大方子这病,也得治,你给我点时间,让我想想办法。”

    大方子媳妇儿还想解释什么,被王程祥摆手示意打住。他知道,大方子媳妇儿是想告诉他,以大方子倔强的个性,他是宁可病死饿死穷死,也不愿意接受街坊四邻的接济。

    况且,就算在街上发起募捐,恐怕,也筹集不到能给大方子治病的钱。

    不过,王程祥自有他的想法。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我家老爷子的眼界儿。刚才,在大方子家,王程祥临走的时候拿了一个木雕和石头。

    拿走这两样东西,他是有想法的,就在前些日子,参观街中间新开的艺术品博物馆的时候,他问过馆员,那些稀罕的工艺品如果出售的话,能卖多少钱。

    馆员冲他笑笑:“大爷,这些我们只展不卖。”

    细问之下,原来这里的东西每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都价值连城,因此,除非有人出特别好的价钱,否则,宁愿放在这展着,也绝不出售。

    王程祥当时就惊叹这些个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物件儿,要么是雕工精美,要么是绘艺精湛。一件一件,个顶个的艺术品。

    当时,强叔仔细端摩过几件木雕,刚才在大方子家里。他也第一次仔细看了看大方子的这些作品,当时就发现,大方子这些作品,和在博物馆看到的,除了没有上漆,花样,纹路,极其相似。甚至大方子的还要更细致和活灵活现一些。

    王程祥的直觉告诉自己,这大方子刚才轻描淡写地说这些都是从小和爷爷学来的。大方子爷爷强叔也知道,那可是个能工巧匠,可当时王程祥并不懂这些。如今看来,大方子爷爷的手艺也是有来路的。

    如果大方子这些手工艺品,也是什么稀罕的传人之类的,那说不定和八绝一样无价呢,也许能值俩钱。

    王程祥看到大方子院子里、角落里堆满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木雕,据大方子说,有的是这几年他自己雕的,有的是他爷爷在世的时候雕的。

    每个若能卖个千八百的,一院子算下来也得有个十来万,至少能解解目前大方子家里的急。

    王程祥从大方子家出来,径直去了博物馆。把从大方子家里拿的两样东西放下,再三恳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找机会请专家给鉴定一下,大方子这些木雕,到底是哪些工艺门类,有没有价值。

    未了,王程祥告诉工作人员,这事儿特别重要,请他一定重视,尽早给消息。工作人员见他态度诚恳,情绪激动。说大爷您别着急,正好这周有专家过来讲座,到时候,请专家给鉴定一下,一有消息,马上通知您。

    回到家中,王程祥一想起大方子,就觉得让人心疼。觉得他脾气太倔,不相信现代医学。宁可自己就这么耗着,也不积极治疗,更不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求助。王程祥怎么也想不通,大方子是咋想的,难道,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

    王程祥决定,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大方子就这么等死,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做他工作,去医院看病。

    大方子这事儿虽然让王程祥窝了心,不过毕竟斌子和栗紫家的喜事临近,酒席虽然早就定好,但是拟定嘉宾名单,安排家里长辈出席这些个事儿,还需要他出面操持。

    以往,王程祥可没少操持这街上的红白喜事儿。结婚娶媳妇儿满月白天,他王程祥都是大拿。没少沾别人家的喜事儿,如今,也终于轮到张罗自己家的喜事儿了。

    婚礼如期举行,在街上,完全都是按照中式婚礼的习俗。新娘栗紫家不在北京,轿子就从街的最尽头接了新娘子。

    新娘子身穿红色新娘装,蒙着盖头,稳稳地在轿子里坐着。几位轿夫齐声喊“起”,新娘子乘坐的娇子便被稳稳地抬起。

    新郎没有骑马,而是骑了一头壮硕的骆驼走在迎亲的最前面,锣鼓声,唢呐声,一阵欢天喜地,整条街都焕发出喜庆的气息。

    迎亲队伍来到大婶家的院子停下,新娘子下轿。在新郎的带领下,一对新人来到院子中央。院子里,中间一个大大的喜字背景墙。

    新郎和新娘站在中央,迎面,一位“钦差”大人在两名护卫的守护下,走向一对新人。

    只见“钦差”手拿圣旨,在一对新人面前展开,大声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王立斌娶栗紫为妻,夫妻恩爱,白头偕老,钦此。”

    念罢,只听人群中一阵哄笑声。这个创意是特别策划的,旧时,若谁家在婚礼上请来圣旨,那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只见斌子毕恭毕敬接过圣旨,叩谢皇恩,有模有样,他那严肃的样子又惹来围观群众的一阵热闹哄笑。

    仪式约摸进行了四五十分钟后,众人转场到附近早已定好的酒楼吃喜宴。

    办完斌子的婚礼,王程祥可算是了了一桩心事。想起大哥离世的时候,把这个儿子托付给他,这些年,斌子就是没有遇上一个称心如意想结婚的。这下,斌子终于把事儿办了,再过两年,再添个大胖小子,就更有的忙活了,也算了了大哥在世的托付。

    一想起这个,王程祥便不由自主地乐开了花。今天高兴,他喝得有点多,还说了好多话。白天的喜宴过后,晚上还有一拨帮忙的亲朋好友留下来继续热闹热闹,其实就是把那些帮忙的人留下来答谢。

    新人已经进了新房,老伴儿也早就回去歇息。王程祥和几个老伙计,又喝了一会儿,未了,不让人送,自己一个人,一溜哼着小曲儿,从酒楼走回家,一路上,王程祥一溜儿哼着小曲儿,那个高兴劲儿。

    这就是我家老爷子王程祥,我早就习惯他这样了,从来都是邻家的事比自家的事儿重要,侄子的喜事儿比嫁闺女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