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拍攝古道
作者︰竹君      更新︰2019-04-11 08:04      字數︰2098
    那天發生的事兒,其實之前是有預感的,前一天晚上臨睡前,拿出不久前朋友送的一盒面膜,想給臉部做個SPA,面膜是免洗的,剛把面膜刷在臉上,左眼皮便劇烈地跳動起來。

    在這之前,當左眼皮兒跳時,我就會默念︰左財右災。當右眼皮兒跳時,我就默念︰左災右財。每次念完之後接下來發生的事兒,總是壞多于好。所以,那天,當左眼皮一直跳個不停,我便預測到,又該來事兒了。

    我隨即打開衛生間洗漱台上一個淡紫色小鐵盒,從里面拿出一幅透明的眼貼,狠狠地貼在兩個眼皮上。在這里要普及下眼貼的正確使用方法。眼貼本來應該是貼在眼袋上的,形狀正好和眼袋相近。眼貼貼服在眼袋上,便于吸收眼貼上的營養成分。所以,我使用眼貼的方法不是正確的方法。但在冰涼的刺激下,卻可以讓我的眼皮兒變得麻木,感覺不到它的蠢蠢欲動。

    之後,我便睡下。

    果然,第二天,我被一陣刺耳的手機鈴聲叫醒。由于經常在很多大型活動中上躥下跳,為了防止听不到耽誤重要事情,一直將手機鈴聲調成最大聲,並且用了“義勇軍進行曲”這個音樂,聲音一響,小宇宙飆升,戰斗指數滿滿。

    “不好意思王科長,這麼早打擾您,今天咱們的拍攝,可不可以調整一下順序,先去古道,再去公園行不行?”

    “這……”我猶豫著。昨天定好的,上午去古道上的幾個文物點,下午拍幾個室內場景。一天下來正好能把需要的素材拍完。話說為了今天的拍攝,從上個星期開始,我便各種電話協調各個相關的景區、文物點協助拍攝工作。包括攝制組車輛停放,講解安排,采訪人員等等一系列的事項。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可是,臨了臨了,主持人小康咋來了這麼一出。牽一發而動全身,我一個人還好,可是,涉及那麼多拍攝單位呢?

    電話那邊的小康可能是感覺到了我的為難,隨即解釋︰

    “我們攝制組剛剛開了個小會,今兒這天氣實在是不太給力。所以我們攝影師提出來可不可以先拍室內,導演讓我和您商量下,這會的霾有點重啊王科長,這天氣拍出的外景沒法用。”

    听罷小康的話,我當即決定︰好,按你們商量的辦,我來協調,8點見。

    這次的攝制組是一個工作團隊,對這次拍攝十分重視,又不存在費用問題,他們都這麼不辭勞苦,想拍出最美的畫面,我有什麼理由推辭呢。

    掛了小康的電話,手機鬧鈴響起,鬧鈴是6︰:30,一陣悅耳的清晨鳥語。屋內瞬間被鳥語花香覆蓋。

    我走到陽台,看著外面霧蒙蒙的天空,沒有雲彩的天空,像一個深沉的老人,看不到喜怒哀樂,不遠處,綿綿的西山忽隱忽現,隱藏在深不可測的表情中。

    我使勁吐出體內的一口濁氣,又深吸一口屋內的新鮮空氣,臥室的空氣淨化器,必須常開不止。

    今天的天氣真是不敢恭維,本來,攝制組是想抓住這個秋天的小尾巴,趕在冬天來臨之前,拍攝一組唯美的畫面。

    掛了小康的電話,我鑽進衛生間,三下五除二便洗漱完畢,洗了一把冷水臉,人格外精神起來,打電話的聲音都脆生生的,剛才的困意頓然全無。

    挨個撥通了幾個相關單位負責人的電話,告訴他們拍攝時間的調整,好在這些單位的對接人都是老宣傳干部,懂得拍攝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道理,全部一口應允,毫無推辭,盡管我在電話里再三表示抱歉,對方也能表示理解。

    這次,欄目組要在這里進行為期三天的拍攝,今天是第二天。前期,我和小康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素材累積、特色提煉、多次踫撞。

    昨天拍攝,攝制組的同志下午兩點還沒有吃上午飯。為確保拍攝效果,導演堅持將餐廳拍攝時間調整到晚上,導演說晚上,燈都亮起來了,好看。

    導演也是一個很大牌的導演,他指導拍攝的很多片子都拿過大獎,要求高,不將就。

    就這樣,原本下午拍攝的幾個室內場館,挪到了上午。室內拍攝內容主要是幾個景區的展廳,拍攝進行得十分順利,眼見午飯時間快到了,我一邊督促攝制組加快速度,一邊聯系下午的拍攝。

    前一天的拍攝太辛苦,耽誤了午飯時間,今天一定要按時吃飯,攝制組一進入拍攝工作便進入忘我狀態,督促大家吃飯,是我的職責。

    中午,我和攝制組在外面吃了點東西,又稍作休息片刻,1點多鐘,我們來到外景拍攝的第一個現場︰法海寺。

    法海寺是一個寺廟,明代的建築,里面最有名的是壁畫,有據可靠,為明代宮廷壁畫藝術的最高典範。

    在這里,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很多人乍一听法海寺,就會想起白蛇傳里的法海。實際上,這個法海寺,和白蛇傳里的法海沒有半毛錢關系。

    順著這條路一直往上,就是翠微山,穿過翠微山,就能到達八大處山頂了。

    不要小看這條通往法海寺的路,這里的早市曾經非常有名。往常,周末,這里會被各種商販擠得水泄不通。附近的老百姓,沒有人不知道法海寺早市的。這里東西便宜、新鮮,是附近老百姓最喜愛的采購市場,沒有之一。

    今天,這條路卻是冷冷清清,周圍的很多店鋪上都貼著“封”字。

    我並不奇怪,在做這條街旅游規劃的時候,我就已經了解到。這里正處于改建階段,那時規劃還處于保密階段,不能對外說,街上好多人問我,我也不敢說。這條通往法海寺的路,是剛剛擴建的,旁邊還修了新的停車場。

    我和攝制組把車子停到了新修的停車場,攝影師帥帥把攝像機從車子里拿出來。再向上就沒有車子行進的路了,需要扛著攝像機走一段山路。

    我向帥帥投去擔憂的眼神,帥帥將攝像機往肩膀上一扛,沖我揚了揚眉,用實際行動告訴我,扛著攝像機走山路,不叫事兒。

    我們剛走出車場,正向上走著,突然听見一個熟悉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