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田园      更新:2019-04-04 21:47      字数:1069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从具有可读性开始的,受大众喜爱的小说应该是每章甚至是每节都应该具有吸引力,这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看书的浓厚兴趣,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熏陶。我认为杨满良和杨慧姝创作的《关东,关东》,就是这样一部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凸显了民俗特色的精品力作。对读者有着强烈吸引力的经典历史小说。

    作者在成书之前曾占有的大量历史资料。他从一九八二年在从事地方志的研究和写作中,通过本地民间流传的故事与民国和伪满洲国的报刊相印证,确定在伪满洲国时期黑龙江确实有一位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英雄,他的名字叫李海青。但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占有了一些资料后就急于动笔写作,而是把大量时间用在还原李海青的生平历史上,为此他从1982开始到2001年结束,利用2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他又把一些看似是支离破碎的资料进行拼凑整理,这样不论是在时间还是在脉络上,都大体完成了对李海青生平历史的还原。作者就是以海青生平的历史为线索,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的。由于这样的创作贴近历史,和人们当时的社会生活相吻合,所以作者讲述故事时才如数家珍,娓娓动听,充满了真情实感。而一部科学严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和可信度极高的作品,是一定能够打动和征服广大读者的。

    这部书的语言清新流畅。作者作为民俗作家,对中国的民俗文化研究多年,他把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与古老的民俗语言相融合,用民俗知识解释当时人们无法理解的社会怪现象,不但使作品更加通俗易懂,且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互交融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同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人们,广博的社会生活和知识积淀才是作家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作者写这部书的立足点是面对人民大众。作家的任务其实就是根据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感受和理解,看到别人未曾见的,且还能抒发出人们的心声,表达出人们心里想说但尚未讲出或者还不能明确讲出的思想、愿望和喜、怒、哀、乐等。这部书的主人公李海青在中国东北的伪满洲国时期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英雄,可由于正史对其少有记载,人们对他的了解也大都是一知半解。

    转瞬八十多年过去,可人们还是没有忘记对这位抗日英雄的怀念。而这部书的出版,恰恰是解决了人们至今还在翘首企盼的一些历史故事。由此也使我想起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的一段话“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由于书中的主人公出自人民大众,深入在人民心中,是真正的人民英雄,所以相信这部书问世后,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深入人们的心灵,扎根在人民的土壤上千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