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永信到豫章书院 你养的娃不要指望别人
作者:
远音尘 更新:2019-02-08 11:16 字数:1320
从杨永信到豫章书院 你养的娃不要指望别人
01
杨永信和豫章书院,都是惩戒教育的典型,主要用来对付孩子的网瘾。具体方法家长可以看一下:一个孩子,进去之后,七八个成人扑上来,轮流对他进行入校教育,很快就被打得一丝不挂。在这之后,因为一个笔盒放在了规定地方之外,遭到毒打,因为惯例,孩子知道会挨打,但没想到,会让到他打开笔盒,数笔的数量,15支,就抽打15下。
02
又举了一个例子。说是九岁的女孩,因为顶撞校长一句,直接打得双膝跪下,然后一直
跪在地上,直到中暑。有段时间,惩戒教育风行。我家先生开始还比较认同。举了个例子,说是一个孩子,被妈妈带到戒网瘾的学校,因为不满妈妈的安排,当场顶撞妈妈,上来一个所谓的教员,啪一记耳光,打得人高马大的那个儿子,一个踉跄,倒地半天未能爬起。爬起后就规矩了很多。
03
一个耳光,打得一个孩子站起来时,就变了样。你怎么做到的?答:不是自己的,当然可以啦。
04
亲爱的家长们,不是还有大招没拿出来么?不是还有老虎凳、辣椒水、竹签钉进十指里么?这些,不是还没用上么?你生的是孩子还是阶级敌人?你对他是有多恨,才会把自己的骨肉送进那样的机构?我后来,直接写了一篇文,家庭教育,惩戒PK赏识。
儿子上高二那年,想着学书法,学校没有专门的老师,先生直接把儿子带回家,每天16小时练字,中途用跳绳调节自己和儿子,我们的设想便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养成一种精致细腻的品质。一个孩子,就算到叛逆的十七岁,也不过才十来年的功夫,就这十来年,就是扔到染缸里,他都不至于恶贯满盈,所以,你有多狠心,才会把孩子送到那样的学校?
05
二楼姐姐告诉我,说她同学,两口子都是高知,却没有办法高二的儿子,送到山东一家专职戒网瘾的学校去了。那家学校,我不了解,也许,人家有陶行知的胸怀,可以用四块糖,唤醒藏在孩子心灵深处的良善。那我倒真想知道,那对父母,你生下来的孩子,才十多岁,你就束手无策?是果真没有了办法,还是压根儿就没有花心思在他身上?
二楼姐姐说:他妈妈一早送他到学校,一转身他就自己到网吧了。
是吗?就这样,就没有办法了?就送到那种全封闭的所在?如果那个机构不对孩子五花大绑
狂殴暴打,他们就有良策拴住孩子?
06
胖子都会自嘲:我这肉,哪一块不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最良心的减肥语就是:花多久吃
出来的,还花多久减回去。养育孩子一样是的。多久养成了他的坏习惯,还花多久纠正拨回。
07
这是你的责任。你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交给别人。莫说那种机构就是狼虎所在,就是一群菩萨在那里,你的孩子,还只能靠你自己。
责无旁贷。
可以试我们带孩子的办法。让他练一手好字。一手好字只是副产品。六年时间,由一个嘻哈
小少年变得沉稳,特别要好。昨晚十一点了,他爸在帮他折纸,他自己在写一幅楷书。最后
的落款弱了,他爸只是点评了一句,直接吭头继续重写。我睡在隔壁的床上,唤他爸爸,
要不,让他先睡,明天再写?
他听到了,跑餐厅那里,咬了节甘蔗。然后又是寂寂。怕影响到我们,音乐都关了。早晨起来时,几幅同样内容作品摊在地上。他爸爸开始点评……
你吃过的苦最终都会变成脚下的风火轮,想要的都会朝你,奔涌而至……
学书法,种下的是一种品质:较真、要好、追求完美、执着、固守、圆融、豁达、大度、坚韧、忍耐、情深,知进退,懂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