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散文(1至3篇)
作者︰
東方秀川 更新︰2018-11-06 20:01 字數︰3100
平 羌 秋 月
在雨城,平羌江的月夜之美早已是聞名遐邇的。詩仙李太白曾歌曰︰“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這千古絕唱就說明了平羌江月的自古美麗。
平羌江月最美的時節當數秋日,每逢中秋前後,在秋高氣爽的夜晚,當我佇立江邊凝望夜空的時候,那輪又圓又大的月亮便會喚起許多的遐想,這時的心境會很平靜,一種發自內心的贊嘆會油然而生,啊!這中秋的月亮真的很美。
在雨城的平羌江畔凝望月亮,會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韻味,這秋月映照下的江景完全是一幅秀美的畫卷,更是一首浪漫情詩。月在天上,也在水中,其情其景,可以令人賞心悅目。漫步在江畔的綠色長廊,透過婆娑的樹影望月,這時會看到月亮的清輝從高空瀉下,而堤畔的棵棵榕樹也早已被鍍滿了銀霜。若是佇立江邊憑欄賞月,這江景也就更加魅力無窮,那種“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畫卷,會在瞬息間盡收眼底。這天水相接,天上月與水中月的相互交融,其意境之美是不言而喻的。
平羌的秋月是美麗的,而秋月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有江流的襯托。在雨城,去平羌江畔賞月最佳,那里四野空闊,夜空高遠,山水相連依稀可見。耳畔能听到清風細語,江水低吟。置身于那樣的環境,自然會有幾分詩意。這密也似的銀夜,更為平羌江增添了神秘。平羌江的月夜之美是幽深的,明朗的。正是有了這江月的美麗,才會有雨城的寧靜與安祥。
雨城之驕傲在于有這條秀麗的江流,平羌江可謂雨城的血脈與靈魂。她飄然若仙,瀟瀟灑灑,曲曲彎彎從城中流過。因為有了這江,雨城才顯得更加秀美;因為有了這江,雨城才增加了更多的靈氣。我喜愛雨城的這條江,更喜愛這平羌的月夜。而今,雨城人正在進行生態建設,像平羌江這樣的天然資源更需要我們加倍的珍愛。我們有義務保護好平羌江這生命的搖籃,更有必要治理好這里的生態環境,這應是責無旁貸的。
雅雨清風
說到雅雨之絕妙,許多人總是津津樂道的。其實對雨城人來講,對雅雨的感受,早就已經習以為常。平時也听人說,雅雨是雨城的一絕,但我卻認為,在這座小城,迄今還沒有更深層的雅雨文化的表現形式。不過僅就雅雨之絕加以評說我還贊同,憑我真切體會,我可以說,雨城的雨,確實有其獨特的地方。
雨城雨水最多的季節在春夏秋三季,冬季氣候干燥,雨城亦少雨。春秋兩季的雨比較類似,幾乎都是綿綿的、柔柔的。降雨時間很長,有時可以連續數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毛毛雨了。而夏季則不同,夏季的雨十分狂暴,時常伴有閃電雷鳴,鋪天蓋地,來勢迅猛。而降雨時間則短,去得也急。較之春秋,夏季之雅雨其實不雅。但我覺得,春秋時節到雨城看雨,親身體驗這雨的韻味,或者找一點詩意的感覺,還是十分可取的。
雨城雅雨獨特的地方,在于她的詩情畫意。雅雨是特定自然條件賦予的產物,是雨城所獨有的。我不止一次地欣賞過她那種清冷的、同時也是優美的意境。春秋之時,雅雨飄忽而至的時候,我最喜歡打著小傘,獨自在小雨中漫步。這時的天空是蒙蒙的,遠處的山也蒙蒙的,而這城中的每一棵綠樹,每一塊草坪,卻都是那樣的青翠欲滴。那園里的花兒是那樣嬌媚,花瓣上還可見到晶瑩的雨珠。
行至青衣江畔,清風細雨,尤能感到一絲涼意沁入心脾。憑欄遠眺,那江面早已霧靄漫籠,景色淒迷,伴著漫江飄灑的雨絲,風煙渺渺,一幅絕妙的煙雨畫圖映入眼底。若是這雨下至夜間,雨城就顯得更加清冷,這時如去江邊觀賞夜景,雨夜中的江畔會有一種特別的美麗,沿江兩岸的燈火與清風雅雨相映成趣,樓台亭榭霓虹閃爍,真是如夢如詩。李商隱有“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的詩句,我想詩人作這詩,或許也受了這種意境的啟發吧!
是的,雅雨的確是美麗的,有詩意的!她之所以如詩如畫,是因為有雨城這樣的天然環境加以陪襯。青山、江流和這座小城,在輕霧漫籠之中,更為這雅雨增加了幾分絕妙和神奇。我喜愛雅雨,完全在她詩樣的韻味,畫樣的意境。而雨城這名,本身就是有詩意的。我可以說,這種感覺不是今天才有的,它早就在我心中存在著。我確實為我們這座小城有這樣的名字而驕傲過。雨城、因有雅雨而得名,這是符合常理的。
但在今天,尤其在我們的城市需要發展跨越的今天,我們將怎樣渲染其文化內涵呢?如果在人們的想象中,雨城僅因多雨而稱雨城,這是十分不深刻的,而真正完整的詮釋,還在于它的文化底蘊。我們有必要發掘這雨的文化,更需要有這樣的氛圍。雨城即要有雅雨飄來的美麗,也要有詩情畫意的美麗,這是需要努力表現的。我不禁又想,在我們今天的城建中,如果把雨城的建築風格融入更多的雅雨文化,深層次的表現這種文化的人文、藝術、宗教和歷史,把雅雨文化和都市風格有機結合,突出塑造各種景觀,打造更多的優美景點,未來的雨城,是否更具魅力呢?
雨城濤聲
我的故鄉雨城是一個四水交匯,青山環抱的地方,也是山水很美的城市。它座落在四川西部,距省會成都僅一百公里,交通便捷,是成都的一個衛星城市。
與蜀中其他城市相比,雨城的山水比較獨特,這獨特在于它的自然風貌,,絕無僅有的天然環境,如果用心領略,親歷感受,不難悟出佳境之妙。有古人雲︰“天下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而我不以為然,其實雨城之山水可比嘉州,古雅州(雅安)與嘉州(樂山)都是山水最美的地方,而雅州之山水亦有史記載,也是文人們歌詠過的。
雨城周邊有許許多多的大小山巒,峰巒聳翠,林木蔥郁,景色迷人,使整座城市仿佛置身于一個大盆景中。而最使人留戀的卻是城中的一江三河,青衣江是主流,自西向東潺潺流動,它剛好把城市分為兩塊,成為雨城南北之分界線。周公河、隴西河、憤江河是支流,它們從不同的方向流來,在城市的中心與青衣江匯合,然後向左繞一個大彎,沿周公山麓滾滾東去。河水清澈、靚麗,煙波浩渺,與青山餃接。僅這樣的山水風格,已足以使雨城人陶醉了。
而我最喜歡的,則是雨城江流之波濤,從小到大生活在城中,對那波濤的感受,的確是很多的了。雨城的江流數主流青衣江最為壯美,而青衣江之波濤,也是最具魅力的。對雨城人言,感受波濤也已經是習以為常,但品味波濤卻需要去細致體會。青衣江波濤美在它的天然魅力,美在它的純淨秀麗,而我領略波濤的美麗,則是非常實在的。
也不知為何,我從小就是那麼愛水,愛波濤,每當去到江邊,總是對江水有著一種親切的感覺。走近水邊,總想伸手摸摸流水,那是涼涼的,爽爽的,很愜意的。那是一種愉悅的感覺,心情也隨之變得美麗,變得舒坦了。夏日里,我最喜歡去江里游泳,我喜歡去中流搏浪,非常近的感悟波濤;我喜歡身著泳裝坐在水邊,靜靜聆听濤聲的喧響,欣賞波濤的舞蹈;我更喜歡看那煙水迷茫,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美麗風景。啊!有時我真有這樣的感覺,仿佛這整個大江都屬于我,我擁有它,我完全投入到它的懷抱里了。在江邊消夏,可真是流連忘返啊!
雨城之青衣江的確秀美,它那波濤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美麗,那麼壯闊,是人們所公認的。不過在不同的時節,青衣江也會有不同的姿態,但總的講,四季里,除夏日偶有洪浪翻滾,在其他任何時候,它都是那麼的純淨可愛。而聆听波濤的喧響,則數夜間最有情趣。入夜後四周極靜,如果我們坐在江邊飲茶聊天,那波濤的喧聲便非常清晰的在耳畔響起,其聲不斷,如泣如訴,時而低沉,時而高昂,象一支動听的交響曲。若是放眼望去,,夜間的江景更是迷人,尤在有月的夜晚,那月光、星光、燈光和波光交相輝映,江面上更是銀浪翻滾,白練起舞,喧響之聲不絕于耳。那正是︰“碧浪銀濤卷巨瀾,青衣涌翠水聲喧。江流潮起綠波舞,白練飛花連遠天。”
真的,雨城人喜歡這里的江流,熱愛波濤的壯闊美麗,它早已引發了騷人墨客之雅興,成為文人們歌詠的對象。我亦深愛著雨城的江流,無論走到那里,這故鄉的濤聲我不會忘記。我願永遠把它珍藏在心底,即便是在若干年後,這亙古及今奔騰不息的雨城濤聲,在我的心中仍然是依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