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
作者:苏慕      更新:2019-05-15 22:32      字数:1952
    明月做了一套六级卷子就出了门,她一个人预备着去看一场电影。考完托福之后,明月感觉轻松好多,把之前没读却该读的书读完,把考试月的事情安排好,在日历上圈出出分和放寒假的日子,基本就计划着这样过完12月了。

    明月回头想想,这个学期很平静,心里倒也踏实。备考的一个月效率好像比较高,于是明白大概需要把很多不必要的情绪和感受全都抛开才能走得快一些。

    最近很喜欢晚上和乔丽打一个长长的电话,连续好几天如此,什么都说,一定要说到无话可说了才舒服。

    不知为什么,明月总是会想起一些不复重来的画面,过去的那些窝在一起过冬的傍晚。明月伏在桌子面前要么做题要么看书,乔丽就在一旁看书,那些书她多半已经看了许多遍了,要是白天有点累,大概九点就能听到她轻微的鼻息呼吸声,每当这个时候,明月就会扭过头去,看她躺在明月床上的温柔的睡脸,她穿着粉色的睡衣,身型小小地蜷在她的被窝里,明月看一眼窗子外面挂着的上弦月,房间里无比安静,然后觉得生活可真好。

    在北京的上弦月稀释的月光下,手机传到耳里是乔丽一些琐碎的话,好像就能回到那个情景里。

    在此之前明月就知道比利林恩的故事本身比120帧更加吸引人,事实也证明了这个想法。

    电影是下午4点的场次,意外地发现观影的大都是中年人,年轻人很零星,身边是一个同样独自来看片的姑娘,她凑过来问明月是不是一个人来看,明月笑笑说是,她也笑笑,说一个人来看这个片子的女生估计不多。

    电影的后20分钟明月哭到不能自已,真是摸不清头脑。电影节奏很克制,又很温柔,真的算不上煽情,题材也离明月很远,落泪即代表着共鸣了,可是明月问自己在哪里共鸣了呢?

    比利最终还是回到了战场,带着对自己的理解,对过去经历的理解,他和战友们嘴里所说的别无选择其实是一个自我清晰界限的过程,他一步又一步清晰,自己的归属和那个战场已经密不可分,离开了那段经历他什么也不是,除了共同经历的那些战友他想不出有谁能真正理解他。明月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是外部世界还是他自己最终催生了这个决定,在最后的几个场景里,比利看着车里的姐姐坚定地摇头,这个决定几乎是在不到20分钟里改变的,这也是这个故事呈现方式上最为巧妙的一点。在这场中场故事里,受害者和被害者的视角变化交织,李安想呈现的东西远远不止关于战争的思考。就像电影最后,比利回忆与班长的最后一段对话,班长告诉他这大概就是他的命运,比利说,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东西,“我们不懂他,他们也不懂我”,“电影也这样”,比利这样说,大概是李安这样说。

    李安的悲悯情怀在这个电影里依旧动人,电影里很多点直戳人心,李安的悲悯不是空泛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切切实实能在生活里找到线索的。看电影的时候明月在想,赋闲在家那么多年,李安一定是把人这一辈子该想的东西都想清楚了,所以电影所带有的态度是温和的,有着洞悉生活之后依旧理解生活的耐心。

    当比利听着国歌想起班长的时候,右眼慢慢流下的一行泪才真正开始触及明月的泪腺,这其实是一段代价很大的成长。比利的个人成长是和生活不同步的,是延缓的,在努力理解战场的过程中他才努力理解了自己,接受那段时光甚至是认可了那段时光。这样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只能在战场里找到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而同时现实生活并不比战场美好,电影想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奈的事实

    不说美国的价值观和战争观,比利的故事让明月想起周五的蒋方舟讲座。她这样说自己少年成名的过去,“在我26岁的时候,心里那两辆代表着生理和心理的火车才真正地相遇”,明月很喜欢下面这段话,“不管如何我希望你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和个人成长,你要放任自己的热情,让个人成长的速度再快一点。”常常觉得自我成长所蛰伏的爆发力是惊人的。

    最近明月常常警戒自己,尽管思考和整理很重要,低头走路更加重要,知行合一和但行好事格外重要,不能浮躁。

    朋友圈因为备考关闭了一个多月,明月才发现已经没了看朋友圈的习惯,花了一年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和人群,分享的欲望似乎也被过滤了,于是变得又更加自由了。最近跟闺蜜们打电话时这个感受尤为强烈。曹丽华的公众号拿了奖,李静姝暗搓搓已经考完了托福,杨竟推荐了一个新的韩剧坑,陈爱萍在群里跟明月约好一起临时抱六级的大腿,群里每天上百条的聊天记录,明月有的时候就看着那群“狐朋狗友”叽叽喳喳,拿着手机什么也不说在一边傻笑。这一学期就这样悄悄过去了,愿自我成长的韧性和热情交接到下一个春天。

    生活是一样贴得太近的东西,莫迪亚诺说,“只有在逃跑的时候,我才是真的我自己,我那些仅有的美好回忆都跟逃跑或离家出走连在一起,但是,生活总是会重占上风”,比利选择继续战斗在不安和冒险里,和那些他珍视的东西生活在一起,明月想这也是成长的选择。

    晚上在操场上散步,随手拍一张北京的上弦月,冷冷的,静静的,亮亮的。时间真是波光粼粼。

    明月又回到了那个冷静又自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