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之書香金壇建設
作者︰李春雲      更新︰2018-04-22 18:34      字數︰1587
    前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詩人博爾赫斯曾經說過︰“如果有天堂,那里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所以在我的印象中腦海里,圖書館是一個詩意靈性、書香四溢、精彩不斷的地方。圖書管理員這份工作應當是輕松愜意的,除了幫助讀者借書還書,就是喝茶看報玩手機。畢業後有幸加入圖書館這個大家庭,我感到非常開心和滿足。

    但是,還沒有得瑟幾天,我就遇到了難題。2017年,為了保障新館古籍精品館的順利開放,領導安排我和其他兩位同事到古籍印刷廠整理古籍。一開始听到古籍兩個字,我的內心充滿了神秘和向往。但是當我們真正來到了古籍印刷廠的倉庫,在倉庫門打開的一剎那時,我驚呆了!呈現在我眼前的,是雜亂無章的古籍、堆積如山的老書,上面都落滿了厚厚的灰塵,空氣中也彌漫著刺鼻難聞的霉餿味。我以為的圖書館的清潔寬敞明亮全無蹤影,我以為的圖書的清香芬芳嶄新全然沒有。頓時,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古籍廠方告知我們首先需要將倉庫內所有古籍整理完畢後登記成冊,才能挑選到全套精品。此刻我們才意識到此項工程的浩大、過程的繁瑣、時間的緊迫。然,工作堆放眼前,不容我們半點退縮,毫無商量余地。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大家可能還都記得,2017年的夏天創下了歷史最高溫,而且熱天時間漫長。那個夏日,室外溫度超過40℃已是常態,就是站在室外也是汗流浹背,更不用說在內部設施陳舊、沒有空調和風扇等降溫設施的倉庫里了。每次走進去,都頓時感覺走入了桑拿室,沉悶壓抑,差點要暈倒。但是想到新館開放在即,領導的囑咐、群眾的期待,我們還是毅然決然地迅速穿好寶寶衣,強壓內心的排斥和不快,相互鼓勵、咬緊牙關、開始工作。

    每日機械的重復著拆包、登記、打包、搬運這些工作。最讓我難忘的是將重達幾十斤的包從四樓搬到一樓。雖然我們年輕,雖然我們是男孩子,但也是氣喘吁吁、吃力不已。這對于剛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說,尤其是在家里醬油瓶子倒了也不扶一下的我來說,真的是極大的難度,頓時心里產生了極大的落差和委屈。而經常捫心自問,這是一個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做的事嗎?我覺得更像是一個農民工!

    曾經一度想到過放棄。但是每當看到一迭迭精美的古籍褪去灰塵、整齊的堆放在那里、沉默不語卻古樸典雅熠熠閃光的時候,我便非常的有成就感。深遂幽藍的圖書封面,智慧深奧的先賢聖言,一排排圖書整齊擺放著,質樸寧靜淡雅,仿佛安第斯山脈的一片安靜卻柔美深邃的湖。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讀者,圖書館便是一個宇宙,只有圖書館始終在這個紛繁復雜的變化中始終保有無比的精確、精致和整齊,是神的產物、上帝的杰作、永遠存在。于是斗轉星移中,時光流逝中,我漸漸地愛上了這些典籍,會利用一切休息時間去讀一讀其中的內容,品味著古人智慧的結晶。它們仿佛是精神的燈塔、指路的明燈、照亮了我來時的路、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動力……經過我們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和突擊努力,所有陳舊霉灰的古籍都煥發了青春新貌、生機活力。

     新館開館之後,古籍精品館成為新館的一個亮點,為新館增添了許多風采。當講解員一遍遍地對參觀人員介紹這個內藏13000多冊、價值580多萬元的古籍精品時,南京圖書館全勤館長稱其在全省範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此時我覺得所有的淚水與汗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常人的眼中,我們90後是安于享樂、沒有追求的一代人。圖書館工作是我走出校園後的第一份工作。經過這次古籍整理,感覺完成了一項神聖的任務。也深深地啟迪了我,不管在什麼時代,年輕人都需要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勇于向前、樂于奉獻的精神。這將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推動我走更加光明輝煌的明天。

    今後,我要和小伙伴們一起,揮灑青春和熱血,奉獻智慧和活力,將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圖書館的建設當中,以新館為契機做好閱讀推廣工作,以閱讀分享與知識傳播的方式,引導讀者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新目標,走上新征程,為建設書香金壇不遺余力,為強富美高的金壇發展提供思想保障、智力支持、文化後援。

    2018.4.19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