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狼患
作者︰劉國林      更新︰2017-11-10 22:27      字數︰7273
    小時候,听三奶講,家鄉的狼特多,時不時就進村叼小孩,偷豬摸狗的勾當更是屢見不鮮了。所以,一到冬天,鄉親們都擔心會有狼患發生。可怕什麼偏偏來什麼。那年剛下第一場雪,家鄉果真發生了狼患。

    最早發現狼進村的是二猴子。二猴子是一個流浪漢,帶著七歲的兒子貓兒半年前流浪到了家鄉。湊巧了,村里的張大嫂——張**進山采蘑菇時失足跌下懸崖,被二猴子踫上救了下來。張大嫂將他們父子領進村子,特意騰出一間草房,將他們父子安頓下來。從此,二猴子和他們兒子貓兒也成了家鄉的成員。

    就在立冬那天,二猴子上山砍柴踫上了狼群。他也顧不上砍柴了,輪得鐮刀呼呼作響,只見道道白光在他的周身上下閃動,逼得狼群只是前後左右地騰跳,就是不敢靠前。二猴子總算逃出了狼群的包圍圈兒,跌跌撞地跑回村里,滿身傷痕的告訴鄉親們︰“我被狼群包圍了,就在村頭,馬上就要進村了……”說完,一翻白眼,撲通一聲栽倒在地。

    全村人听到二猴子被狼攆的消息,都嚇得目瞪口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最後,村里最有威望的三爺發話了︰“各家客護提前殺年豬,奉肉祭狼,保全村落。”于是,全村人各盡所能,家家都或多或少地拿出豬肉,送到村口,希望狼群吃了豬肉就轉回山里,不要為害家鄉的生靈。功夫不負有心人,人們把豬肉擺到村口後,當晚除了听到村頭有狼嗥聲外,真的就沒躥進村子,全村家家平安無事。一連七天,狼群都是在村口吃過豬肉後就離開,從未進過村子。正在鄉親們為狼群什麼時候回山而煩惱時,村頭擺的豬肉和頭蹄下水竟然一連三天沒有動。鄉親們長長出了一口氣,狼群終于走了。

    狼患解除了,家鄉人沉浸在劫後余生和興奮中。三爺指揮鄉親們集資買了五頭豬殺了,把全村的男女老幼召集到一起,包括從未獻過一塊肉的二猴子和他的兒子貓兒,也都請來了,共同把酒歡慶。酒過三巡,已帶有幾分醉意的三爺拿起酒壺,挨桌敬酒。等他走到小孩席時,不由得一愣︰只見其他孩子個個吃得滿嘴流油,唯獨貓兒的碗里只有青菜。三爺皺起眉頭說︰“鄉親們都是你敬我,我敬你,親如一家。你們怎麼可以欺生呢?是不是你們不許貓兒吃肉?”“老爺爺,你弄錯了,我們沒有不許他吃肉,是他自己不肯吃的。”孩子們紛紛搖頭否認。“怎麼可能?小孩子哪有不愛吃肉的?”“不!”貓兒站了起來︰“老爺爺,你錯怪他們了,是我不想吃豬肉的,因為這些天我家一直吃豬肉,我一聞到肉味兒就膩了!”三爺听了貓兒的話又是一愣︰“你家一直吃豬肉?哪來的獵肉?”“我也不知道,反正每天晚上我爹都出去,回來就帶許多豬肉,這些天我們一直吃呢!”

    三爺眉毛皺成了疙瘩,只听他大吼一聲︰“二猴子!你說清楚,你家的肉哪來的?這些天你是不是學狼叫?”听三爺這般說,二猴子裝出一副可憐相︰“三叔,我冤枉啊,小孩子的話你可千萬別信!是鄉親們收留了我們父子倆,我怎麼能干那種忘恩負義的事呢?”“是不是忘恩負義,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嗎?”站在一旁的趙大虎帶著幾個人轉身沖出門去,直撲二猴子家。很快,趙大虎回來了,手里還提著幾塊豬肉,正是前幾天鄉親們擺放在村口的奉狼肉。至此鄉親們才恍然大悟,竟然是二猴子假扮狼叫來騙鄉親們的豬肉吃!

    二猴子掃了一眼趙大虎手中的肉,又看了看鄉親們說︰“三爺……鄉親們……其實……這只是一場誤會……”“二猴子!”張大嫂走了出來,定定地看著二猴子說︰“你已經錯了一次,就不要再錯下去了。你就實話實說吧,鄉親們會原諒你的。”二猴子看了看張大嫂,慢慢地低下了頭,好一會兒才說︰“鄉親們,我對不起大家。孩子總說想吃肉,實在沒辦法,我就憋出了這麼個主意。以後我再也不敢了。”听到這里,三爺問︰“張**知道你裝狼騙肉吃?”張大嫂自告奮勇地說︰“前些天他總是鬼鬼祟祟地出門,回來後挾著一包東西,身上還帶著肉香,我就留個心眼,悄悄地跟蹤他,終于發現了他假裝狼叫騙肉吃的事,我勸他立馬改邪歸正,他也說再也不干騙鄉親們的勾當了。”

    “說得比唱得都好听,你們倆是不是合伙來騙鄉親們呀?”趙大虎怒瞪著虎眼看著張大嫂。張大嫂被說得臉色漲紅,立馬反駁道︰“趙大虎!這麼些年,難道你還不清楚我張**的為人嗎?”“哼,那是以前,現在不好說,你是**,他是個光棍,誰知道你兩會干出啥事來?”“你閉嘴!”二猴子怒吼一聲︰“趙大虎!你可以瞧不起我,罵我打我都行,可不許你污辱張大嫂!”“哈哈,你們敢做事兒,怎麼還怕我說?……啊?你還想打我?來呀?我看你怎麼打!”二猴子氣得臉紅一陣紫一陣的漲紅著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攥著拳頭就要往趙大虎的腦門子上砸。“住手!”張大嫂喝住二猴子︰“本來就是你不對,你還想干什麼?老老實實向鄉親們認錯!”“好了!”三爺咳嗽一聲,看了看鄉親︰“我信得過張**,她絕對不能干這樣丟人的事。二猴子本來就不是咱村的人,鄉親們收留了他,他不知恩圖報,還做出這種事情來,我看就把他……”三爺的話還沒說完,張大嫂便急切地叫道︰“三叔,二猴子是愛子心切,是一時糊涂做了錯事。您和鄉親們就原諒他這一次吧,大伙兒損失的豬肉,我賠!”張大嫂邊說邊跪倒在地給三爺磕頭。

    “什麼救命恩人?我看是**門前是非多!”趙大虎的虎勁兒又上來了,亮著嗓門不依不饒。“趙大虎!得饒人處且饒人!看在張**的面上,我就給二猴子一次改正的機會!”三爺打斷了趙大虎的話,一錘子定音。

    一場風波就這樣化解了,小山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可是這種寧靜還沒持續到第三天,趙大虎便怒火沖天地攔住二猴子︰“我家的肥豬在圈里好好的,昨晚上突然間就沒了,你說這是咋回事?”二猴子並不買趙大虎的帳︰“你家的豬沒了管我屁事?不會是孝敬你的狼爺爺了吧?”“少他媽的給我裝蒜,是不是你給弄死了?當初我看你就不像個好人,你他媽的真就是一條狼!”趙大虎說著說著就要動手。二猴子被剝得無地自容了︰“討飯怎麼的?討飯的也是人!就你這樣的狗眼看人低的東西,弄走你的豬是便宜了你,你要是再嘴巴不留德,我把你家的豬全偷走!”“我讓你偷!我讓你偷!”趙大虎怒吼著搶起手中的木棒,狠狠地打在二猴子的腰上。二猴子慘叫著栽倒在地。

    “趙大虎!你干什麼?”張大嫂聞聲沖過來,劈手奪下趙大虎手中的木棒,摔在地上。鄉親們紛紛圍過來問是咋回事,趙大虎便把二猴子如何報復他的事說了一遍。有了上次的短處,鄉親們信以為真,七嘴八舌地讓二猴子走人。

    “三叔,二猴子再損也不敢那麼干呀!”張大嫂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二猴子,你快說到底是咋回事呀?真是你干的嗎?”二猴子擺手打斷了張大嫂的話,咬著牙站起來說︰“我不會賴在這兒不走的!這就走!”“爹!”貓兒聞聲跑了過來,眼淚汪汪地問︰“爹,你咋了?”“沒事,孩子,咱不哭,哪兒的黃土不埋人?走,爹帶你走!”

    父子倆在眾目睽睽之下攙扶著向村口走去。剛走幾步,二猴子腳下一軟,一下子摔倒在地。張大嫂猶豫一下,幾步搶過去,和貓兒扶起了二猴子。“大嫂,謝謝你!你對我們父子的恩情,我以後報答!”張大嫂似乎沒听到二猴子的話,她扭頭看到鄉親們憤怒的眼神,一咬牙,便扶著二猴子向村外走去。

    張大嫂把二猴子帶到一個她采山時常歇腳的山洞,一再叮囑他不許亂動,又讓貓兒照顧好父親,然後轉身出洞,準備下山。可她剛剛轉過山彎,身後便隱隱傳來貓兒的哭喊聲,便急忙轉回身,向山洞奔去。很快,她發現了摔倒在山路上的二猴子和連哭帶喊也扶不起他的貓兒。張大嫂幾步搶過去,扶起二猴子。“別管我,你讓我們走!”二猴子推開張大嫂的手。“啪!張大嫂一揮手,狠狠地給了二猴子一記耳光。二猴子愣住了,呆呆地站著,不知張大嫂為何打他。此時的張大嫂已淚流滿面︰走?你傷成這樣,怎麼走?往哪兒走?先住下,等過段時間我再和三叔說說,鄉親們會原諒你的。為了孩子,你就別逞能了!”

    二猴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任由張大嫂攙扶著返回山洞。二猴子的眼楮濕潤了︰“大嫂,別為了我們父子倆,壞了你的名聲!”“名聲?在我扶你上山那刻起,我的名聲就毀了!”張大嫂的眼里含著淚,直直地看著二猴子︰“你真的不明白我的心嗎?”“我不敢……”二猴子的眼神躲躲閃閃。“有什麼不敢的?答應我,以後不要再做錯事了,不要讓我傷心,更不要讓孩子傷心!”二猴子含淚點著頭。“好好,你答應我了,總算沒有枉費我的心思,這個東西我也就用不著了。”張大嫂擦去眼淚,把一個小小的手絹包扔在地上。

    二猴子打開手絹包一看,發現了一個小瓷瓶,奇怪地問︰“這是什麼?”“這是藥野雞的藥。”二猴子一愣︰“你隨身攜帶這東西干什麼?”張大嫂苦笑了一下︰“傻瓜,這是給我自己準備的,如果你不答應我,我就……”“啊?……”二猴子不敢往下想了,緊緊地抓住了張大嫂的手。

    轉眼已是西陽**,張大嫂辭別了父子倆準備下山。二猴子放心不下,讓貓兒送送。張大嫂堅決不肯,二猴子只好讓貓兒在後面遠遠地跟著。

    二猴子疲倦地閉上眼楮,準備休息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實在讓他太累了。“爹,爹,張姑姑……她……踫上狼了!”突然,貓兒跌跌撞撞地闖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著。“在哪兒?快帶我去!”

    二猴子來到張大嫂遇難的地方,只見地上血跡斑斑,張大嫂的一只胳膊和頭巾扔在地上,人早已沒了蹤影。二猴子順著血跡往前追。在一個山洞前找到了張大嫂的頭顱。二猴子知道,眼前的山洞很可能就是狼窩。二猴子想了一陣子,便急急地領著貓兒回到歇身的山洞。他把兒子哄睡,又把洞口用樹枝擋嚴,然後徑直向狼窩奔去。

    二猴子手持木棍,吼叫著沖進狼窩。只見山洞里有三對綠瑩瑩的眼楮瞅著它。不停地朝後面躲閃。突然,二猴子覺得眼前一黑,便一個跟頭栽倒在狼洞里……

    三爺見張大嫂一夜未歸,一大早便帶著鄉親們上山尋找,很快找到了山洞,發現了哇哇大哭的貓兒。在貓兒的帶領下,鄉親們找到了狼窩,眾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三只狼直挺挺地躺在洞里,已死去多時。旁邊,是二猴子散亂的遺骨。三爺走過去剝了剝二猴子的眼皮,頓時淚流滿面︰“看他的膚色,他肯定是先服了藥野雞的藥,然後故意闖進狼窩的,這三只狼是吃了二猴子後中毒而死的!二猴子以死報答鄉親們,為咱村除了狼患啊!”

    趙大虎走了過來,後悔不迭地地捶著自己腦袋說︰“我明白了,我家的肥豬肯定是被這三只狼趕走的,我錯怪了二猴子了!”

    三爺指揮鄉親們把二猴子和張大嫂葬在了一起,又把貓兒帶回家,當作親孫子一樣看待。如今,六十年的光景過去了,三爺和三奶已經作古,貓兒也已經是古稀之年,每當提起這些往事,貓兒都淚眼漣漣︰“孩子們,當年鄉親們除狼患的事兒你們可要記住啊!”一席話,說得小字輩們一個勁兒地點頭。                劉三包

    解放戰爭時期,威虎山一帶的老百姓沒有不知道劉三包的大名的。這劉三包原來是上江人,“八•一五”光復前從上江逃荒到威虎山,一直以行醫為生。他看病簡直神了,病人進屋從來不搭脈,或者叫他出去圍房子轉三圈兒,或者讓他閉上眼喘三口氣,然後他再瞅瞅氣色,便拿起筆來刷刷開方,然後再一五一十地說病人的癥狀,最後再確診得的是什麼病。走完這一系列的程序,才開口說︰“如果我說得不對,你另請高明吧,我是治不了啦。”經他這麼一說,病人頻頻點頭稱是,沒有不對的癥狀。他的藥也奇效,只給開三包藥,一服就好,所以得了個“劉三包”的美名。劉三包看病最講醫德,富人少一個子兒也不行;窮人給幾個算幾個,沒有錢也照樣治病。這一天,劉三包愛來了個穿破狗皮襖的年輕人,說他的大娘病危。這小伙子的爹娘都得瘟疫死了,剩下個兒子跟大娘相依為命。這下子他大娘又病了,小伙子怎能不急?劉三包一瞅,家中幾個病人都沒大病,就對老伴兒說︰“你在家照看一下,我去去就回。”便跟著小伙子走了十幾里地,來到威虎山下的一個破窩棚里。數九寒天的,破窩棚的牆上掛滿了霜,病人蜷縮在炕上,氣若游絲。劉三包見狀大怒,沖那小伙子罵道︰“你這點年紀,不好生砍柴燒火,到底不是你親娘,想凍死她是不是?”罵得小伙子大氣不敢出。劉三包邊罵邊想,他越是盼老太太死,我今天非給她救活不可。罵罷便令小伙子快生火,把屋子燒暖和點兒。然後便查看病情,見病人肚子鼓得挺大,便走出窩棚在土豆地里隨手扯了些干枯的土豆秧,回來在棚頂的燕窩里摳了一捧泥土,又房前屋後地鼓搗點兒野草葉子,摻和在一起煮了一大碗藥湯,親自給老太太灌下去。不大工夫,病人的肚子響聲如雷,嘩啦啦便下一攤稀屎。再看病人,已經能輕微地**了。

    小伙子見大娘能喘氣哼哼了,樂得眼淚嘩嘩的掉,趴在地上就給劉三包叩頭,前額都磕出了血。劉三包覺得奇怪,這不孝的東西演的是哪出戲?就喝道︰“別他媽的玩虛的,趕緊把屋子燒熱了,比什麼都強。”听了這話,小伙子趕緊給大娘收拾髒物,又忙著抱柴生火。此時的病人已能說話,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劉三包說︰“先生,听你罵俺的孩兒,就想說給你听,可俺光張嘴,就是說不出話來。你可冤枉了俺的孩兒啦。”原來,小伙子是個大孝子,他也病倒半個月了,連燒灶的力氣也沒有了,屋子才這般冷。今早上看大娘實在熬不住了,才拄著棍子一步三晃地去請劉三包。若不是劉三包來得及時,這娘倆恐怕就死在寒冬的窩棚里了。

    劉三包回到家時見院里停著個大馬爬犁,上面墊得軟合舒適,看那闊氣樣子就知道是從威虎山下來的土匪。進屋一看,果然是土匪頭子“座山雕”得了病,來請劉三包上威虎山給“座山雕”看看病。劉三包听罷罵小匪們一頓︰“我這麼大年紀,倒去深山老林給‘座山雕’瞧病?除非他是我的孫子,那也得下山來看我!”小匪們不敢惹劉三包,只好回威虎山稟告“座山雕”。“座山雕”听罷氣得哇哇亂叫,但病還得治,只好領著好幾十弟兄下山瞧病。“座山雕”半夜闖進村子,在村頭先放了一陣槍,惹得雞飛狗跳的,鄉親們嚇得趕緊爬下炕,趴在地上不敢抬頭。

    劉三包剛點上燈,土匪已經破門而入。劉三包喝道︰“你們干什麼吃的,一家伙病了這麼多人,鬧瘟疫了是不是?”土匪們最迷信,他們講話忌諱極多。見劉三包盡說不吉利的話,以為“座山雕”一定會發火的。誰知這“座山雕”今天卻一反常態,不但沒發火,還陪著笑臉听劉三包的訓斥。這倒應了古人的那句話︰禮下于人,必有所求。“座山雕”要求劉三包瞧病,就是罵他八輩祖宗也得認了。有個小匪給劉三包介紹說︰“這是我們山上的大瓢把子,請你老老人家給瞧瞧。”劉三包冷冷地說︰“沒事的出去,給我把門關好了。他若是個啞巴,就再留一個陪著。”“座山雕”听劉三包這樣說,趕忙一擺手把眾匪趕了出去,然後說︰“先生,我近日晚上睡不著覺,眼皮子總好打架卻合不上眼,這是咋事?”沒想到劉三包卻煩了︰“閉嘴,我看病不用你多言!”“座山雕”聞听此言嘎巴嘎巴嘴,沒敢往下說,心里卻想,咱騎毛驢看唱本——走著瞧!“若把我惹翻了,我手中的家伙可不是吃素的!”只見劉三包從桌上取過來一張爛紙,開了一個方說︰“照法子服了這三包藥。記住,滿十個年頭的今天,你的病還要復發,你千萬要找到我,那時再給你三包藥,包你去根。若是忘了,別怪我!”“座山雕”言听即從,拎著三包藥悄悄地回到威虎山。事後,劉三包的老伴兒問他︰“你咋保準兒他的毛病還能犯?”劉三包卻大笑︰“什麼十年後再犯?我劉三包哪能給人留病根兒?只是這麼一嚇唬,他就不敢來惹我啦!”

    要說這個“座山雕”壓根兒就不是什麼好鳥,他在威虎山當上匪首後燒殺擄掠,無惡不做,攪得牡丹江一帶的百姓不得安生,卻敢怒不敢言。這一切,劉三包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勸告鄉親們︰“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他總有找我那天,到時候再說。”果然,沒過二年,“座山雕”又來找劉三包了。他這些日子面黃肌瘦,**頭總起泡,流濃淌水,越爛越深,吃了多少冤枉藥就是不見好。人還沒進屋,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嗆人的腥臭味兒。原來,“座山雕”前段時間攻打牡丹江時,從**里掠走了“賽牡丹”,整天在山賽里**作樂,沒曾想這個“賽牡丹”早已染上了性病,又把性病傳給了“座山雕”。劉三包搭眼一看就明白了八九分,“不用講了,我給你開藥就是。”開完方,他囑咐“座山雕”︰“你用五兩砒霜,把這三包湯藥熬好了一次服下去,不得有誤!”“座山雕”听罷嚇得眼楮都直了︰“用這麼多砒霜?你是不是弄錯了?”劉三包更是瞪圓了眼︰“我治病還是你治病?”“座山雕”只好說︰“記住了。”又過了一會兒,劉三包再囑咐一遍;送“座山雕”出門,又叮囑跟隨的小匪︰“千萬幫瓢把子記準了,買砒霜要夠秤,錯了我可沒辦法啦!”“座山雕”走後,劉三包仰天長嘆︰“我總算給老百姓出了口惡氣了!”

    再說那“座山雕”派人下山買回砒霜,熬好了藥的當兒,心里卻犯起嘀咕︰“這個老奸巨滑的劉三包,他是想用砒霜毒死我啊,我才不上當呢!”他越琢磨劉三包那三次不厭其煩的囑咐,越覺得這事可疑。但不吃他的藥,襠下那東西又痛癢的厲害,就把熬好的藥湯只兌一半砒霜喝了下去。還囑咐他手下的“八大金剛”︰“萬一我中了毒,你們就率領眾弟兄們殺下山去,把劉三包的家連窩端了,點他的天燈為我報仇!”說來也怪,自從“座山雕”服下劉三包的三包藥勾兌的那一半砒霜,他襠下的那東西不那麼痛癢了,流淌的濃水也漸少了,便更加得得意起來︰“劉三包想害我,卻想不到我早看透了他的伎倆,因禍得福啦!再過十天半個月,我還去趟牡丹江,把那個叫‘野玫瑰’的窯姐也弄上山來玩玩,看我這桿槍還管不管用!”這樣想著,一時心血來潮,便叫人備好馬爬犁去會一會劉三包。

    “座山雕”洋洋得意地下了馬爬犁,踱著四方步進了劉三包的家,不陰不陽地說︰“劉先生,多虧你的好心,治好了我的病。虧得我留個心眼兒,只用了一半的砒霜。若都用上,你可就是見不著我啦!”劉三包听罷故意大吃一驚︰“怎麼?你沒全用上?”“座山雕”得意地點了點頭,邊點頭邊脫褲子,想讓劉三包看他那玩藝好得怎麼樣。沒想到劉三包听了這話卻搖頭不止︰“哎呀,可壞了大事啦!當初我千叮嚀萬囑咐,就是怕你不按我的要求服藥,現在說啥都晚了。我讓你兌五兩砒霜吃那三包藥,正是四兩撥千斤,把你體內的於毒排出來。若沒吃那些砒霜,反倒使毒火歸心,腎功能衰竭,必死無疑!別看你現在好受些,那是於毒往里走呢,完啦,我劉三包回天無術,另請高明吧!”說著,連連擺手趕“座山雕”出門。

    眼看著“座山雕”半信半疑地走出院門,劉三包自言自語道︰“當郎中的天地良心,醫德為本。你壞事做得多,疑心必重,俺反復叮囑,倒讓你有了戒心,報應啊,報應!”說完,仰天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