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李中華先生的一封信——韓志梅
作者︰
散文集 更新︰2017-11-08 18:37 字數︰1695
尊敬的李中華先生:您好。
您的身體好吧!您的英雄事跡讓全中國人民贊嘆!讓世界矚目!東北的父老鄉親想念您。您是東北父老鄉親的驕傲!您擁有死神望而卻步的速度,是中國目前大氣層內,飛行速度最快的人,還是特級飛行員,空軍級試飛專家,雙學士學位,是“八一勛章”獲得者、是我國三名國際試飛員之一。
試飛,是在真實條件下,探索和驗證未知和已知的航空現象,充滿風險,天空並非是人類的天然領地,一旦闖進大氣層,天空就臉色陡變︰溫柔的白雲會變成礁石,無形的氣流會變成陷阱,雨滴冰雪會變成槍彈……
何況,隨試飛員登天的是故障頻發的未定型飛機,每一次試飛幾乎都是在“試錯”。如果說,部隊的飛行員是在高速公路上開一部成熟的好車,試飛員就猶如在懸崖邊上開一部新車;部隊的飛行員不允許。半個車輪懸空,試飛員卻要去試驗有幾個輪子懸空才能**懸崖!您3150小時的軍事試飛生涯中,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創造了一個個堪稱經典的藍天傳奇,這一切都與您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分不開,兩個習慣穿與您整個試飛生涯。
兒時的您在父親的影響下萌發了航空的種子,或許那時就已發芽。在老師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學習和拼搏。時刻以黨員的標準激勵你人生關鍵的每一步。您終于懷揣著全優證書,成為空軍首批雙學士飛行員。
李先生,您 在飛行的道路上,奉命執行攔截任務。和戰友駕駛殲—6從內蒙古某地起飛,直到黑龍江境內才追近目標——這是一架偏航後未及時通報的民航客機。戰斗機追客機都這麼費勁!這樣您深深刺激,“裝備如果不發展,飛行員的貢獻會大打折扣,又如何對得起入黨時的誓言?”英雄的選擇往往和時代相連,飛行員的自尊告訴您,要用更先進的戰斗機保衛祖國的藍天!”于是您在1989年9月下定決心,主動報名來到了試飛部隊。試飛員被稱為“和平時期和死神最近的人。”上世紀90年代,您和戰友們三次赴俄羅斯國家試飛員學校學習。來試飛員學校的每一個學員,都會在這里被問到怕不怕死,從選擇成為試飛員的第一天,您就對直面生死的巨大風險做好了準備,但俄羅斯這種直抵人心的做法,還是讓你思緒良多。突破殲—10戰機低空極限速度。您還啃下了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低空大表速飛行。您向殲—10飛機的極限速度發起挑戰,“沒有人知道您還能不能回來,”因為這是一項隱藏著許多“一旦”的試飛挑戰,—— 一旦飛機強度不夠,飛機的前起落架護板可能會嚴重的撕裂變形,甚至機翼油箱有滲油的可能;一旦發生險情,飛機很可能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突然解體,而且試飛員沒有辦法逃生,即使是射出來了,也可能會跟飛機的垂尾相撞;一旦試飛失敗,試飛員摔的將不僅僅是一架戰機,很可能導致一代新型戰機研制終止。 每往前飛一步,死神就離您進一步。”就是在這樣一次最驚險的飛行中,您創下了目前我國殲—10飛機的飛行最快紀錄——每小時1453公里,不僅保住了國家財產,更為我國新一代戰機的研發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看是詩意的飛翔中,試飛員承受的是常人難以承受的載荷與挑戰。您在和戰友梁劍鋒駕駛著三軸變穩飛機進行飛行員,誘發振蕩的體驗飛行的時候,是戰友間的信任協作挽救了當時中國唯一的一架變穩飛機。
試飛過程中,當進行第三個起落,準備著陸時,突然變穩系統告警,電傳系統停止故障,飛機瞬間就倒扣過來了。戰友梁劍鋒已經沒辦法操叢飛機,您大喊,“別動,我來!”幾番操作,壓桿蹬舵,壓下應急切斷按鈕等,飛機依然沒有反應。“機毀人亡的情況,我們都想到了。”極速瞬間,您突然想到了,可能是變穩飛機的變穩系統在作怪,”您一把,就把右超寵台上的三個總電門、計算機、變穩和顯控全部關掉了,這個時候飛機就像被打通了穴位一樣啪的一下就停在那地方了,”當時高度還剩下兩百米,整個過程用了七秒鐘的時間。每每回憶此事,您都會感動于戰友的性命相托。真是“生死瞬間七秒,您挽救了中國唯一空中模擬飛行試驗機。”苛刻于己,從未報廢過一個科研架次。
李先生,如今您已經離開試飛員一線崗位,但是飛行仍然是您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任何需要的時候,國家和軍隊的召喚都是您唯一的選擇。”您的勇敢,您的堅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神!東北的父老鄉親敬佩您!想念您!為您驕傲!為您自豪!
祝您開心快樂!健康長壽!
韓志梅
201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