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文艺新形态,批评可以采用何种方式?
作者:郑焕钊      更新:2017-05-05 19:31      字数:1580
    审美批评和文化批评是当下网络文艺批评的两种基本模式。审美批评将网络文艺作品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审美创造,它无法适应网络类型化文艺创作的模式和套路,无法应对在打赏、排行榜等以受众为核心的内容生产的互动机制,更无法面对以粉丝群体为基础的亚文化部落文化组织形态下的网络文艺作用方式及其在跨媒介生产中文本形态的开放性,这就使得当下的审美批评在面对网络文艺作品时产生了极其**的姿态——既无法忽视网络文艺受众广泛及其独特的风格、语言和情节形态,又无法对其文艺新质的特征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价,从而在价值评判上陷入了混乱。

    文化批评将网络文艺作为大众文化来批评,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陶东风对玄幻小说“装神弄鬼”的批评。它针对网络文艺与当代社会资本、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重点批判其中的虚无主义、拜金主义、权威崇拜等价值观。然而其立足于精英主义和文化研究的价值立场,与网络文艺的文化形态及其互动生态的实际情形是隔膜的,难以有效切入网络文艺在受众日常精神空间和经验组织上的作用方式,因而失去了文化批评的实际影响。

    别林斯基将批评视为“运动中的美学”,意味着文艺批评的开放性、建构性和理论的生成性。网络文艺批评思路和方法的调整,正是基于网络文艺文化形态的变化,需要建立新的批评理论来作为网络文艺的美学尺度和文化标准。然而批评理论的形成,又必须建基于批评实践的过程之中。事实上,网络文艺批评的思路调整并不完全否定审美批评和文化批评,而是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从影响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审美批评进入到创意批评。将网络文艺视为通俗文艺和类型文艺,对通俗文艺的模式化、商业化特点进行批评是最近网络文艺批评一种值得重视的可喜趋势。然而,由于通俗文艺与新媒介技术条件下的互动写作、亚文化群落和跨媒介开放实践的形态不同,当下网络文艺产业是新媒介条件下的创意产业,对其创意规律的研究实际上正可以转化审美批评的创造研究,使审美创造的独创性尺度转化为产业中的创意性规律,并建立中外文艺创意产品的创意价值坐标,如对《哈利·波特》和《指环王》等幻想文学的规律研究,并将其与中国玄幻文学进行创意比较,以之确立幻想文学的创意体系等,从而作为网络文学写作以及网络文学跨媒介生产的有效指南,发挥其对网络文学产业的文化引导功能。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艺很大部分受到的是日本动漫、日本轻小说、欧美魔幻和奇幻小说的影响,而这些东西由于长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一些类型创造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引导现在的网络类型的创造。在这一基础上,展开我们对网络文艺本土类型的讨论、评论和研究,才具有引导创作的真正能量。

    从面向受众来说,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文化研究走向文化生态研究。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还是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阶级分析基础上的否定、颠覆、反抗等哲学反思和政治批判立场,实际上都很难有效分析网络文艺的文化生态。网络文艺及其跨媒介生产的开放性文本体系深刻地渗入受众的日常生活,在当代大众的生活中具有认知、认同、宣泄、交流等多重文化功能,甚至具备了人类学意义上的日常仪式和神话意义,使其成为生态学意义上的文化生态。这种具有新媒介特征、高度互动互渗的亚文化群落尽管离不开资本、科技、经济、政治等多重力量的介入和建构,但只有更充分地基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和方法,如将文本内容、文本实践的形态,与田野调查、访谈的方法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介入网络文学的真实情况。因而,文化生态研究要求研究者进入到受众中去,成为一个“粉丝型”的学者,在QQ群、贴吧等地长期与粉丝受众交流,理解他们的观念,同时也能对他们的批评做一点调查。有效的文化政策、产业指南、价值引导和学术积累,必须以对网络文学的文化生态批评为基础。

    本文节选的是讨论网络文艺评论方法的部分。原文刊发在《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