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
作者:唐静松      更新:2016-04-25 22:08      字数:11750
    01

    夜幕,酒馆吧台,几个人在大厅喝酒,一个黑影进来坐下。特写卢老板面部表情。小二端酒菜。黑衣人掏银子:要一间上房。小二:上房一间。黑影人喝闷酒。老板注意。

    02

    牧儿在房间与美人喝酒。

    牧儿:今晚是我们最后一晚上了。

    美人恐怖:你什么意思?

    牧儿:不用担心,明天我们就启程去信阳了。哈哈。

    美人:吓死我了,你可不能把我丢下不管了啊。

    牧儿:怎么会呢,我们永不分离!

    03

    黑衣人喝完酒上楼,小二扶着。老板示意,另几个人上楼。

    酒店外景。

    04

    夜幕。酒店内黑漆,<紧张音乐>黑影人出现,悄然靠近牧儿房间,举剑进入,举剑便刺,灯亮,四人站立。

    张和:没想到吧,刺客先生。

    牧儿也走过来:你是舍人派来的?

    刺客:是的,他要我务必除掉一个叫牧儿的。

    牧儿揪住刺客:苏秦他知道此事吗?

    刺客:我临行之前,舍人告诉我秘密行事,不要告诉任何人。

    牧儿:他还说了什么?

    刺客:他还说事成之后,给我一大笔钱,让我远走高飞。

    牧儿:我现在就可以远走高飞让你。<用剑刺死刺客>

    张和:牧老板今天你终于看到了苏秦舍人的阴险了吧。

    牧儿:我连夜赶往咸阳,一会儿也不想多呆。

    一辆马车在路上飞奔。

    内景:牧儿与美人在车内,

    马车背影,夜空。

    05

    秦使馆,秦使与张和在仔细观察和氏之璧。

    张和:大人,多少有点可惜吧。

    秦使:现在是非常时期以大局为重,等秦国统一六国平定天下,到时候还不都是秦国的,哈哈。

    张和:我明天就把他交给邱大夫,再过三天可就是魏国太后的寿诞了啊。

    秦使:好吧,剩下的事情就你来办吧。

    张和:好的,就等着看好戏吧。

    02

    魏国宫殿,太后庆典礼仪。太后上座,魏王与百官拜见。

    礼仪官:各国礼臣献礼:赵国使者送金如意一对,楚国使者献……,齐国使者苏秦遣使送玉簪一颗,秦国使臣送和氏之璧上殿。<全场震惊,强烈音乐>秦使上殿,跪拜太后,献上和氏之璧。

    魏王与太后大喜。

    太后:我儿,你不是说信陵君也找到和氏之璧了吗?

    信陵君:禀代王,太后,臣无能未能找到和氏之璧,请代王治罪。

    魏王:你做事如此不力,还欺君之言,念你对国家有功,重罪可免,罚俸一年,且职务由邱申接替,回家去吧。

    信陵君:谢代王不斩之恩。<退下>

    特写秦使,邱表情。

    03

    宴会,太后与魏王上席,秦使最右边,苏秦之使舍人则被在堂下。众人欢笑。

    秦使与魏王对饮:恭贺代王,太后。

    代王:秦国如此之礼,让寡人受之有愧,诚惶诚恐,当以忠心相报。

    秦使:代王严重了,秦魏相邻亲如兄弟,其实区区一玉璧可以示意的,两家世代友好,这是我家代王的诚意啊。

    特写舍人窘境,舍人向邱申敬酒,邱申不理。另一个大臣过来圆场。

    魏王:诸位,借今日太后寿宴,寡人要当众宣布,秦魏两家以前虽有误会,今日抛弃前嫌,共同和好,两国即为兄弟,永世长存。<强烈音乐>

    众臣欢呼,舍人暗淡退出。显示邱申与秦使对饮,太后与魏王共饮。

    04

    秦使馆。

    张和:这次我们可是出了满堂彩,既打击了苏秦,又压制了……

    秦使:为什么信陵君没有拿出假和氏之璧呢?

    张和:那个牧儿临走之后告诉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假的和氏之璧。

    秦使:原来是这样,也好,也不要把信陵君搞得太惨,否则对我们也不利,毕竟是有声望之臣,德高望重。

    05

    楚国馆驿。

    苏秦:听说你这次受到了冷落。

    舍人:老爷,这都是您安排舍人按计划执行。

    苏秦:你舍人总是无怨言行事,我苏秦有你援助,天资我也!

    舍人:老爷,下一步我们就等着看戏了。

    苏秦:恩,就看牧儿的了。

    06

    咸阳,宫殿内,秦太子与宫人在玩耍,突然,一块玉佩摔碎了,太子大哭。

    宫人:太子不用哭,这个给你。<拿出一块玉佩给太子>

    太子:好玉佩,是不是偷来的。

    宫人跪下:太子,不是偷得是一个人给我的。

    太子:什么人?<宫人低声>真的?

    07

    太子走在前面,宫人在后面进入官事房。

    牧儿跪下:卑职拜见太子。<偷看>

    太子走动:你就是那个牧儿?

    牧儿:正是在下。

    太子低下头:听说你是搞珠宝生意的?

    牧儿:是。<音乐>

    牧儿与太子在草坪上玩耍。

    太子:牧儿,你那么神通广大,说说天下那些珠宝什么最好玩?

    牧儿:那当然属和氏之璧了,它巧夺天工,洁白无瑕,冬季温暖,夏天凉爽,包治一切顽症,真是天下第一奇宝。

    太子入神:那它在什么地方?

    牧儿:它原产于楚国,可真正识别它的是赵国,后来辗转到了魏国,说起魏国,还是秦国送给魏国的呢?

    太子:大胆,是谁送的,杀了他,竟然不送给我。

    牧儿:太子息怒,这玉璧本来就没有进入秦国,是在魏国被秦国买去直接送给了魏国太后做寿礼。

    太子:那有什么办法夺回来吗?

    牧儿:谈何容易啊,谁会放弃这传世之宝送于别人呢?

    太子拔剑砍树:牧儿,我封你为太子宫管事,全权负责和氏之璧之事,这个金牌令箭与你便宜行事,如有不从此剑斩之!

    牧儿低声说,太子高兴:好我听你的。

    牧儿出楼。太子:从今以后,不许送食物。

    08

    公孙衍府,老相国在池中垂钓。特写池中鱼儿。公孙丑在旁边。

    家人:禀老爷,宫中内侍来报,太子近几天不吃不喝,不声不响,也不与人来往。

    公孙:啊,什么原因?

    家人:不知道,听说太子新任命了一个牧儿的太子宫管事。

    公孙:这个人是什么来历?

    家人:听说是苏秦舍人的随从,因贪钱**被逐出门,为秦国购得和氏之璧立下大功,原来在宫中负责采购珠宝玉璧,刚刚任命为太子宫管事。

    公孙:肯定与玉璧有关,备轿进宫。

    09

    太子与牧儿玩耍。

    宫人:老相到庭下求见。

    牧儿:来了,一定要按我的话去做。

    太子:好。请相爷,公孙衍上殿。

    太子抱住公孙衍:外公爷爷,你可来了,想死我了。

    公孙:我的宝贝,你可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你可是我的宝贝心肝啊。

    太子撅嘴:什么宝贝,我不是,不开心。

    公孙:唉,谁惹你生气了,说出来,外公马上惩办。

    太子:你说大秦是不是天下之尊?

    公孙:那肯定是啊。

    太子:过几天就是父王生日了,我想送父王一个礼物,不知外公高兴吗?

    公孙: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仁孝之心,可喜可贺,是大秦之福,我怎么会不高兴呢?

    太子:可是我送的礼物,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啊?

    公孙:你还未成年,父王不会计较的。

    太子:那不对,有志不在年高,我大秦帝国君临万邦,一定要天下奇珍异宝以表我仁孝之心!

    公孙:噢,你有如此之志,外公为你高兴,说,你想送什么,外公家里有的尽管去拿。

    太子:外公,你想你家里有的,父王肯定不稀奇,我要给我父王一个天大的惊喜。

    公孙:那你想送什么呢?

    太子用剑砍掉桌子角:非和氏之璧莫属!<强烈音乐>

    公孙:不可,此事绝不可为,那和氏之璧已经送给了魏国半年有余,岂可打这个主意呢?

    太子:我大秦国岂能将到手之宝让于他人,如果你不支持,我另想办法!

    公孙:我的祖宗千万不要乱来,我帮助你还不行吗?

    太子:外公爷爷,我就知道你会帮我的,外公真好。

    公孙:是不是那个管事和你说的?

    太子:不是,他只告诉我和氏之璧是天下最贵的玉璧,大秦国是天下第一强国,你说这和氏之璧应不应该属于秦国?

    公孙:按道理说呢,这和氏之璧应该属于秦国,但半年为了特殊事情,我们花重金买来送给魏王太后,换来的是魏国与秦国的结盟,击败了苏秦的攻势,这可是奇功一件啊,这个叫牧儿的他全知道,就是他背叛了苏秦才让秦国得到了和氏璧,也算是有功之臣。

    牧儿进来:卑职拜见相国。

    公孙:起来,起来小伙子,一看就是聪明的家伙,这和氏之璧是你给太子说的?

    牧儿:是的,太子问我天下最好的珠宝,我实话实说。

    公孙:那当初是你卖给秦国的,为什么又劝太子弄回来呢?

    牧儿:回老相国,小的没有向太子进谏和氏璧。

    太子:是啊,他只是介绍给我。

    公孙:那你说这和氏之璧应该回到秦国吗?

    牧儿:小的不敢胡说,只听相国的。

    公孙:恩,倒也诚实,听说你在宫中把珠宝之事办的井井有条,如果让你提供线索你可以吗?

    牧儿:可以。

    太子:外公,那就看你的了。

    公孙:好,外公为了我心肝宝贝还有什么事情我不能做的呢?

    太子:外公虽然当年呼风唤雨,可自从有了苏秦之后,你还没有尝到胜利的甜头呢。

    公孙:太子,不必担心,这次不涉及苏秦,别说话外公还没老呢,不过呢,你的这个小管事我可要借用几天。

    09

    相府,公孙丑:老爷,这事情我觉得不妥啊。

    公孙:什么不妥?

    丑:我觉得这事好像还是与苏秦有关啊,你想想这魏国与秦国交好,阻碍了苏秦合纵之事,他能束手就擒吗?这又来个牧儿,我怀疑他这是串通了的。

    公孙:你说也有一点道理,但是这事不干肯定不行,我的宝贝是秦国的命脉,再说这和氏之璧也应该回到秦国,这也是一件政治事件。

    公孙丑沉思。

    公孙:这件事还要那个牧儿来帮忙,你们两个策划一下,争取马上开始行动。

    公孙丑表情。

    010

    咸阳酒馆,特写酒店门牌。牧儿上楼<化妆>,走进一个包间坐下。

    小二:爷,你点什么?

    牧儿:四荤四素,上一坛好酒。

    小二下去,牧儿用扇子看画。

    011

    一个道士进门。小二:这位道士,您找谁啊?

    道士:二楼包间,找一个朋友。

    小二:好了,那位爷等着你呢。

    二人上楼,道士进去。

    牧儿对坐:春江岸上来踏青。

    道士:天上孙猴下凡尘。

    二人大笑。

    牧儿:晴儿姐好吗?

    道士:好,她也很想你。

    牧儿:我一直幻想有朝一日我会和你们在一起。

    张仪:会的,心有所想,就会实现,对了,你个小猴子,竟到秦国来,还混个不错的官职。

    牧儿:这不是逼的吗,你瞧。<身上伤疤>

    张仪:啊,牧儿你受苦了。

    牧儿:大哥不说了,喝酒。

    012

    张仪:牧儿,这次你来到咸阳,肯定有大事来办吧。

    牧儿:什么也瞒不过大哥,是的,我这次来是……

    张仪:和氏璧之谜。

    牧儿:你也猜到了。

    张仪:那和氏之璧是传世之宝,送给魏国本来就是一个祸害,可魏王不知以为如获至宝,岂不知大祸临头。

    牧儿:真不愧是高手,什么也瞒不过你。

    张仪:不过这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你要……<低声,牧儿点头>

    013

    大路上,牧儿与公孙丑同车,一队车队行进,牧儿望着车外:三秦山川真是美啊。

    公孙丑:牧儿,不,牧管事,这三秦山川与楚荆山河比如何?

    牧儿:楚荆江山秀丽怡人,三秦之地有威凛之气势,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就说我吧,以前只知道做生意玩女儿,可现在也知道为国效力的热血了呢。

    公孙:(这小子口齿伶俐,机智勇敢,不愧是苏秦带出来的,如果真的为秦国效力怎么也抵半个苏秦啊。)牧兄弟。

    牧儿:这么快就成兄弟了啊。

    公孙:你我同为太子做事,岂不是兄弟相称吗?

    牧儿:我知道,你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为了太子一事,你我都必须尽心尽力,不能有半点懈怠。

    公孙:那是,为了老相国的宝贝外甥,我什么事没干过。三年前你看上大夫家里一个祖传玉佩,我后来把他罢官抄家才弄到手。

    牧儿:就要这样,这才是为主做事,效忠之心。

    公孙:可您跟随苏秦多年,却背叛了他,让天下人非议。

    牧儿大怒:这是苏大哥听信舍人谗言,加害于我,我为了活命才不得已而为之,难道你以为我好受吗?没想到你这个秦国人还如此说事,我可是为了秦国才落天下骂名,我今天就离开!

    公孙:牧兄弟,<跪下>丑言粗不当,请牧兄弟见谅,你为大秦立过大功,我代表秦人向您致谢!

    牧儿:起来吧,看你还有些诚意,以后若再有如此冷言热讽,决不轻饶。

    公孙:卑职再也不敢了。<画外音:衍,一路上要精诚合作,不可有轻视之心,你不是他的对手,他要害你,你死无葬身之地,切记,切记。老相国言之有理啊,看来这家伙还真有点本事,让我一个相府管家听命于小孩子,唉。>

    014

    魏王后宫,太后手捧和氏之璧,爱不释手。

    侍女:太后,自从有了这玉璧,你的肤色变的更加红润了,心情也开朗多了。

    太后:可不吗,我现在手脚都不麻木了,饭量也多了。

    侍女:太后这一切都是代王所献,魏国之福啊。

    太后:唉,老身12岁进宫,等待18年,30岁才得幸先王,生下代王,可五年后先王去世,我扶助幼小代王,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才有今天,如今我老了也只能靠这小玩意打发日子,什么合约,抗秦,我是不关心了,让他们去处理吧。我只知道一点,对魏国没有好处的事情坚决不做,可这好处也有近视和远景之分啊。唉,老了,分不清了。代王几天没来了?

    侍女:三天了,我听说代王偶感风寒。

    太后:唉,他小时候,我母子为了躲避宫廷追杀,在花园里躲了一个夜晚,结果就落下了这个毛病,你把这点红药给他拿去,怎么也是我的儿子啊,虽是一国之君,可这母子之情血浓于水啊。<眼睛出泪滴>

    015

    夜,马车队进入大梁城,牧儿抛开帘子看:公孙兄,你来过大梁城吗?

    公孙:惭愧,我还真是第一次来到大梁,贤弟要多多关照啊。

    牧儿:这是客气了,你我都是为太子办事,就是兄弟。

    公孙高兴。

    牧儿:不过嘛,有谁敢从中作梗,坏了我为太子的大事,我也决不轻饶,这都是跟秦国人学的。

    公孙丑惊呆。

    013

    咸阳城外,张仪在田里浇水,晴儿在一旁帮助。特写青菜地,蓝天白云。

    张仪: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淳朴的人生。青青绿叶,水下成溪。小时候我们家境破落,我就和妈妈担水浇园,那时候多开心啊,就吃一碗青菜面也是过节。

    晴儿:不说小时候的事情了,我怕伤心。

    张仪:是啊,我们的童年都不如牧儿快乐。

    晴儿:是啊,他现在该到秦国了吧。

    张仪:到了,现在正在魏国与秦使狂欢呢,小孩子嘛要成大事了。

    014

    秦使馆,大家狂欢。

    秦使:牧儿兄弟,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三个月,兄弟已经是太子宫管事了,  这以后可要好好照顾兄弟,我们可是患难与共的啊。

    牧儿:不要担心,我岂是忘恩负义之人,我走到今天这一步还不是你们二位帮我。喝酒。

    015

    茶房。

    秦使:什么,这不可能,我们刚和魏国达成协议,如今你们要讨回来这不是明摆着要与魏国撕破脸皮吗?

    吴:是啊,这是代王的意思吗?如果影响到两国关系,代王怪罪下来,我们难逃责罪啊。

    公孙丑:我也是见了你们也有这个想法,可是老相国之命关系太子,我也不敢怠慢啊。再说,门外那位可是手握太子金牌,不好惹啊。

    秦使:这可真是进退两难啊。

    吴越:不会与苏秦有什么联系吧。

    公孙丑:小声点,当心。

    016

    夜,太子在看书,侍者进来:太子爷,这里有一封管事留下的书札。

    太子看完:恩,还是牧儿想的周到,进宫拜见父王。

    侍者:太子这已经是晚上,还是明天再去吧。

    太子:放肆,敢阻拦我的大事,摆驾进宫。

    侍者:是。<退出>

    017

    晨明太阳刚要升起。全景,田间——苏秦舞剑——牧儿在逗小蛐蛐。

    舍人端茶给苏秦:老爷,喝杯茶。我们在楚国快一年了,这南方的茶也喝习惯了吧。

    苏秦:听你这话,是想离开了吧。

    舍人:舍人哪敢胡思乱想,只要老爷到哪里,舍人就跟到哪里。

    苏秦:目前牧儿快到大梁了吧。

    舍人:是的,昨晚到的。公孙丑陪他一起去的,但我还是担心这事。

    苏秦:不用担心,放心大胆放手让牧儿去干,有什么问题,我们离的太远,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舍人:您是说……

    苏秦:他离的那么近,我想不到的他都想到,再加上牧儿天资聪明,因该没有什么问题。

    舍人:是啊,牧儿是天资聪明。

    苏秦:不要多心,下一个齐国我让你一个人去完成!

    018

    吴越公孙丑秦使在看着牧儿玩,想打断又不敢。

    门外军人进来:代王手谕。

    秦使看:好好,代王亲手指令要我们想一个万全之策,把和氏之璧带回咸阳。

    公孙丑:太好了。

    牧儿站起身:我就知道没有这个,你们心存疑虑,现在放心了吧。三人听令,<三人跪下>从今以后,使馆一切事宜由我指挥,全力讨回传世之宝,如果畏缩不前者杀无赦!

    019

    室内,牧儿:我是太子管事,也算是秦国官吏,不会愚蠢到不顾两国关系的份上,我们一定要采取万全之策。秦使负责起草秦国国书递交魏王,吴越负责说服邱大夫,向魏王进谏,我呢,没法去拜见信陵君,<大家表情>我知道上次得罪了信陵君,这次去回访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至于怎么进门,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020

    邱府,邱申与吴越谈话。

    邱:这岂不是出尔反尔吗?刚送与太后不到半年,听说太后如获至宝视为生命,这事可太不好办了啊。

    吴:老爷,这事确实不好办,但不是不能办,您看这和氏之璧是传世之宝,早晚要落到秦国手中,早脱手不如晚脱手,早的话有割腕之痛,晚的话恐怕就有亡国之恨了。

    邱申:这秦国真是狼心虎肺,好心肠撑不过100天,这老太后的玉璧还没拿热就要吞出来,岂不是虎口拔牙,面见代王真是难开此口啊。

    吴:老爷,这事需要这样去办……<依耳>

    021

    宫中,邱申在与贵妃谈话。

    邱贵妃:弟弟这军国大事,姐姐我不好插手。

    邱:姐姐,魏国兴亡,匹夫有责,如今苏秦已经离开楚国去了齐国,临时把魏国地图撕成碎片,说明五国已经放弃魏国,如今只有秦国这一个靠山,可这秦国与苏秦哪个都不是好惹的,现在不讨好秦国,将来一旦有事,临时抱佛脚,那更大的代价。

    022

    宫中,魏王:这秦国可真是虎狼之国啊,没过三个月就要把宝玉要回去。

    贵妃:代王,这传世之宝是太后生命之物,岂能撒手让给他人,这秦国可真不是东西,送给人家又想要回去。

    魏王:是啊,太后自从有了这玉璧,身心都好了许多,怎么能再放下让给别人呢?

    贵妃:那东西现在我们手里,就是我们的不给他们看他们怎么样?

    魏王:爱妃,你不知道啊,秦国向来是强取豪夺,这次提出用关中五城来换,已经是很客气的了。我们若搂着不给,秦国就要借机发难,嗨,当初都是太后喜欢玉璧才与秦国结盟,可如今苏秦已经放弃了我们,秦国才敢如此猖獗。

    贵妃:那我们再求求苏秦。

    魏王:谈何容易,如今苏秦已经去了齐国,彻底抛弃了我们,那个靠山也不稳固啊。

    023

    太后后宫,夜,太后在手拿玉璧:代王近日又愁眉苦脸的,出什么大事了吗?

    魏王:没有,母后不用担心,我看母后身体渐好,心里高兴万分。

    太后:还不是这玉璧,让我心神开朗。<强烈音乐>

    魏王:是啊,母后自有了玉璧之后,又好像年轻了二十岁,王儿这心里也跟着年轻。

    024

    魏王走在宫廊中。

    画外音:禀魏王,大秦国惠王至下,两国邦交,至亲至友,因太子年少体弱,闻和氏之璧能治此疾,特请代王割爱转借太子半年,待身体康复之后立即奉还,空口无凭,以关中五城为押,望王兄体谅。

    月色云淡,夜景。

    024

    秦使馆。牧儿:怎么样,事情办得?

    秦使:国赖书已经传达魏王,正在等待回音。

    吴:我们老爷已经面见贵妃,说明其利害。

    牧儿:好,不过今晚我还要见一个人,这个人是成败的关键。

    二人:谁?

    牧儿:信陵君。

    二人:你找死去啊,他还不是因为你才罢官回家的,对你恨之入骨,正欲除你而后快。

    牧儿:要纵横天下,需有舍生忘死之精神,平庸之辈岂能成大事,我量定他不但不敢杀我,今晚必送我回来。<出去>

    秦使:不愧是苏秦带出来的,有一股气势。

    公孙丑:如果真的为我大秦所用,那倒是秦国之福啊。

    秦使:如果?<特写茶杯里的茶水>

    025

    夜空,牧儿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一个茶馆。

    甲:听说苏秦已经放弃了魏国,去齐国了,这回

    乙:是啊,这下我们就必须依靠秦国才能对抗五国,可这秦国,唉,虎狼之心,贪得无厌。

    丙:可那又怎么样,谁让我们错过了大好机会,得罪了苏秦,如今人家已经转去齐国,我们被抛弃了。

    甲:还不都是那个和氏之璧闹得,说不准哪天又夺回去了。

    牧儿继续向前走,街上行人稀少。特写信陵君府门和牌匾。

    026

    府中书房,信陵君在抚琴。<古琴声>

    全景:夜空——花园——书房。

    管家端茶进来。

    信:现在外面有什么动静吗?

    未子:老爷,我听宫中人说,代王近日愁眉不展,甚是忧虑。

    信:才知道忧虑,何必当初,如今苏秦已经去齐国,魏国就像一只掉队的羚羊,只好向老狼靠近了,与虎谋皮,危在旦夕啊。

    未子:老爷真是高见,我听宫中人说,秦王派使者请求借用和氏之璧,医治太子顽疾,事后奉还,并以关中五城相送,作为抵押。

    信大惊:你说什么,这么快!那五城可是上谷五城?

    未子:正是。

    信摔掉茶杯:无耻,这五城本是我魏国之城,且处于秦国钳形阵地之内,秦军明知此地难以守住,故意假意相让,瞒天下耳目,看来这虎狼之心还不到六个月就原形毕露了啊。

    未子:那君侯有什么高策?

    信摇了摇头:事到如今,我也只能是干着急,玉璧是太后生命之物,魏王岂能轻易相让,可不给秦国必然借口发兵,我听说秦军已经集结于边界,虎视眈眈。目前唯一指望苏君相助,还远走齐国,远水不解近渴。<二胡>

    家人来报:老爷,门外一人,自称是苏君门下牧儿,有要事求见老爷。<强烈音效>

    信:什么,是他,他在门外?给我抓起来,押到后房。

    未子:老爷,这不合适吧,我听说她现在是奉太子管事。

    信:不管他是什么,要是没有他,何至如此狼狈。

    未子:老爷,这事情必有隐情,否则

    027

    偏房,<灯火>牧儿被绑在柱子上,蒙上眼睛:放开我,放开我,你们家君侯不会饶你的。

    信:噢,这不是秦太子宫管事牧儿大人吗?怎么样,秦国的美女钱财把你喂成一条狗,连说话都是秦腔了,你害的我好苦,今晚还有脸面见我,说,你这个背叛主人卖主求荣的小人,干什么来了?

    牧儿:君侯大人息怒,我有话要说。

    信:我不想听一个小人说话,平生最痛心的就是你这样的小人!别以为我奈何不了你秦国鸟官,押到密室,严加看管。

    牧儿:慢,君侯,你有所不知,这都是苏君一手安排的。

    信:你也学会欺骗了啊,我不会再上当了。

    牧儿:君侯,你撕开我的衣服看看就知道了。

    信:衣服,你正好提醒我了,扒下他这个秦人的衣服。<仆人撕下牧儿衣服><音效>啊,<特写牧儿伤痕>这是怎么回事?

    牧儿:这就是为了欺骗秦人,我和苏君的苦肉之计。

    信陵君用手摸伤痕:快,松绑,快点。<众人松绑,牧儿穿上衣服>

    028

    正厅,二人喝酒,信陵君:这是私室,无人能知,你我尽可言明。

    牧儿:刚才弄的我好疼啊。

    信:小毛孩子,受点伤痛有利于身体发育。

    牧儿交给信陵君一封书信。

    信陵君仔细看信:啊,苏君深谋远略,可这样做也太冒险了吧。

    牧儿:不如此,我们就无法说服魏王合纵抗秦,也不能让魏国人看清秦国的真实面目。

    信:那秦国的和氏之璧……

    牧儿:给他。

    信:不可啊,一是传世之宝,岂能轻易转送给强盗,二是太后视之为生命,不可缺少啊。

    牧儿: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打开一个盒子,特写玉璧>

    信:这是和氏之璧?

    牧儿:假的。

    信:你想以假乱真?

    牧儿:就这样,才能让秦国真实面目露出来。

    信:那这可是欺君之罪啊。<音乐>

    牧儿:君侯,目前魏国危在旦夕,可君侯也是危在旦夕。俗话说:毛之不存,皮将焉伏,魏国生存当然是大事,可如今苏君假意放弃魏国不到半年秦国就原形毕露,那天长日久与秦国和好,岂不是与虎谋皮?您自上次寿诞之后,赋闲在家,一蹶不振,如果这种局面长期维持下去,您看着邱申日渐得势,还能有出头之日么?再说这些人慢慢也将魏国卖给秦国,您有意报国却没有职务,又能做什么呢?

    信:可这一旦秦国发现,必然出兵伐秦,魏国

    牧儿:魏国安然无恙,<牧儿打开地图>秦军在东关西口屯兵二十万,如果出兵最多也是十五万人,走河西走廊,分两路进攻大梁,秦魏是互相斗气,出发必不是来势汹汹。当秦军部到达离大梁百里的成阜时,魏军必然奋力抵抗,但形势危急,魏国不得必须求救于苏君,苏君在出楚时早已部署十万精锐之师在楚秦边境,另赵国二十万打败秦进攻韩之军队,长期驻扎在离大梁五十里的大郢,这两处大军对秦军形成包夹之势,只待苏君鸿雁传书之令到达,半日既可解魏国之围,到那时君侯为重奖之臣,出山支持朝政众望所归,与苏君共掌魏国权政,岂不是万全之策!

    信陵君走动,思考1分钟:好,按计划执行。

    028

    马车拉着牧儿<喝醉样子>,到秦使馆门口。兵士抬下车。

    秦使与公孙丑:牧管事,喝多了,快扶去休息。

    公孙:你看他可真不像是小孩子啊,有点苏秦的风度。

    秦使:这家伙说到做到,果真是君侯马车送回来的啊。臭小子,但愿我们早日完成任务,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一下了啊。

    公孙:难,难啊。

    029

    魏王宫殿,魏王焦虑。

    宫人:代王,信陵君侯在家赋闲。这时候是不是该让他出来办点事情了。

    魏王:不用的时候,束之高阁,用了就任意来拿,不好说话啊。

    宫人:代王,君侯仁义远谋,世代为魏国效忠,不会计较这点事情。

    魏王:那你去一趟君侯家里,看看什么结果。

    宫人:是。<退出,天空云彩>

    030

    信陵君跪在魏王面前:臣多日不见代王,请代王恕罪,臣近来头痛,正在吃药调养。

    魏王下殿扶起:不说了,寡人冷落你一阵子,也是出于保护你,与秦国打交道,这不是你的长项,所以让你休息一段时间。

    信陵君:代王恩宠,臣万死难报,臣愿为代王赴汤蹈火,请代王差遣。

    魏王:如今苏秦远离了魏国,秦国就撕去外衣露出原形,表面上是借和氏璧,实际上是为讨补偿,狼虎之心,本性难改啊。魏国危在旦夕,你是支持苏秦合纵抗秦的,有什么好想法?

    信陵君:如今苏秦已经远走齐国,远水不解近渴,目前与秦国搞好友邻关系首当其冲。

    魏王:你真这么想,难得啊,其实依靠秦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苏秦虽为抗秦,但真实性值得怀疑,难你说,怎么搞好关系?

    信陵君:秦国要借和氏之璧,我们也只有答应他,否则没有其他办法。

    魏王:不可,那玉璧是太后身边至宝,如同生命,岂能献出?

    信陵君:代王,那和氏之璧本是当今天下奇宝,凭我魏国实力,很难留住,早晚会因它生祸端,秦国,苏秦都会对此垂涎三尺。

    魏王:嗯,说的有道理,可是这太后安康不能没有和氏之璧呀。

    信陵君:臣已觅得另一玉璧,功效不在和氏璧之下,愿献于太后。

    魏王:啊,这不就是和氏之璧吗?

    信陵君:非也,这是臣下人用另玉仿和氏之璧雕制而成,真假几乎难辨。

    魏王:嗯,巧夺天工啊,这样吧,你留下它,寡人亲自献于太后,换回和氏之璧送给秦国了事。

    信陵君:是代王,臣告退。

    <魏王仔细看玉璧,爱不释手>

    031

    后宫,魏国大殿,魏王手捧玉璧。<特写>

    邱贵妃:代王,这和氏之璧怎么在这里,不是在太后身边吗?

    魏王:爱妃,你看这和氏之璧有瑕吗?

    贵妃:没有,真是绝世之作啊。

    魏王:这么说,你看不出这不是假的?

    贵妃:代王说什么,这不是……

    魏王:是信陵君门人仿雕制的,献于太后,以便让太后献出和氏璧了结秦国这桩心事。

    贵妃:臣妾有言不知可奏?

    魏王:爱妾请讲。

    贵妃:这玉璧虽酷似和氏璧,但功效毕竟不如,秦国是虎狼之国,今日和氏璧,明日不知又要什么,用魏国贫寂的国宝去满足贪得无厌的秦国,臣妾为魏国担心,况且天后乃一国之母,健康尤为重要,岂能损太后之身健,我们何为孝仁之心?

    魏王:想不到你能有如此贤明远见,令寡人欣慰,那如何了结秦国之事呢?

    贵妃:秦国太子不过是个孩子,玩玩玉器,随便给他一个就行,何必当真呢?

    魏王:你是说以假乱真?<贵妃点头>说心里话,寡人连这个都不想给他们,哼,你想到一块去了,万一秦太子发现怎么办?

    贵妃:天下见过和氏之璧不过十人,他如何认识?

    魏王:嗯,有理,就这么办。

    退出大殿。贵妃表情。

    032

    夜,秦使馆,牧儿在玩飞镖,三个人看着。

    公孙丑:牧管事,我们已经来了十天了,离期限只有两天了,这魏国还没有一点动静。

    牧儿不语。继续玩飞镖。

    秦使:兄弟,这和氏之璧是传世之宝,魏国能送给我们吗?

    牧儿:有一点不要搞错,是我们向人家借用。

    公孙:是,借,借。

    牧儿:既然是传世之宝,就允许人家在手里再放一会儿,如果这东西在秦国,能允许别人借去玩玩吗?<二人不语,牧儿掷飞镖>这也就是秦国,看上人家什么,以借为名,强行霸占。

    公孙:我说管事,你现在可是大秦官吏,怎么说话一夜之间变了呢?

    牧儿:哈哈……,秦国官吏就必须是盛气凌人吗?还要学会用脑子,不出我所料,明天早朝,魏王就会把和氏之璧交给我们。

    公孙:此话当真?

    秦使:兄弟向来说话算数,不用担心。

    公孙:那我们也好回去交差了。这大梁的气候太热,我可受不了。

    侍人:禀大人,魏国使臣到。

    使臣:各位大人,魏王有令,明日早朝魏国将和氏之璧交与秦使。

    <强烈音乐,牧儿表情,使臣退出>

    秦使:牧儿兄弟,这都是你的功劳了。

    032

    清晨,路上鸟语花香,秦使臣车队行在大路。<山谷中><各种角度拍摄>

    公孙丑:牧儿小哥,我是服了你了,这么大的事情,在你眼中简直就是吃一碟花生米。

    牧儿:不用这么恭维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老爷的心肝宝贝,要不是太子,我才懒得来这里呢?

    公孙:我们都一样啊,不过好歹是完成了使命,你我都可以回去交差了。<车队背景>

    牧儿望着远方。<特写山谷陡峭地形>

    033

    太子宫,太子手捧玉璧:太绝伦了,巧夺天工,好好啊。来人,重赏。

    <轻音乐>太子在草坪上翻滚,牧儿在一旁观看。

    特写蓝天白云,雄鹰飞过天空。

    034

    苏秦在一座寺中。<古琴声>镜头由寺门口——松林——小道——亭子——

    苏秦抚琴,舍人端茶站立。苏秦抚琴,琴声断,弦断。

    舍人:老爷,这把琴可是燕王送给你的。

    苏秦:是啊,人去琴开,这燕王去世不到半年,这琴声就不一样了,断就断了吧,扔了。

    舍人:老爷,上次文易夫人送信的时候送来三根琴弦。

    苏秦仔细看看琴木,特写檀木字样。

    苏秦:这是文易二字,是文易夫人送的,把琴收好。

    舍人:把琴弦寄好!老爷,我们该做好准备了吧,牧儿可是回到秦国了啊。

    苏秦:楚国军队都布署好了吗?

    舍人:都布署好了。

    苏秦:不要着急,让魏国吃点苦头,否则不知道秦国的厉害。

    舍人:是的,否则牧儿皮肉之苦也就白受了。

    苏秦:是啊,不能白受。

    035

    慢镜头:太子在玩玉璧,摔坏了。特写玉璧内蕊黑色。太子大怒。秦国发兵场面。

    魏王大惊,从龙椅上坐起来,在大殿上走来走去。

    信陵君,邱申一批大臣都来到。

    魏王:都来了吗?看看吧。亲秦国反秦国的,都说说怎么办?<众人不语>

    信陵君:代王。 魏王:说。

    信陵君:秦国开战,现在计较他的借口毫无意义,只能全力以赴,拼死一战。

    邱申:不可,代王,与秦国开战,国将不国,我们寡不敌众,结果要亡国灭族啊。

    魏王:住口,就是亡国灭族,寡人也是魏国的种,你还是吗?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年你收受秦国多少钱财,自己清楚!

    邱申跪倒:代王恕罪,臣也是为了给魏国保留沟通渠道,臣八年来所受黄金珍宝,全部上缴国库。

    魏王:滚!

    信陵君:代王战争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充分准备。

    魏王:充分准备,怎么准备?

    信陵君:第一把大梁军十万派到东山河谷秦军必经之路,强行阻击,另外动员全民参军,组建二十万军队。

    魏王:目前只是暂时胜负,寡人担心秦后续大部队。

    信陵君:代王,种种迹象表明,秦国是靠不住的,早晚要打这场战争,那我们一定要把抗秦作为长期国策。

    魏王:那苏秦已经抛弃了我们。

    信陵君:代王,这是舍人赴宴时给臣的书札。

    魏王看:啊,苏君还关注着我们,还关注着我们!传旨,今后一切国事交由信陵君负责,代寡人行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