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作者:唐静松      更新:2016-01-23 13:21      字数:5748
    001

    主持:先生来本寺半年有余,不知收获如何?

    苏:此地清静宜人,虽然清茶淡饭,但远离喧闹,正好专心读书。

    主:我观先生整夜读书至三更,令人钦佩,此非常人所能及也,日后必成大事。

    苏:多谢师父夸奖,日后之事无人能知也。

    主:先生不可丧失志气,此时正值春分之时,万物复苏之际,先生何不出去游览大山名川,丰富经历阅历,日后纵横天下,指日可待呀。

    苏:我受司马大人赏识,正图时机,岂能一走了之。

    主:非也,先生至秦二年有余,目睹秦国强盛,一心想投奔秦王,可久不见动静,并非先生的才能不高明,而是秦国上下处于安分守己心态之中,不思进取中原,所以先生没有用武之地,若西出陕川,到中原大地,何愁先生不获重用,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食无盐而乏味,天下太平岂有英雄用武之地?

    苏:<大惊,连忙行礼>闻师父一言,犹读十年书啊,多谢先生指教,可是我即使有心出关,早已身无分文,也不可奈何。

    主:这你不用担心,去年司马大人捐五百全用于修缮庙宇,未曾动工,今借与先生,助先生大展宏图。

    苏:<再拜>不敢,寺中之金岂敢占用,我还是另想办法。

    主:先生不必客气,此金乃剩余之物,出家不贪财物,专门救助。

    苏:如此,苏秦再谢。日后若有作为,必答重谢。

    主持带着苏秦来到后堂,看一副七国版图画,主持指着图:先生西出强谷关,一路上观看各大名山,河川,访遍各方名人,隐士。此乃人文地理之根基,掌握这些,就可以纵览天下之要害于一身。加上先生有口若悬河之能,万夫难辨之才,天下何愁不破。那时候,恐怕秦王后悔为何当初没有留下你了。

    苏:<眼前一亮>妙哉妙哉,多谢师父指点!

    002

    远景:古寺周围群山叠嶂,飞鸟盘旋,云雾出没。一轮红日升起。苏秦告别主持,独自带上行囊上路。<音乐《英雄路》>

    003

    苏秦骑马在路上飞奔。

    004

    苏秦登上山顶,眺望地形,用地图记载。

    005

    苏秦走访乡间老者,向老者行礼。

    老者:年轻人,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

    苏秦:洛阳人苏秦,从秦国来,到赵国去。

    老者:从秦国来,秦国兵强马壮,国泰民安,肯定没有你的用武之地吧。

    苏秦:<大惊>老人家为什么这样说。

    老者不说话,把茶壶拿起,双手交叉舞弄,水滴准确无误流入杯中,苏秦惊诧,深鞠躬。

    老者:你一表人才,一看就是有学问之士,身披宝剑,说明你不是读死书的,有志于纵横天下。

    苏秦:老人家神机妙算,晚辈佩服。

    老者:可惜呀,人生抱负就是双刃剑,它既可激励人生,也让人心浮气躁,不安生,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耐得住性子。

    苏秦:老人家说的是,苏秦要等待时机,不能急躁。

    老者: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你走出了这颗大树,就要换个思维了。

    苏秦:老人家说的是,在秦国,依靠强大的国力,可以号令诸侯,如今出了函谷关,就要联合六国对抗秦国。

    老者:年轻人,你很聪明,你的目标虽然难以实现,但却会记入史册,名扬千古,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天下统一势不可挡,此乃天意啊。

    苏秦:谢老人家教诲。

    苏秦上马远去,老人望背影,水全洒出来了。

    此次,苏秦一路上走访名人隐士,观摩各国山川险要,都记在心中。半年之后来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画外音>

    006

    邯郸街道,人来人往。苏秦在街道上行走,一处卖场围了一群人,苏秦并不观看。突然一行人走过来,驱赶人群,对卖艺父子二人调戏。

    老人:你们想干什么?<女儿躲到父亲身后>

    家丁:干什么,在这里摆场子,不经过我们家爷同意,知道什么后果吗?

    老人:<规矩走过来施礼>这位老爷,我们父女远地而来,在这里挣一口饭钱,请老爷高抬贵手,赏我们一口饭吃吧。

    家丁:这还差不多,三爷你看。

    赵三:<狞笑>好吧,那要露几手让我看看。

    家丁:听见没有,露几手给我们家爷看看,高兴了赏你们几个钱花。

    小女儿无奈,硬披头表演顶碗之术。

    赵三看了一会儿,就对女孩动手脚调戏。

    老人:老爷,小女儿不懂事,你大人大量,就放过我们吧。

    赵三:爷我们今天要看戏,请你们去我府上表演如何啊,哈,钱我有的是。

    家丁:快收拾家伙,跟我们走。

    老人:老爷,我们两个不会唱戏,只会写杂耍小样,不敢去府上献丑。

    家丁揪住老人的脖领:你敢违抗命令,不想活了。

    007

    苏秦:这两个是什么人?

    路人:是肃候家的管家奴才,平日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苏秦:啊,原来是这样。

    突然他看见赵三去抓女孩的手。

    苏秦:放下。

    众人一惊,赵三和家丁走过来。

    家丁:你是外地人吧,少管闲事,现在滚还来得及,别惹爷生气,有你好看的。

    苏秦:你说的对,现在滚还来得及,别惹爷生气。

    家丁:嘿,你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上。

    苏秦三拳两脚就把几个家丁打翻在地,赵三想跑,被拿了回来。

    赵三:英雄饶命,好汉饶命。

    苏秦:现在滚也还来得及……<一撒手,赵三推到家丁身上,撤退就跑了。>

    父女上前致谢,苏秦一看:是你们?

    女儿马上认出:苏壮士,真的是你啊。

    三人来到一个酒厮吃酒。

    老人:我有辱主人重托,公子前年生病死了,只剩下小姐,无奈才来此卖艺。

    苏秦:老人家不要悲伤,此地不宜久留,这是给你的生活费,赶紧离开邯郸。

    老人家和小女孩非常感动,刚要施礼,苏秦拦住:嘘,不要声张,后会有期。

    苏秦目送二人出城远去。

    007

    店中,苏秦思考如何才能见到赵王。拿起书来翻几下。

    008

    清晨,苏秦走在大街上。

    全景:远远看见相国府大门。<近镜头>

    苏秦上前询问茶店主人。

    苏秦:老人家,这是哪家府第?

    店主:这是赵王的弟弟奉阳君的相国府。

    苏秦:奉阳君,噢。

    009

    这时,管家赵五与家丁从外面回来,苏秦低声对店主人说了几句话。

    店主上前:赵五爷,五爷。

    赵五:去,去,今天事情多,没有功夫喝茶。

    店主:不是,是那位先生请您过去一下。

    特写:苏秦背影。<端坐挺直>

    赵五疑惑起来:谁啊,敢这么大面子,请五爷我要找个好地方。

    苏秦转过身来。<音效>赵五吓了一跳,转身要走,苏秦拦住。

    赵五:你,你要干什么,这在我家门口。

    苏秦:五爷,不要惊慌,我想和你交个朋友,走,咱们到一个优雅的地方边喝边说。

    赵五:你,你真的要请我吃酒?

    010

    酒店雅间,苏秦与赵五对坐。<赵五有些不放心>

    苏秦一行礼:在下苏秦,洛阳人,从师终南山鬼谷子五年,今来赵国有意投靠奉阳君,不想前日多有误会。今特摆酒请罪。

    赵五大惊:原来是鬼谷子之徒,失敬失敬啊,我们两个这也算是不打不识相。

    苏敬酒:五爷说的对,干了这杯酒,我们就是朋友了。哈哈。

    旁白:

    古人常理:君子不与小人同谋,可在现实的社会里,为了使自己的目的更容易达到,又没有损害对方和其他人的利益,小人也是可以交往的,关键是这个小人对你要有畏惧或好感,苏秦便利用了这一点。他反其道而行之,扶持赵五与之交流,然后再以礼相待,施舍贿赂,这样的小人就会既畏惧又敬佩,甘心为之做事,因此,对讲究品行而有原则的人要用人品打动他,而看重权势厉害的人要抓住要害挟制他。

    <二人喝酒画面>

    苏秦:五爷,以后在邯郸,可就靠你来维持生计了啊。

    赵五:唉,先生乃盖世奇才,定成大器,能看得起我赵五,那是我的荣耀,不过嘛,在这邯郸,谁敢对先生无礼,那他就是不想活了。哈哈。

    苏秦:<打开包袱取出一个玉器>初次见面,这是家中祖传之玉,留给五爷做个小玩物。

    赵五:<拿在手里>啊,这是有名的和田之玉,不敢承受,不敢承受。

    苏秦:五爷,这是看不起我苏秦,不想交我这个朋友了?

    赵五:<想了想>那我就收下,多谢多谢苏兄,不知兄弟有什么可以帮你办的,尽管直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苏秦:兄弟想投奔奉阳君门下做事,不知五爷……

    赵五:好说,这事包在我身上,君侯家中门客几百号人,以兄弟之材,必居上位,请问苏兄住在何处?

    苏秦:就在这家客栈。

    赵五:那好,兄长等我消息,三日之内,必来接兄长,告辞。

    苏秦:多谢五爷。<目送赵五>

    店主:先生,这不是赵五爷吗,您那天可是……

    苏秦:冤家以解不宜结嘛,这叫化冤家为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啊。

    店主:不是我多嘴,这邯郸城里多少权贵想巴结他,都巴结不上,可你打了他,他却……还真是一物降一物,我是服了你啊,哈哈哈

    011

    楚国程都昭阳府内。全景:昭阳与众门客与美女在亭中饮酒。

    场景1院中亭内,众门客坐在两侧

    2昭阳与美女坐在上座

    3歌女在中间舞蹈

    <古典乐曲>

    镜头由远及近,全景<俯视>——昭阳——美人——众门客——张仪与靳尚——舞女<众人欢笑>

    门客甲:如今楚国强盛,昭阳公深得楚王信任,此乃楚国之福啊。

    乙:是啊,我们大家一起祝昭阳公千秋万代楚国长盛不衰。

    众人:祝昭阳公千秋万代,祝楚国繁荣昌盛。

    昭阳点头微笑:诸位,如今天下我楚国虽不及秦,但也是三分天下,地域辽阔,拥有雄兵百万,诸侯不敢小视,各位在我门下屈尊,昭阳惭愧啊。

    甲:昭阳公,我等仰仗您的威名才等如此殊遇,犹如在生父母,我等为昭阳公粉身碎骨不得报答啊。

    乙:是啊,我等愿为昭阳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特写张仪与靳尚>

    昭阳:好好,今日良辰美景,我们欢度畅饮啊。<音乐声音提高>

    门客甲:昭阳公,听说楚王赏赐传世之宝夜明珠,今日欢聚一堂,何不让我等开开眼界呢?

    乙:是啊,我等哪怕是看上一眼也算不枉活一世啊。

    美人甲:<略有不满>不能看,那是咱们自己家的宝贝,岂能随便让人看啊。

    美人乙:是啊,我还没玩够呢。

    昭阳微笑:不必担忧,让众门人看看没什么,看完了还不是你们的啊,哈哈。来呀,取夜明珠。

    <天色渐晚>侍人拿夜明珠上来。<特写夜明珠发光闪闪>

    美人甲上前抢走珠子,坐在昭阳左边,众门客翘首相望,美人:哼!

    昭阳:哈哈……给他们看看,把他们馋坏了……

    侍者手托盘里夜明珠来到门客座前,众人观看,门客甲眼神怪异,门客乙把珠子拿在手里,众人围观。<特写:唯独张仪安坐不动>突然天空中狂风大作,吹灭了所有灯火,昭阳大叫:保护夜明珠。<特写>夜明珠在众人手里抢来抢去,突然门客甲一出现,夜明珠不见了。<灯亮风停>大家齐跪倒请罪,昭阳大怒,美人大哭闹。

    昭阳:廷尉,把全部门客带入署中严加审问。<拂袖而去>

    武士带着众人离开。特写门客甲,乙,张仪,靳尚。

    012

    廷尉署内。廷尉与幕僚商议。

    廷尉:这几个门客,如何查的出来啊。

    幕僚:是啊,几千人中查出个夜明珠,难上加难,偷者自然明白,一旦承认,死罪难逃,因此必然拼死抗拒。

    廷尉:带门客。<门客甲乙上堂跪下>

    廷尉:你二人可是私藏夜明珠之人?

    甲:廷尉明察,我二人受相国大恩,未尝报答,怎能做此不逆的事情?

    乙:是啊,我二人的心天地可表,绝无可能啊。

    幕僚:那依你看来,谁最为可能呢?

    甲乙对视一会儿。

    甲:我觉有一个人可疑,就是靳尚,他平时狡猾奸诈,为人不端。

    乙:还有一个人,从魏国来,平素孤傲独行,少言寡语,从未获相国赏识,我想他怀恨在心,偷走夜明珠。

    甲:对了,靳尚与张仪平日里交往很紧密,也有可能是二人合谋。

    廷尉:你告他们合谋,可敢画押。

    甲:这……

    廷尉:嗯?

    乙走上前塞给廷尉几锭黄金,廷尉与幕僚会意笑了。

    廷尉:带靳尚张仪。<门客甲乙退下>

    靳尚张仪上堂跪下。

    廷尉:靳尚,张仪,有人揭发你二人合谋盗走夜明珠,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靳尚:大人,你上堂不问究竟,就说我们二人合谋,有何凭证?

    廷尉:本官审案,从不用凭证,不招那就大刑伺候。

    靳尚:大人,我们两个地位卑微,聚会时,坐在堂下,根本就没有看见夜明珠,况且被直接带进廷尉,你说我们把夜明珠放在那里?

    廷尉:这……<看了一眼幕僚>

    幕僚:那你定是看无处隐藏,途中丢弃。

    廷尉:对,途中丢弃。

    靳尚:大人,这有点强词夺理了吧。

    廷尉:放肆,还有张仪还是魏国人,更有嫌疑。

    张仪站了起来:魏国人就成了偷窃理由,那么请问廷尉大人听说您是秦国人,可也在楚国为官,这又作何解释?

    靳尚连忙拉张仪跪下,张仪不理,直视廷尉。

    廷尉走下来,围着张仪转了一圈。

    “押下去,用刑!”武士推张仪下去,靳尚大惊。

    “把他也带下去,关起来。”

    这时,一个武士进来,递给幕僚一个东西,幕僚打开一看,是金子,递给廷尉。廷尉一看,靳尚家人还算懂事,放了,只留那一个不识趣的家伙狠打。

    门客甲与门客乙走在路上,窃窃私语。

    甲:老兄,你把它藏在什么地方了?

    乙:你猜猜。

    甲打量乙一会儿:不会是藏在肚子里了吧。

    乙:去你的,那还不噎死我啊,嘿,还真不如藏在肚子里呢,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甲:那你藏在哪里了?

    乙:趁乱扔到池塘里了。

    甲:笨蛋,那你还想得到啊?

    乙:当时慌乱,也没有想那么多,唉,要是给你就好了,可我没有看见你啊。

    甲:笨蛋,我就在你身后,你那点小算盘还能瞒得过我,哼。

    乙:那是我们俩,嘘——

    对面靳尚走过来,瞪着甲乙二人。

    靳尚不说话,甲乙二人陪笑脸:嘿嘿,靳先生。

    靳尚:哼!<转身走开>

    甲乙二人对视,也走开。

    013

    监狱刑讯室。张仪受重刑,满身是伤,血,旁边是狱卒。廷尉坐在牢外,旁边站着幕僚。

    廷尉:张仪,你这个倔驴,赶紧招认,免受皮肉之苦。

    张仪:免受皮肉之苦?我已经这样了,还在乎什么之苦啊。

    廷尉:你不怕死?

    张仪:我没有偷窃犯罪,你不敢打死我。

    廷尉:给我打。

    狱卒用鞭子抽打,张仪不语,一会儿昏过去了,狱卒用水冲。

    廷尉:唉,倒是条汉子。

    幕僚:他死不招认,看来确实不是他。

    廷尉:那怎么办?不死也要关着。

    幕僚:那肯定啊,等到有人赎走的时候……

    二人会意:哈哈哈……

    014

    远景:天空一群大雁飞过,天空蔚蓝。<音乐响起>

    镜头聚焦到客栈——苏秦在窗外眺望——近镜头对准苏秦。

    一阵走步声传来:赵五爷,您来啊。  苏老爷在吗?  在呢。  带我去见。  好了。苏先生,苏先生。<打断苏秦思绪>

    苏秦一看:五爷,请进。<二人进房间入座>

    赵五:苏兄,第三日就到了,就是今日,怎么样,兄弟决不食言。

    苏秦:五爷一言九鼎,世人皆知啊。

    赵五:甭夸我,这也就是你,别人我连管都不管,明天随我去见奉阳君。

    苏大喜:多谢谢,五爷。

    赵五:以后我们兄弟相称,五弟既可。五爷显得生份啊,哈哈……

    画外音:

    作为一个外交家和政治家,苏秦有独特的手段和各种人物交往,一个无赖泼皮竟然对一个无名书生钦佩有加,并且甘为效命,不得不说是苏秦的高明之处。

    015

    画面显示:苏秦与奉阳公见面交谈——苏秦告退。

    但是现实又和苏秦开了一个玩笑,奉阳公只知道吃喝玩乐,贪图享受,对苏秦的纵横之论没有一点兴趣,不过,因为是鬼谷子之弟子,还算客气。给了一个府内抄书的闲差,以备后用。苏秦见赵国大权掌握在这等昏庸人手中,想必也没有什么希望。于是,离开 邯郸,准备出走燕国,不料路上衣食不饱,得了风寒,无钱医治,只好靠人施舍,终于有一天饿昏在一间小院门口……

    <画面相配:空中飘着雪花>

    016

    清晨,一个小伙子开门看见了冻昏的苏秦,喊:姐姐,快来,有人冻死了。

    一个女孩出来看见苏秦,用手摸了摸鼻孔:快,抬进来,还有救。

    017

    苏秦躺在床上。<镜头由模糊——清晰>啊,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