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因为热爱,但要讲究学(jiang)术(hu)规(gui)范(ju)
作者:北大网络文学论坛      更新:2017-04-08 09:54      字数:1725
    近日,我们注意到在知乎提问《哪些网络小说可以称为“神作”?》中,有一则高票回答,整理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史并遴选出一批网文经典名作。本着学习交流的目的,我们“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中的《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87—2015)》(以下简称《大事记》)编撰团队进行了仔细研读,却意外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大事记》中的研究成果。该《大事记》的纸质版作为论坛主持人邵燕君老师专著《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附录已于2015年1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网络版自2016年4月起在新创刊的中国首个网络文学研究电子期刊《网络新观察》(上海作家协会主办,陈村主编)上连载,至今仍在连载中,并增补了2016年内容。

    针对此事,我们也进行了小范围的交流,起初觉得不宜深究,便搁置下来。直到昨天,我们发现有一些热心网友好意提醒该贴作者李东煜先生,并向他出示了我们发表在《网文新观察》公众号上的《大事记》原文。然而,李东煜先生在他的(已经被删除)帖子中辩称(附图)“做网文历史这个东西不是某个人的专利,龙空很多人也在做,也有很多网文历史的帖子”。

    这种模糊重点、贬低原创性学术研究的说法触及到了我们的底限。我们必须在此郑重申明,本论坛的《大事记》项目绝非针对现有网络资料的简单汇编,而是经过多方采访并与诸位网文元老、网站创始人反复沟通核对的成果(有大量录音和邮件往来为证),很多信息更是独家披露的一手史料(例如晋江文学城草创时期的资料,就是网站站长冰心女士2015年3月31日做客我们课堂时提供的)。难以想象李东煜先生是从何种渠道大批量地、密集地获得与本论坛研究成果重合度如此之高的资料的。

    《大事记》项目凝聚着数十位论坛成员尤其是《大事记》编撰团队成员的心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网文历史的研究,当然难以避免对前人成果的引用,我们的《大事记》在出版时,在片尾开出了长长的鸣谢名单,一一列出参考过的包括龙空网友在内的研究者各种成果,郑重致谢致敬。前人凭着一腔热情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他们的精华帖在网上被到处转发,经常不被提名。他们不像我们有纸版书可以出示,因为难辨,所以不辩。但这一切,都不能构成后人可以直接拿来,甚至声称“原创”的理由。

    我们就此事与李东煜先生进行了沟通,李东煜先生起初承认了错误,并撰写了一份道歉信。经过论坛成员研究表决,我们决定原谅他的行为,并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然而我们却发现,李东煜先生实际发布的道歉信,却并未使用此前提交给我们的版本,反而继续模糊重点,将我们的诉求“给出合法引用来源”曲解为“不准引用”,并绝口不提自己的侵权和抄袭行为。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再次与李东煜先生商榷,几经交涉之后,终于在其知乎专栏及微信公众号中,发布了令双方都表示认可的版本。

    李东煜道歉声明第一次发布截图:回避“抄袭”,只谈“侵权”,并辅以“挨打要立正”等修辞。

    李东煜道歉声明第一次发布截图:谎称我团队研究成果“不能被引用”,回避自己的并非引用而是抄袭的事实。

    李东煜道歉声明第,二次发布截图:经我们抗议后,仍旧保留“挨打要立正”等修辞。

    我们并非为了争一字一句之利,也从不曾想过伤害李东煜先生研究网文的热情,只是将心比心,整个事件之中,我们也有自己不能妥协的理由。

    在最初那则高票回答中,曾有知乎网友评论道:“我的天哪,你怎么做到的?”

    对此,李东煜先生的回复是:“因为热爱,哈哈。”

    碰巧的是,我们这个小小的研究团队,也正是由数十位看着网文长大,热爱着网文的中文系学子们组成的。《大事记》编撰团队在定稿那一晚彻夜奋战的身影,至今犹在目前,于我们而言都是珍贵的回忆。

    “因为热爱,哈哈。”

    这是我们每个看网文长大的孩子都想骄傲地说出口的话,而论坛里的每个成员,无一不是抱着赤子之心用行动践行着“热爱”二字。正因为自己热爱,才应该更尊重别人爱的成果。所谓“学术规范”,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学院教条,而是基本的道德规矩。

    因李东煜先生表示,他的专栏需要发表有关网文历史方面的文章。经商定,他将于7日之后再发。从今天起,我们将连续7日在媒后台发布《网络文学大事记(1987—2016)》,希望以后若有引用借鉴者注明来源。

    让有爱的研究者们共同打造一个有理+有礼的网络文学研究环境。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

    2017年4月7日

    本文转自北大网络文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媒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