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堪简陵官升大夫
作者:张常清      更新:2017-03-09 18:31      字数:3415
    5.1

    白天。钦天监琼林御库。

    杨筠松堪验了的周、秦、汉、唐陵墓回来,又继续整理和阅读资料。他与琼林御库的司库总管相处十分要好,不但常借进库之机,阅读地理珍本,甚至借出库内藏书去读。几年间,他潜心披阅了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郭璞的《锦囊经》、陶侃的《捉脉赋》、一行和尚的《界水说》、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天机》等一大批珍本,他的勘舆理论有了长足长进。

    5.2

    白天。大唐皇宫。

    一晃,几年就过去了。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皇帝,人民谓之为小太宗的英明皇帝宣宗驾崩了,懿宗继承了皇位。

    大中十四年二月,宣宗安葬在了贞陵。懿宗记得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于是改元咸通。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后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

    懿宗皇帝一即位,一班弄臣就抓住皇上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特点,立即给皇上上了一个“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懿宗觉得这个号才八个字,不能尽述其功,玄宗皇帝都十四个字,其他皇帝都有十个字,自己比不上玄宗皇帝,也应该有十二个字,于是自己给自己定了“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的尊号,广帖诏书,颁行全国。

    懿宗大权在手后,便沉湎于游乐。他对宴会、乐舞和游玩的兴致远远高出国家政事,对上朝的热情明显超过了饮酒作乐。

    在宫中,每日要一小宴,三日要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

    除了饮酒,就是观看乐工优伶的演出,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懿宗宫中供养的乐工有五百多人,只要他高兴,就会对这些人大加赏赐,动不动就是上千贯钱。

    他在宫中腻烦了,就随时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去。由于他来去不定,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随时都要备好食宿,音乐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5.3

    白天。大唐皇陵。

    懿宗每次出行,宫廷内外的扈从多时竟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之大得无法计算,这就成了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

    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担任谏官的左拾遗刘蜕提出劝谏:“希望皇上能够以国是为重,向天下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姿态,减少娱乐。”对此,他根本听不进去。

    懿宗:“好,好,我就去拜拜历代先祖的陵墓吧,这就不算游玩了吧!”

    懿宗下令,钦天监派官员陪同。

    邱延翰以先皇之命作书没有完成为理由,没有去,杨筠松有师傅安排值班也没有去,仆则巍等一干人全都去了。懿宗竟将大唐高祖献陵以下到宣宗贞陵的十六座帝陵统统拜了一遍,一拜就是三个月。

    5.4

    白天。大唐皇宫。

    拜陵回来,懿宗又张罗着嫁女。同昌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女儿,是他宠爱的郭淑妃所生,他亲选了韦保衡做驸马。公主下嫁之日,懿宗把宫中珍玩都拿去作嫁妆。在长安的广化里赐给公主一处宅院,门窗都用宝物装饰,井栏、药臼、槽柜等都用金银制作,连笊篱箕筐都是用金缕编织而成。眠床是用水晶、玳瑁、琉璃等来制作,床腿的支架雕饰也是金龟银鹿,其他如鹧鸪枕、翡翠匣、神丝绣被、玉如意、瑟瑟幙、纹布巾、火蚕绵、九玉钗等都是来自异域进贡的。另外,还赐钱五百万贯,其他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同昌公主家有一种“澄水帛”,长约八九尺,似布又比布细,色亮透明,光可照人。夏日炎炎的时候将它挂在房子里,一屋都会觉得凉爽,暑气全消。同昌公主用红琉璃盘,盛夜光珠,家里晚上光明如昼,驸马家里人晚上玩叶子戏,也丝毫不受影响。

    5.5

    白天。大唐皇宫。

    可惜,公主出嫁不久,就染上了病,不治身亡了。懿宗迁怒医官用药无效,将其中两人处死,还把他们满门都下到大牢里。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

    宰相刘瞻希望谏官能上疏进谏,谏官迫于皇帝的淫威,不敢引祸上身。刘瞻无奈,只好自己上疏替医官辩护。果然,懿宗大怒,立即罢了刘瞻的相职,同时,还把与刘瞻关系密切的朝廷官员贬到岭南去了。

    懿宗要为公主举行隆重的葬礼,急命钦天监堪测墓址,加紧营造。这次,邱延翰不敢怠慢,亲自带了杨筠松、仆则巍等一干人在长安东边的渭河北岸选了基址,督促民工加紧营造。

    懿宗不顾国家对待公主的礼制,要厚葬爱女,葬用的衣服玩具,与生人没有不同,又用木料雕刻了几座殿堂给女儿享用,陪葬的陶俑和其他随葬品一应俱全,龙凤花木、人畜之众,不可胜数。

    发丧出葬长安东郊的那天,懿宗与郭淑妃亲自到延兴门送行恸哭,还拿出内库里的《金刚经》卷子、金骆驼、凤凰、麒麟来做仪仗。场面十分宏大,京城的人商人都停业观看,送葬的队伍达二十多里。懿宗还赏赐给送葬的役夫一百斛酒和三十头骆驼满的大饼,作为饭食。

    懿宗随心所欲,对内忧外患则全然不放在心上了,一个昏君的嘴脸暴露无遗。

    在同昌公主的墓地,邱延翰拉了杨筠松,又一次说:“地理寓之于天理啊!”

    5.6

    白天。大唐皇宫。

    为了让懿宗记挂爱女同昌公主,伶官李可及谱写了一支《叹百年舞曲》,词曲凄恻,闻者涕泪交流,使皇帝的思念之情深受抚慰。李可及是宫内音律高手,尤其能唱,音辞宛转曲折,听者**,长安城里的市民、商贾像追星一般模仿他。

    懿宗也很宠爱他,把他封为威卫将军。授以伶官朝廷官职,这在大唐从来没有过先例。懿宗授予李可及朝廷官职,宰相提出反对意见,他根本不听。

    李可及的儿子娶妻,懿宗就赏赐了他两银樽酒,其实里面不是酒,而是“金翠”。

    5.7

    白天。大唐长安。

    同昌公主的死让懿宗皇帝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崇佞佛教。武宗皇帝时曾经大兴灭佛行动,以后,佛教的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陆续又恢复了一些寺院。在懿宗带动下,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起来。

    懿宗下旨修建了法门寺。

    开光那天,要举行大规模的法门寺迎奉佛骨活动。懿宗颁诏安排迎奉佛骨,立即招来了群臣的劝谏。

    大臣:“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认为此举不祥。”

    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说:“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那天,从长安到法门寺一路之上,禁军和仪仗绵延几十里,场面十分壮观,远远超出了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的盛况。

    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后,在宫中供奉了三天,懿宗允许把佛骨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一些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来弘法,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

    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玉。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很长时间,没完没了。

    5.8

    白天。钦天监。

    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实际上是想给自己带来一点福气,为自己祈求平安。但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皇帝带来福荫,佛骨迎入京师后才一个月,懿宗就生了一场大病。

    懿宗吓得要死,急令钦天监为自己堪测陵址。

    邱延翰接到诏书,忙安排地理部的人出去堪测,一个月为限,杨筠松、仆则巍也在列。

    5.8

    白天。唐简陵。

    杨筠松得令后背了行装,踏入渭北大山之中。其实,上次堪验皇陵时他已看到紫金山可以作为皇陵。这次,他又顺龙从东向西堪去,走了几天,再次来到紫金山。来龙腾跃,青龙左环,白虎右抱,远眺开阔。下得山来,从正面看去,紫金山就像一个老虎头,昂首出林,啸傲天下。杨筠松看准那王字位的一棵树,然后又回到山上,左右前后看过,在王字中间植入一个铜钱,他认准了此地,于是背了背包回长安。

    出去的人陆续回来向邱延翰汇报,邱延翰于是陪同,又去堪验。

    5.9

    白天。唐靖陵。

    仆则巍选了靠乾陵十里左右的鸡子堆为陵。

    邱延翰看过后说:“你说说你的理由。”

    仆则巍款款而谈:“这是龙脉延伸,穿行于地下,在此抬起的头。平洋之地,龙气旺到极处,虽然没有龙虎相抱,但郭璞先师说过,得气为先,藏风次之。以山为陵,不用堆土,符合朝廷定制。”

    邱延翰满意地点点头。

    5.10

    白天。唐简陵。

    来到紫金山,邱延翰看过,也对杨筠松说:“你说说你的理由。”

    杨筠松不慌不忙说:“此龙飞腾有力,自不必说,有青龙白虎自不必说,关键是它有帝王之气派,此山为出林之虎形,虎出山林,当啸傲天下。凿山为陵,符合定制。”

    邱延翰点了点头,用树枝在地上一插说:“当在此为墓门。”

    “大人,我有一钱在此。”杨筠松拨开土层,邱延翰的树枝正插在了铜钱上。

    “好,仆、杨二人写好奏折,画好图纸,上报皇上,由皇上选择。”

    5.11

    白天。唐宫。

    奏折报到懿宗手里,好大喜功的懿宗选了紫金山兴建他的陵寝简陵。他很高兴,立即下诏:升杨益为金紫光禄大夫,钦天监副监,升仆则巍为督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