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家風家訓,揚中華雄風——巫嬋妮
作者︰
昆山少年文學院 更新︰2017-02-21 16:05 字數︰1696
人的一生有時漂泊,有時安定,有時憂傷,有時愉悅••••••只有家,才是我們唯一不變的避風港灣。中華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五千年的傳統傳承至今,讓中華兒女明白︰“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家,因為每個人的恪守家規,才形成了和諧美好的整體。
家訓,家訓創造未來
家訓為何物?從詞典中可知,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簡單來說,家訓就是祖先留下的對子孫為人處世的訓言。家訓的領悟,對子孫的修身養性、齊家治國有著重要影響。家訓可以是借鑒古人的言論,亦可以是秉承先祖的道理。譬如古人的書籍《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古人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還有岳母為了讓岳飛有一顆赤膽忠心,毅然在自己心愛的兒子身上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字。並言傳身教,這對岳飛將來成為一代英杰有著重要影響。在家,我深受奶奶的人以勤為本、以儉為德的思想,爸爸的人需為理想而努力拼搏的思想,媽媽的做人之本為誠信的思想所燻陶,受益匪淺。
家規,家規影響未來
家規為何物?從詞典中可知,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有何作用?我認為,一個家庭擁有良好的家規並遵守它,可以讓家人有著良好的品德修養、道德情操。家人可以在遵守家規的同時,培養團結合作、有條不紊的辦事精神,可以培養熱情好客、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可以培養和睦友善、奮發進取的生活意志。那麼,一個良好的家規該如何形成呢?我想,家規可以從家人對事態度的不同、家庭生活條件、祖先遺留的教誨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煉精華,制定適合自家的家規。著名作家冰心在年幼時,她的祖父在牆上掛了一幅對聯“知足不知足,有為不有為”。冰心是這樣理解的︰衣食住行雖然簡陋,卻也當知足;追求知識和修身養性,當永不知足;仁德的事,爭著去做;違背道義的事,堅決不做。這對冰心將來的成功也有著深遠影響。在我家,家規雖談不上很嚴厲,但也不仁慈。從小,爸爸媽媽就對我嚴格要求,“女孩吃飯不得出聲”“睡覺不可發出聲音”“父母在,不遠游”,自小時候起,我就恪守規定。以至于現在的做事情有條不紊、條理清晰。
家教,家教成就未來
家教為何物?從詞典中可知,家教是指“家庭中的禮法或家長對子弟進行的關于道德、禮節的教育。”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孩子不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教育孩子不但是學校、社會的責任,而且更是父母的職責,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將來具有重要的影響。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的確如此,古時,孟母為了兒子的將來,三次搬遷。就是在孟母帶領兒子在適合生活的環境後,孟子漸漸接觸學堂附近的人與他們的禮儀,並通過潛移默化的的融入自己的思想中。這對將來孟子成為亞聖,其母真是功不可沒。在我家,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育可謂是“嚴而不厲”。在我記事以來,爸爸媽媽對我說得最多的,便是“做人要有誠信”“做人要知禮儀”。一旦我不守承諾,便會受到對我來說十分嚴重的懲罰,以至後來我的言出必行;听父母教誨,從小我就不喜那些污言碎語,甚至可以說是憎惡,所以我從不說髒話。這或許就是我現在一直有著良好人緣的原因吧。
家風,家風奠定未來
家風為何物?從詞典中可知,家風是指“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家風的形成與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密切相關。家風的好壞,體現了我們這個家庭的道德情操、品德修養、精神面貌。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每一個家庭成員,也包括了整個家庭。良好的家風,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行動去養成、用行動去保持、用行動去體現。著名的楊家將,就是在一個世代為護國大將的家族中成長,世代剛正不屈、保家衛國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讓他們將來的報效祖國。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嚴謹、是誠實、是節儉、是樸素。無形的它雖看不見,卻一直在我們之間洋溢。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我秉承家庭的作風,整個人也是誠信、樸素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讓我們用行動,樹立美好的家風家規,領悟優秀的家教家訓,傳承悠久的家風國法。只有我們中華兒女奮發拼搏,中國這只文明勇敢的東方雄獅才最終將讓世人欽佩!
昆山市陸家中學初三(13)班 巫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