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梦外阑珊身是客
作者:七月的墨如      更新:2016-12-24 23:52      字数:2483
    前一刻,赵子阳还沉浸在与洵美帝姬的如火如荼中,那火红的裙衫,那滚烫的嘴唇,那凹凸有致的身体,那丝柔般的抚触……

    这一刻,他睁大的瞳孔里却是一个巨大的蜘蛛网,一只黑色的蜘蛛踩钢丝般在网内游移。他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身下的被褥又脏又烂,不少地方都露出了破烂的棉絮。刚才醒来看到的蜘蛛网是结在房顶上,说是房顶,其实是用木板和木棍合拼起来的,墙壁的几个木桩上挂着两大捆柏叶和几个竹篮。里边地上放着一张油漆褪尽了的木桌和几个小矮凳。

    赵子阳极力回忆,梦里的情景依然很真切地再现了,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是如何到来这里的。

    推开呼呼钻风的木门,他走到外面。原来这是一间极其简陋的瓦房,由于阳光较好,房檐上的雪水正缓缓地往下淌,欢快地很,像一连串奔跑的透明珍珠。

    瓦房两边各有一件茅草屋,前面是一圈篱笆 ,刚好把整个院落围了起来。再往远处看,便是差不多布局的几处院落和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

    正愣着,左边的茅屋,门前挂着的布帘子一掀,出来一个老头。

    “起了?”

    老头穿着一身灰色臃肿的棉衣棉裙,乱糟糟的头发随便束在脑后,像个鸟窝。长脸清瘦,看上去和那臃肿的身体极为不搭,活脱脱一个尖头葫芦。葫芦手里拿着一大把木枝条,一边说着,一边朝小院中间走去。

    赵子阳看得发愣,一时竟忘了答话。

    老头也不计较,从篱笆墙边捡起几块石头,围成一个圆圈,开始往里面放那些木枝条,末了,用木条蘸了硫磺,一擦,便引燃了。

    赵子阳看着老头熟练生火的一系列动作,惊叹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引火奴”吗?

    老头叫他过去,用肢体语言示意他如何摆弄,火才不会熄灭,他默默地照做了。

    老头走到篱笆边,掀开地上的一块圆形大石板,往下一坐,便跳了下去。赵子阳仰起脖子看,原来那是个洞,也就是类似地窖的东西。

    不一会儿,老头钻出来,用衣服兜了四五个红薯。

    赵子阳帮着老头把石头放在火上烤着,一边和老头攀谈起来。

    据老头讲,他是他在采石场干活回来的路上,捡到的,硬是背着他,把他给背了回来。他一直昏睡,都差不多睡了五六天了。

    赵子阳努力回想,可是脑子里一片空白。那天他和洵美一塌糊涂又异常清晰的经历,像梦一样从他的生活里消逝了。

    他只记得那片红色的魅影,那像罂粟花和火苗一样的红。

    红薯的香味儿从火苗上逐渐散发出来,氤氲着漂浮在安静的农家小院里。

    老头李三石是个在永泰陵陵区服工役的人,农忙时耕种,闲时便要服役。当赵子阳把自己在金牛山上遇到赵园令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老人家居然显得出乎意外的平静。不过,他当然没有提和洵美帝姬的那番经历。

    “你遇到的那个赵园令,长着齐胸的白胡子吧?”李三石问。

    “是的,您认识他?”

    “我老儿何德何能敢说认识赵园令赵大人?只是他在咱们这一带,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看您生得仪表堂堂,仪容不凡,想必也定是有来历之人,比那赵园令赵荣官位高也说不定,只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老夫言尽于此吧。”老人家不无担忧地望着赵子阳说。

    “小子谢您老提醒,不过我和赵园令并非仇人,也并不是来寻他的麻烦的。小子方才说过,小子的内人和小子远道而来,由于小子一时贪玩,在山间迷路跌落悬崖,内人如今可能仍在禅院,小子只想回去将内人接回,顺便答谢赵园令招待和照顾之情。”赵子阳说得极为得体。

    李三石将赵子阳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不再说什么。起身回屋,片刻后,端出一大瓷碗红薯稀粥递给赵子阳。

    赵子阳接过来,看到粥水里都映出了自己憔悴黝黑的脸庞,心想这真是稀粥呀。若干粒小米清晰可见地漂浮在上面,下面是几大块红薯。

    他胃里一阵泛酸水,赵子阳立刻想到自己昏睡的这几天,老人家肯定没少给自己喂这样的红薯汤水,不然这烤得喷香的红薯加上这绿色健康无害的红薯粥,他怎么就吃得毫无幸福感呢?

    心里这样想着,可他还是将这碗热乎乎的红薯粥和老人家递给他的烤红薯吃了个干干净净,顿时觉得身上一下子有了力气,脑袋也清醒了许多。

    他把空瓷碗搁在地上,对着老头下跪。

    “小子落难,多亏您老出手相救,小子在此拜谢您老人家的救命之恩,小子他日在这个世界若有出头日,定会报答您老人家。”

    老头也不扶他,嘴里说:“你不用谢我,我不是在救你,只是在救我自己而已。因此,你不必挂在心上,你既醒来,也用了饭,自然可以走了。那些报答的话,就更不必讲了。”说罢,老头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赵子阳哪里肯就这么走,这算怎么回事?

    “您说您是在救自己?小子愚钝,还请您老指教。”赵子阳看这老头说话颇有深意,于是灵机一动,抓住他话里最有意味的一句,问道。

    李三石叹了口气,缓缓地说:“不瞒您说,犬子就是在山间坠崖摔伤,没有及时得救,被,被夜里的狼给掏吃了内脏……”

    老人家的话音越来越低,说得格外伤心,赵子阳也因此知道了这个叫李三石的普通宋代农民,他家里的情况和他的不幸遭遇。他本有个完满的家庭,有个贤惠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他在陵区服役的工钱也勉强能够维持家里的生计。可那年,遇到干旱,田里颗粒无收,加上先皇突然驾崩,陵区赶修皇陵七个月,由于他日夜在陵区赶工,很少有机会回家,领到的工钱也不能及时送回去。妻子一人在家照顾儿女,日子极为贫寒,几乎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境地,恰恰小儿子又生病了。当时,妻子为了保住儿子的命,忍痛把女儿卖掉,用卖女儿的钱给儿子治病,维持家里的生活,这才熬过了难关。

    赵子阳没想到老人家的经历如此悲惨,看来传说中大宋朝民众生活富足,只是其中一个侧面啊,不然怎么可能有卖女救子的惨剧呢?

    “等到先皇的遗体下葬后,我回到家里,就再也见不到我那闺女了。我去服役之前,孩子还把我送到村口……再后来,儿子也出事了,内人经受不住打击,就,也投河自尽了。”老人的声音越来越低,似有泪水在他苍老的眼眶里闪烁。

    赵子阳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的救命恩人。

    “那日在山上看你受伤,我本不是个爱多管闲事的人,也不是个热心人。可我那时候偏偏想起了我那惨死的小儿子,一时心头难平,憋着一股劲儿把你背了回来。”

    赵子阳赶紧把头在地上“砰砰砰”磕了三下:“父亲大人在上,若您老不嫌弃,就受不孝子三拜吧!小子远道而来,四海为家,今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待小子接回内人后,定在此安家立业,侍奉您老颐养天年,以报答您的再世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