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贊助
作者︰
楚雲婷 更新︰2016-09-02 23:27 字數︰3155
星期日下午陰雨綿綿,石磊的書店——懿文書店內顧客寥寥。石磊走到店門口,望著滿天紛紛飄灑的雨絲,表情一臉陰霾,心中暗自嘀咕道︰“這開書店簡直就像農民種田一樣,要靠老天爺吃飯啊!”
他收拾起自己郁悶的心情,在店里每個書架上整理圖書,把顧客擺亂的書籍重新歸類放好。因為是陰雨天,店里光線很暗,他索性把店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做完這些事情,他才鑽進辦公室,坐在椅子上思考一些事情。
他當初的理想是開一家C市最好的人文學術書店,經過幾年苦心經營,他實際上已實現了這個目標。他書店里的文學藝術和社科類經典名著之全,超過了全市最大的新華書店,在讀者尤其是知識分子中口碑甚佳。為了保證許多重要但又不經常再版的名著能長期有售,他花了巨資來屯貨,如光商務印書館那批《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庫存就有實洋六十多萬元。不過,由于庫存量大,加上圖書行業不景氣,他目前出現了資金周轉不靈的困難。
他雙目微闔坐在那里思索了半晌,耳邊傳來牆上掛鐘的報時聲,他抬眼一瞧,已經下午三點鐘了。他正待起身去店面看看,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張宏道笑眯眯地走了進來,後面跟著江雅婷。
夜不歸宿事件發生後,江雅婷找張宏道長談了一次,張宏道老老實實把事情的經過講了,並發誓決不再犯。江雅婷听後總結道︰態度誠懇,反省深刻,決心堅定,是位好同志!讓張宏道感動得差點喊老婆萬歲!兩眼盯著江雅婷直冒星星。今天上午石磊給江雅婷發了一條手機短信,告訴她書店到了一批有關音樂美術和古籍方面的書,所以,夫妻倆下午就趕來了。
三人互相打趣了幾句,石磊問文會怎麼沒跟來,江雅婷說兒子去了同學家玩,並感嘆兒子大了,管不住了。然後就在石磊的介紹下,開始查看起這批新書來。江雅婷邊一本本地翻著新書,邊與石磊交談著,張宏道在旁偶爾插幾句話。
張宏道看到書架上有一套林逸聰編的《音樂聖經》上、下兩大本,翻看了一下,覺得很不錯。便對石磊說他想買三套,另兩套打算送給兩位同是樂迷的朋友。而石磊卻說這次只進了五套,這已是最後一套了。江雅婷忙問他為何不多進點貨,石磊支吾了幾句,然後坦承地告訴他們是資金周轉有些困難。待他們把挑好的書打包後,三人又重新回到辦公室喝茶,張宏道對石磊說︰“你周轉資金有困難怎麼不跟我說?我現在流動資金寬裕,借給你幾百萬沒點問題的。”
石磊想了一會,然後說道︰“那你就借我一百萬吧,我現在也想不出其它辦法來。”
“明天我就把錢打到你帳上。”
“謝了!”
“別跟我客氣!”
大家又接著聊起了三家外出度假的話題,正在這時,石磊的妻子陳雨荷走了進來,身邊還跟著一位女士,三人忙站起身來。一陣寒暄後,大家又重新坐了下來,原來跟著陳雨荷的那位看上去三十來歲的女士是她電視台同事,是一檔叫做《文藝沙龍》的節目編導,名叫甦紫雲。她文雅清秀,身著一套休閑服。她是因為急需找幾本參考書,才跟著陳雨荷來到書店的。
江雅婷平素對《文藝沙龍》這檔省內電視台唯一高品位的文化節目很感興趣,每期都必看,聞之特別高興,馬上興奮地與甦紫雲攀談起來,甦紫雲也很平易近人,從陳雨荷口里得知江雅婷是中文系副教授後,很感興趣,馬上就與之聊了起來。張宏道在旁觀察到甦紫雲思維異常敏捷、談吐高雅、知識廣博,不由對她頓生好感。
石磊與甦紫雲有幾面之緣,倆人比較熟,他半開玩笑地對她說︰“真是弄不清從何時開始,電視屏幕上竟然悄悄發生了如此巨大變化︰那些曾經只偶爾在媒體上露面的名人們,如今成了形形色色的電視節目的招牌菜和主要看點。往日這些在觀眾眼里多少有些神秘的人物,似乎突然間縮短了與大眾的距離,透過熒屏與我們整日廝混,從白晝直到夜晚。”
大家都笑了,江雅婷也調侃道︰“是啊!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沉醉其間,一個似乎不爭的事實是︰我們巳進入了也許可稱之為名人文化的時代。如今名人和準名人成了媒體的主角,在他們賣力地表現下,觀眾神聖的義務就是尖叫著追捧和演好配角。如果說在街頭巷尾圍著名人簽名拍照是多麼熱鬧非凡,那麼舞台上揮灑星光的歌手,與使勁起哄的粉絲們一道所營造的氣氛,就相當令人震撼了!”
甦紫雲倒並不尷尬,笑著解釋說︰“名人現象本是社會民主化和平民化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也可說是一種進步,它是一種整合和維系社會的有效力量。只是當它與市場經濟一結合,奇跡就發生了。在當今的商品社會里,只要人們有需要,市揚就能迅速地生產出來。當民眾廣泛地信仰失落和精神迷惘之際,某種能撫慰焦慮體現歸宿感的替代品就有了市場需求。一些洞若觀火的玩家借鑒國外和港台的模式,與心領神會的媒體一拍即合,就適時地推出了一款特殊的消費品︰名人,一種迄今為止看起來最人性化的商品。”
江雅婷抿嘴一笑,繼續調侃道︰“人們起初是情有所寄,繼而瘋狂痴迷,觀眾的反應空前熱烈,收視率直線攀升,鈔票也滾滾而來。好事者興奮之余大干起來,他們深知民眾喜新厭舊的心理,從零星制作迅速邁入批量生產。如今造星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名人消費成了拉動經濟的重要杠桿。現在我們巳經遠離了幾張單調的面孔籠罩一代人的日子,而進入了無數臉旦爭奇斗妍各領**三、五天的激情歲月,流水的名人鐵打的觀眾,共同打造了當今大眾文化的盛世奇觀!”
石磊搖了搖頭,感嘆地說道︰“名人文化的本質就是娛樂崇拜,社會需要娛樂來分散人們對日益不平等和無意義生存等痛苦事實的關注。它導致一種淺簿和浮華的商業文化的統治,極力掩飾著文化瓦解這一敗絮其內的隱患。名人文化無法產生深刻的價值,任何一種趨向卓越的努力都會被這種本質上是商品化的力量所扼殺。它的底線是利潤,除了賠本的買賣沒有**。它從歌壇影壇體壇這些天然的根據地四處出擊,如今竟長驅直入攻進了學術界,在講壇講壇上也淘到了第一桶金。文化工業超強的復制力啟動後,大家就在各地電視節目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大師’們紛紛登場亮相了。轉瞬間我們似乎一躍而成了超級的文化大國,談學論術蔚為時尚,至于孔子和莊子究竟想說什麼倒不必深究。這些充滿時髦趣味的表演香軟可口,最重要的是感觀的娛樂和思想的放松。這些在學術上行跡可疑的文化名星們經過媒體的精心包裝,有效地助長了人們一舉成名的渴望,使那些坐在冷板凳上苦讀的學人也想入非非起來。”
他環顧了大家一眼,見都在低頭沉思,于是喝了一大口茶,繼續說下去︰“名人文化刺激了人們成名的欲望,如今成名的**是如此之強烈,充分體現在一些選秀節目中。無數少男少女從課桌上直撲‘秀場’,早早展開了一步登天的拚博。成功者稚嫩地擺出大腕的派頭好不得意,落敗者以淚洗面家長捶胸,那些搖旗吶喊的粉絲們在乍喜乍憂中聲嘶力竭,如同被一場瘟疫襲擊了一般。在這一幕幕瘋狂的鬧劇中,我們從這些孩子們身上看到的未來更加撲朔迷離,令人憂慮不安。”
半晌,甦紫雲仿佛從睡夢中醒來,嘴里喃喃說道︰“你說得很有道理,我們這些媒體從業者應該深刻反省!”
談話又轉到《文藝沙龍》這檔節目上來了,只見甦紫雲忽地嘆了一口氣說︰“《文藝沙龍》節目很可能要被取消了。”
“為什麼?”江雅婷瞪大了眼楮。
“《文藝沙龍》節目是台里專門撥款弄的一檔節目,沒有廣告收入。上面有人認為沒有經濟效益,打算砍掉它。”甦紫雲解釋道。
大家一听,首先是沉默,繼而憤怒地聲討起來。盡管甦紫雲試圖向大家解釋台里的一些苦衷,但幾人仍然是一副義憤填膺狀。末了,張宏道問道︰“做這檔節目一年需要多少錢?”
“三十萬。”甦紫雲答道。
張宏道沉吟片刻後說道︰“這樣吧,我公司每年贊助這個節目三十萬,我沒別的條件,只要求每期節目片尾打上由我公司和懿文書店共同贊助的字幕就可以了,怎麼樣?”
“真的!”甦紫雲又驚又喜。
“是真的。”張宏道鄭重地表態道。
“那太好了!謝謝你!我回去後馬上就去跟台長匯報!”甦紫雲一臉興奮。
……
當甦紫雲與大家熱情地告別離去後,石磊問張宏道︰“你知道甦紫雲是誰的女兒嗎?”
“不知道!”張宏道搖了搖頭。
石磊略帶嘲諷地笑道︰“她的父親就是甦彤副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