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皇帝拜师
作者:闫增连      更新:2020-03-05 16:55      字数:2651
    皇帝拜师

    元妃嫘祖的怪病很快治好,惊动了皇宫大院的文物群臣。一个个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岐伯,崆峒山来的仙医,听说是高人广成子的学生。太厉害了,元妃的病经过很多御医,都没有良效。都以为再也治不好了,嗨嗨,这位岐伯仙医手到病除。真是神医啊。

    特别是佩服岐伯的就是诊脉和针法:你们知道不,岐伯仙医三个手指一摸脉,就知道是什么病。就连妖精青梅儿用的妖术都能摸出来。太神奇了。更神的是岐伯仙医的针法,鬼门十三针,针针扎的要害上,妖精无处藏身,现出原形了。

    很多大臣都议论:咱们有熊国的皇宫大院,若是有岐伯这样的神医就好了。有个疑难杂症也不怕了。可惜呀,这么好的神医说不定那会儿就回崆峒山了……

    不要说是大臣们爱惜岐伯的医学才华,就连皇帝也是佩服有加。在元妃的耳前不断夸奖:元妃,你真是沾了岐伯仙医的光啊,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医术,手到病除。看来,广成子所言不虚,岐伯的慧根极高,聪明好学,对医学知识掌握的非常透彻全面,人体的奇经八脉,阴阳五行,脏腑学说,药物性质,方剂配伍,针灸疗法,样样精通……

    元妃看着皇帝说起这位神医,高兴的劲头,乐乐地说:干脆留在皇宫大院,为大臣们服务多好。我看岐伯仙医善良忠厚,可以重用。

    皇帝听到这句话,正对胃口,愉快的说出想法:不但留在宫中,还要拜他为师,教会我医学知识。我要亲自为黎明百姓治病除疾。

    元妃惊愕地看着皇帝,心想,皇帝呀,是不是说醉话。你一个皇帝,拜师一个小小仙医,有些不合常理啊。

    皇帝看着元妃嫘祖怀疑的样子,就坚定地说:这是真心话,我一定拜师学习医学。

    元妃嫘祖快乐起来,拍着巴掌,佩服皇帝这种求知精神,鼓励道:我看行,皇帝带头拜师学医,一定带动很多人学医,不久,有熊国的医学事业就会发扬光大。

    皇帝高兴之余,不免还有些担心,就对元妃道:单凭治好你的病,还不能确认岐伯的医术高深。还要多多试探考验一番。

    元妃嫘祖道:这还不好办,宫内的大臣,宫女妃子,男女老少,病人多了去了。随便找几个,捡那最厉害的。让岐伯看看,如果都有效果,不就说明一切吗。

    皇帝点头称是。很快发出消息,凡是有病的人,都可以找岐伯仙医治病。这消息传得很快,一时间,熙熙攘攘的来了一大帮。争先恐后的伸出胳膊说:神医,给我看看。

    一间房子里,摆一张长条方桌,上面有棉布做的诊脉包。一包针具。一个牛皮药箱。岐伯端坐方桌后面。微笑着说:大家别急,一个一个的来,都给看病啊!

    简短的几句话,推挤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年轻的让着岁数大的,病轻的让给病重的。秩序井然,尊老爱幼。气氛非常和谐。

    第一个是老太太,坐在岐伯对面,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瘦骨嶙峋。指着耳朵,说话漏风:神医给我看看。

    岐伯给她摸脉,不大一会,就说:你得肾阴虚,虚火上炎。头晕目眩,耳聋耳鸣。

    老太太睁大眼睛,伸长脖子:什么,你说什么。

    岐伯微笑着又解释一遍。老太太还是伸长脖子问:你说什么。大声点。

    众人哄堂大笑。岐伯微笑点头,不再问话。刷刷开出药方,配好药,嘱咐:熬药汤,一日三次。饭前喝。伸出三个手指解释:一日三次。连喝三天。

    没等老太太说话,老伴儿鞠躬拜谢道:神医,我都听懂了。

    第二个是妇女,没等开口,岐伯就开始诊脉,不大一会儿,就说出症状:你是肚子凉痛,每月来潮淋漓不净,断断续续。

    妇女惊讶的说:哎呀真是神医,说得对极了。是这样的。那你说是怎么回事?

    岐伯道:你素体阳虚,感受风寒。导致脾阳虚弱。运化失常,脾不统血所致。

    妇女点头称是,急促的问:能治好吗?

    岐伯道:能啊,三服药可治愈。

    妇女高兴而去。

    第三个是老头,被儿子媳妇搀扶,哼哼呀呀趴在方桌上,愁眉苦脸,眼含泪花。

    岐伯摸了一会脉,说:你的腰腿痛,你走几步。

    老头哼哼呀呀颤巍巍的走几步,立住不动了,说我走不了几步。岐伯看他的脸上虚汗流淌。就摆摆手停下。说:你立住不动啊。随后用手拇指在腰部点了几下,又在手背的陷窝处扎一针,不停地捻针。几分钟后,岐伯说:你走走看。

    奇迹出现了,老头晃晃腰,伸伸脖子,踢踢腿,走几步,竟然可以走路了。大喊:嗨呀,神了,不觉得痛了。

    众人大笑:你装的病吧。

    老头努嘴道:瞎说!你们没看见神医给治的好吗。神医就是神啊。

    欢笑声中,老头高高兴兴而去。众人的热情高涨起来,求治的病人挤满了屋子,院外也是排队等候。从早晨忙到中午,又从下午忙到天黑。岐伯累的腰酸背疼。毫无怨言。中间连口水都没时间喝一口。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更加神奇的是,开除的草药,病人熬汤喝下,个个都有神奇疗效。返回来面见神医道谢。送来不少的礼物。可把岐伯愁坏了,望着成堆的礼物,这可怎么办啊。不收下,病人不走,收下,没地方搁呀。

    这一情况反映到皇帝,高兴地对元妃嫘祖说:看来,岐伯的医术名不虚传。的确高深。

    元妃嫘祖道:你已经考验过了,还不拜师啊!

    皇帝乐呵呵的点头道:那好,选个良辰吉日,拜师学医。

    拜师这天,晴空万里,皇帝请岐伯来到明经堂。岐伯不解,这里建设的肃穆整洁,庄严大气。摆满了皇帝研习的书籍。就试探的问:皇帝殿下,来这里不知何事?

    皇帝扶着岐伯坐在藤椅,突然跪地叩头,高声道:师傅在上,弟子有礼了。

    岐伯惊慌失措,跪地叩头道:皇帝请起,山民岐伯该死!

    皇帝起身端来茶水道:师傅请用茶。

    岐伯脸红脖子粗,羞愧难当。硬是跪求皇帝落座。岐伯诚惶诚恐道:皇帝有何教诲请讲。

    皇帝道:我要拜您为师,研习医学。只因仙师医术神奇,手到病除。感动与我。决心刻苦学习,为有熊国的黎民百姓治病疗伤。

    岐伯深深地感动,有熊国有这样的好皇帝,百姓幸甚,国家幸甚,一定会国富民强,江山永固。岐伯发自肺腑:皇帝万岁,岐伯愿将薄学悉数尽传。造福国家百姓……

    自此,皇帝就在明经堂开始一问一答,苦苦修炼医学知识。

    皇帝问: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而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始终;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道: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皇帝道:请细言其道。

    岐伯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赌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间,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