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读王涛游记《会心山水》
作者:柴大官人      更新:2016-06-13 22:07      字数:937
    历来游记文字中,触景伤情者比比皆是。自《岳阳楼记》以降,处江湖之远,仍思为国分忧,是下位文人志士不变的梦想,但是有几人能得酬所愿?寄情于山水之间者众矣。正是因为如此,王涛的游记文字始终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因而显得耐读。在他的笔下,他始终是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而承载他文字的那些厚重的历史,或许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通读他的《会心山水》一书,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透景而写史,进而作感叹之声。    

    王涛的文字耐读,还在于他行文之雅致,写作之严谨。在他的笔下,写景少而精干,多而不乱,又擅于山水景点奇趣之中,穿插人文典故,虽是通篇白话为文,却集成了传统游记之精髓。笔者好奇,观《海瑞祠前的沉思》中引用海刚峰事迹,随手查阅手中的《明史》,王涛在文中的引述竟不错一字,不禁拜服。王涛每写一篇游记,都是改了又改,短则数周,长者数月,成文极慢。俗话说“文如其人”,王涛在接触网络之后,在大型文学网站《红袖添香》建有个人文集,有读者在阅读了他的游记之后,竟以为他是六旬老者,实在是错得离谱,但由此也可以反射出王涛游记文字之老成。    

    王涛尝言:喜欢老夫子司马迁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故常年流连于山水之间。这虽是他少年时的志向,一、二十年过去,至今未尝改变,所改变的只是他的文字风格。早期如《裸露的老君台》,写景如写旅游简介,文章的重心则放在了对未来环境的担忧。这种写法可以说在他的游记中贯穿始终,愈往后而文字愈发成熟,至《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琴台无声》两篇,悲愤之气跃然纸上。这两篇都是作者在游历了相关景物之后的有感而发,《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文,作者用文字还原了名将岳飞的一生,壮志未酬的英雄让人徒增悲叹;而在《琴台无声》里,一曲高山流水道尽了知音之难寻。游山水而闲心境,却似无端发此感叹,也让笔者不禁感叹现实中英雄之无用,虽然散发着此类情感的文字在《会心山水》一书中极少。至于《情满云台山》、《逛鬼城》等,则于移步换景之间,情感外露,文字之流畅,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痛快感觉。一扫感时伤世的郁闷之气。    

    夫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寄情于山水之间,又能以山为傲骨,以水为智慧,静则著文于世,岂非是人生一大乐事?读王涛《会心山水》一书,当可静心捧茗,自在神游。

    作者:皖界首市委老干部局    柴进

    邮编:23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