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腌蛋的季節
作者︰濮穎      更新︰2015-12-25 15:23      字數︰1140
    腌蛋的季節

    清明前後,是腌蛋的日子。我的家鄉是一個水鄉,養鴨的人多。數不清的蘆蕩和湖塘是天然的養殖場。水里的蝦米、小魚、螺螄是鴨子的綠色飼料。家鄉的鴨是名鴨。肉極香嫩。鴨蛋更是聞名天下。

    家鄉人不善用鴨子做菜,既做不出北京的烤鴨,也做不出湖南的醬板鴨,南京的桂花鴨。最多是入冬時節,用鴨子煲湯,一到冬季,街上大小飯店的門口就掛出了“老鴨湯”的牌子,鴨湯特有的濃香味和飄散在街頭的氤氳熱氣,總讓人在蕭索的冬日里感到陣陣的暖意。

    家鄉人善腌蛋,正月一過,大街小巷就多了挑著籮筐賣鴨蛋的鄉人,一邊走,一邊吆喝“鴨蛋,高郵湖的鴨蛋”。高郵湖的鴨蛋在家鄉人的心目中是最好吃的蛋,因為高郵湖水質好,魚蝦多,自然環保。也有人吆喝“鴨蛋,正宗高郵麻鴨蛋!”高郵麻鴨和北京鴨一樣位居全國名鴨之首。家鄉的鴨種大都是麻鴨。也有人家養一種小梅鴨子,個小,肉粗,無香味。還有一種鴨,叫紹之鴨,也不是系出名門,但是鴨蛋與麻鴨蛋很相似,極易混淆。

    麻鴨蛋個大,蛋殼有青、白兩色。蛋黃大,顏色橙黃。煮熟的蛋,空頭小。蛋白清細嫩,蛋黃油沙紅。冠有朱砂和紅太陽的美譽。著名作家汪曾其先生在作品中就有詳細的描述。

    隨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買蛋的人來到攤前,通常會撿出其中的一只,迎著陽光照照,透過薄薄的蛋殼,可以看出蛋黃的大小來。確認鴨蛋的品質之後就談起價錢,價錢一般不高,按斤計算,一般人家買十斤左右,也有買二十斤的。蛋買回家以後,用清水洗淨,在陰涼處自然晾干。腌制的方法有兩種︰鹽水浸泡、黃泥包裹。

    鹽水是用冷卻的開水將鹽化開,將鴨蛋浸入其中,一般按十斤蛋一斤半鹽的比例。還需放入一點料酒,去羶增香。鹽水腌蛋易破,不便存放。相比而言,用黃泥包裹就科學多了。用溫水化開鹽,加黃泥攪拌成糊狀,將鴨蛋裹入泥中,再用塑料紙套好,包裝獨立。腌好的鴨蛋最好是放入瓦壇中,置避光通風之處。鴨蛋從腌制到食用的時間一般在四五十天左右,清明左右腌好裝壇,到端午節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風俗︰“系百索”,“打蛋絡”、這個蛋絡就是用來裝鴨蛋的,至今還記得小時候“踫蛋”的游戲。那時節的鴨蛋腌制時間不長,只有一絲絲的咸味,正適合白嘴吃。吃一小口,放鼻子邊嗅嗅,到了中午,也舍不得吃完。

    家鄉有許多蛋品廠,產品質量非常好。品種也多。外地人來這里,都要帶一些蛋品回去。家鄉人送親友,也必送鴨蛋。超市的貨架上隨處可見各種品牌的蛋品。賣鴨蛋的專賣店也多如牛毛。可是,家鄉人還是喜歡自己腌蛋。哪怕只腌三五斤。因為,在家鄉人的心中,腌蛋,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習俗,是情趣,更是一份濃濃的鄉情。

    清明時分,鶯飛草長,家鄉人用自己的一雙巧手,腌制出了聞名天下的鴨蛋。綠茵茵的湖灘上,金燦燦的陽光下,家鄉人一聲“咦嘖嘖來”,希望便在清粼粼的波光里蕩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