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如夢如幻的鄉情——劉仁前作品研討會召開
作者︰admin      更新︰2024-02-22 16:04      字數︰8596
    2010年10月19日上午在江甦省作協會議室召開了“劉仁前作品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南京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與江甦省作協聯合舉辦。

    會議由省作協創研室主任汪政,南京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宗剛主持,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主席範小青,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王飛,《文學報》評論部主任朱小如,中央電視台十頻道編導仲華,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發有、張光芒,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何平,泰州市文聯秘書長陳揚,興化市文廣新局局長劉春龍以及南京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主要成員馬永波、黃梵、江雪、張叔寧、劉曉萍等出席了研討會並作主題發言。

    劉仁前 (1961∼)筆名瓜棚主人,江甦興化人。1985年開始文學創作。中國作協會員、江甦省作協理事、泰州市文聯副主席、泰州市作協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香河》,小說散文集《眷戀故土》、《楚水風物》、《瓜棚漫筆》等多部,曾榮獲全國青年文學獎、汪曾祺文學獎、中國散文年度獎、江甦省“五個一”工程獎、泰州市文藝獎等多種獎項。作品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精選(中國卷)》、《中華文學選刊》等多種選本。現任泰州日報社副社長、《泰州日報》副總編輯。

    汪政︰《香河》引起的反響是巨大的,至今才開作品研討會,相信大家會準備得更充分的。省作協副主席趙本夫和周桐淦因事未能出席,但他們都對《香河》作了高度評價。今天到會的有江甦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範小青,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王飛等。研討會分兩個議程︰作者交流創作情況,然後請各位專家研討。首先請範小青主席致辭︰

    範小青︰文學其實是最自由的,但有時候自由也要與規矩相結合,要有度。今天我講四點,四個“意”︰一是謝意。感謝各方面專家對劉仁前《香河》的支持關心。江甦作家、評論家對我們作協工作的一貫關心和支持,在這里,我表示謝意。二是敬意。劉仁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寫出這樣大部頭的小說來十分不容易。寫這樣的長篇很難,是要靜下心來,慢慢打磨的。我個人對此表示敬意。三是心意,今天,我們舉辦這個座談會,也是對作家辛勤創作的一個肯定,是作協的一點心意。希望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我們今後工作更好的開展。四是意義。我認為這篇小說是開放型的小說。汪曾祺總是寫短篇,而劉仁前要面臨的挑戰是寫長篇。所幸的是他經受住了考驗。盡管我生活在甦南農村,但那種氣息是熟悉的,相通的。在今後的寫作中,可以進一步考慮到讀者的感受。這是一幅里下河的《清明上河圖》,不容易。通過語言打動讀者尤其難得。

    最後向仁前表示祝賀!

    陳揚︰今天,舉行的“劉仁前作品研討會”,是省作協愛護關心基層作者文學創作的一個具體個案。

    劉仁前同志是泰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市文聯兼職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這二十年來,劉仁前同志先後在興化市委宣傳部、泰州市委辦公室、泰州日報社工作。工作單位幾經變動,行政職務漸次升遷,在這些更多的變動中,劉仁前一顆熱愛文學的心卻愈加熾熱。或許,用一句話可以形容劉仁前同志的心路歷程——那就是︰歷久彌堅。興化水鄉賦予劉仁前靈動、細膩的文學感受。這些年來,劉仁前多篇作品問世、獲獎。近年,他又推出了長篇小說《香河》。以此為標志,在文學路上,仁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研討會上,多位領導、專家將對仁前的《香河》作點評。我們相信,仁前一定會從各位專家的悉心點評中獲益多多。泰州的文學創作,近年來正呈現出老中青梯級發展態勢,仁前作為中年創作力量的中堅,肩負承上啟下的重任。我們衷心期望仁前同志以《香河》為新的文學起點,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這里,我願意用前甦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牛犢頂橡樹”的說法來作為對泰州文學作者的共勉!

    我們更加期望省作協、省文聯、省有關媒體的領導、專家、朋友們對于泰州的文學事業給予更多的關注!再次謝謝大家,祝福“劉仁前作品研討會”,熱忱歡迎大家到泰州相聚、作客!謝謝!

    劉仁前︰ 在讀者的印象里,興化是和施耐庵、鄭板橋、劉熙載連在一起的;里下河,跟汪曾祺密不可分。正如趙本夫先生所言︰“多水的興化養育了興化才子們出色的領悟力。他們在興化這塊土地上生活和寫作,興化人的生活,其實也是中國人的生活。他們為我們再造了一個文學的興化,其實也是為我們再造了一個文學的中國。”

    興化古屬楚,因境內河蕩密布,得名楚水;作為楚國令尹、大將軍昭陽的食邑,又稱昭陽。多水的興化,使其亂世成為“世外桃源”,盛世卻又“鬧中取靜”。無數文人雅士、騷人墨客,為避戰亂,為避喧囂,甚至為避功名而來到興化,又為讀書、為賣畫、為會友、為功名而離興化而去。他們當中有寫出《水滸傳》的施耐庵,寫《桃花扇》的孔尚任,寫《報劉一丈書》的宗臣,寫《藝概》的劉熙載,有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李……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興化,有著極其豐厚的傳統文化積澱。這一切,無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在多年之前,陳建功先生就從我的小說里讀到了劉熙載一直主張的那種“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的情愫。陳建功先生在把我的作品與劉熙載《藝概》中的理念作了一番比較之後,這樣說︰“這一位‘劉’和那一位‘劉’是否有血緣關系且不必管他,這一位‘劉’是否讀過那一位‘劉’的《藝概》也無需深究。從文學觀念上看,他們還真有幾分相近之處呢。劉仁前筆下靜靜地流淌而出的,大抵是鄉情。如夢如幻,如絲如縷。”《香河》與興化傳統文化有著難以割舍的淵源,是完全根植于興化傳統文化土壤的。

    甦北里下河的水鄉興化,有著獨特的自然風貌。正如我在《香河》里所描繪的那樣︰“甦北興化屬水網地帶,出門見水,無船不行。河道野藤般亂纏,有河必有村,有村必有河。河是藤,村是瓜。瓜不離藤,藤不離瓜。三步一村,五步一舍,大大小小,瓜兒似的,村舍相挨。一村雞啼,村村雞啼;一舍狗叫,舍舍狗叫。村村舍舍,雞啼狗叫,好不熱嘈(熱鬧的意思)。”這種極具個性的地域風貌,讓生長于興化本土的我,有一種血濃于水的親切情感。

    我自1985年業余從事文學創作以來,一直想用手中的筆“告訴世人家鄉的一切”。數十年來,對家鄉風俗風情特別的喜好、嗜愛,讓我一直置身于興化的鄉村生活,始終保存著一份“鄉村野小伙”的特質。好多鄉村農活我都干過,也就更為熟悉。這從我一貫寫來的小說散文集《香河風情》、《鄉戀》、《楚水風物》、《眷戀故土》、《甦中婚俗風情散記》、《瓜棚漫筆》中,可窺一斑。《香河》是我對興化風土人情的一次文字總集,一番對故鄉之愛淋灕盡致的揮灑。“謹以此書———獻給生我養我的故鄉,獻給故鄉死去的和活著的鄉親們。”。

    《香河》更多地再現了興化鄉村原生態的純與美。看《香河》,不難發現沈從文、汪曾祺對我的啟發和影響。《香河》是一條河,一條大河,河上風光,兩岸風情,在我的白描里流瀉而出。風土風物真的值得這麼事無巨細地描繪出來,真的那麼誘人嗎?回答是肯定的。當然,這與小說中人物的呈現有關,《香河》里鮮活的各色人等,與其說是筆墨衍生的產物,不如說是經“香河”派生出來的,更符合一種人生常理。環境造就人,環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人的命運。這樣的派生,才會有著生生不息原生態的“香河”,有了《香河》生發出的當下意義。  

    張宗剛︰劉仁前的小說展示了蓬勃的、野生的、自在的生命力,發散著“思無邪”式的爛漫情致和原生態美感,彰顯一種可喜的混沌性、自足性和圓融性。劉仁前的散文如《瓜棚漫筆》等,運用的仍是大眾化語言,總體感覺較平;到了長篇《香河》,劉仁前真正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文氣和語感,放手使用“小眾語言”,大膽以方言寫作,反而顯出闊大的氣象和格局,給人“一出手就是巔峰”的驚艷,其跨度之大,超越性之強,仿佛陳忠實的《白鹿原》之于他本人在《白鹿原》以前的作品,顯示了質的提升,這是長期積澱的結果。

    現在請姜廣平先生發言。

    姜廣平︰跟仁前在1986年接觸的當時,我在鄉下教書。當時給了我一本薄薄的《香河風情》,20年過去了,香河胖了,厚重了。興化作家群我在關注著,家鄉的作家可謂群星璀璨。潘向黎評畢飛宇的小說︰敗家子請客。仁前的長篇小說《香河》也有這種味道。但仁前的家底肯定不止這些。

    《香河》是全景式的,是和市場經濟接軌的,重要的歷史記憶,比如車路河工程,這是興化人帶有溫馨,也帶有痛苦的回憶。仁前是想把自己的作品集大成的,他的風土民俗,風俗人情,都有詳細的描摹。這本書是地域性的,是全景式的描述一個地方的厚重文化的積澱的。他的中篇小說收放自如,人物關系配置有一種散點透視。生活是這本書的中心人物。關于方言問題,現在的許多作家沒有了自己的語言,千人一腔,都是普通話。這樣是很乏味的,沒有文學的個性和生長力。文學語言的個性和生長性至關重要。地域特色非常濃烈的方言,是有他的獨特性的,有自己的魅力。縣城級的作家,他的語言和氣勢一看便知。而具有大家氣象的,是用自己的方言,大氣從容。《香河》里已把民間語言挖掘到了一個深處。仁前的文學意圖也好,企圖也好,他不是想和大家比較、對抗,這是一個好的姿態。他的描寫是一種合作的姿態。他刻意和畢飛宇、朱輝、顧堅、龐余亮合作構建興化文學的版塊。《香河》已經成為興化里下河文學的一道可觀的風景。畢飛宇是偶爾回到他的王家莊。劉仁前是扎根的,是堅持與堅守的。劉仁前收藏了香河,同時也擁有了香河,展現了香河。

    劉仁前是鄉土世界的傳承者與守望者,幾十年來,“香河”已經成為劉仁前的重要標志,他是香河的書寫者,更是香河的記憶者和收藏者。劉仁前非常耐心地書寫著香河人的人性的掙扎與命運的躁動,呈現了最佳的文學品質。

    劉春龍︰一、作為一個作者,劉仁前對興化文學現象的形成功不可沒。興化的文學滲透著“汪味”,這是毋庸置疑的。劉仁前可以說把“汪味”發揮到極致。有了榜樣的力量,文字的進展就快了。二、仁前一直寫散文,小說長篇很少。《香河》的出現,其實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三、他的作品為興化文學的創作提供了一個示範。興化的文學作品是標上自己的明顯的烙印的。《香河》和其它作品一樣是離開興化寫興化的,跳出以後,視野是不一樣的。不會沉溺,不會有有“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感。《香河》為描寫興化提供了範本。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長篇如何推出自己,《香河》也做出了榜樣。我們以前也在泰州興化舉辦過作品研討會,能在省作協還是第一次,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仲華︰整個《香河》如視角情景劇一樣。有一種陌生的熟悉化。小說語言給人的感受是情感的流淌。它並沒有著力刻畫一個真正的人物形象而只是為讀者提供了許多的人物素描,如柳安然、柳春耕、柳春雨、柳翠雲、三奶奶、二侉子、李鴨子、琴丫頭、楊雪花等,也沒有一條貫穿始終的紅線,整部小說的敘說不時地會讓大段大段的地方風俗、風情的描寫打斷等,使《香河》顯得與通常意義上的小說很不相同,這些恰恰應該被認為是《香河》的獨特之處。《香河》為我們所提供的並不是某個環境中的某幾個人物的獨特命運,而是獨特的年代、獨特的地方的一些底層人物的原質的生存狀態。

    《香河》中所采用的敘述主體是非常獨特的,這就是評話藝術中的說話人。在仁前的這部《香河》中,作為說話人的敘述主體盡管基本上也是隱匿的,但卻始終給讀者一種在場感,即我們始終感到作品中的一切均是由這位說話人講述出來的。在《香河》中,作者很少對人物心理活動進行直接的描寫,是向讀者講述人物的心理活動。正因為如此,讀者與其說是被講述的內容所吸引,到不如說是被說話人的講述本身所吸引。

    作者采用的敘述語言也是很有特色的,特別是其中的方言土語,傳達出一種難以用現代漢語的詞語加以翻譯的特別的味道。作者用以講述的語調似乎是不動情的,而是平和的、安詳的和略帶幽默與調侃的。所以能如此的原因,全在于作者實際上是以一個從那些逝去的歲月、人、事、物當中走過來的人的心態去追憶那些歲月、人、事、物等。因此,從前的那份激動已不復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種安詳、寧靜及淡泊的傷感。  

    朱小如︰在興化時讀了仁前的小說,一口氣看完了,印象很深的。小說實際上就是寫實事,無論是農村的生產、生活。這樣的實事是我們所謂的鄉土作家所缺少的。這個,我覺得仁前非常有優勢。《香河》是一種記憶性的小說,和他的散文化有意拉開了一段距離,總的感受是唯美。當然,以前仁前的小說中間有一些突兀,這次重版,已作了比較好的改動。他寫的歷史,基本上都寫的公有制、大集體時期的,描摹了那個時代特征,把握了一個度。精神上的麻木,生活上的艱苦,道出了歷史的真相。是對歷史文化真相的一個縮寫。

    黃發有︰劉仁前的《香河》,看完後印象深刻,他重描寫,輕氣氛,畫面感特別強,注重風情描寫,很美,像畫卷一樣慢慢展開。人物也是群像性的塑造,除了汪曾祺,還有孫犁、周立波的那種寫法。

    他的風俗畫卷淡化了時代的背景,有一種超越時代的閱讀效果。更有利于對興化這個地方風土人情的表述。權力、性關系的描寫,既是那個時代的特質,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刻性。他帶來的雙重效果︰一是對鄉村權力黑暗的揭露。二是通過對錯亂的性關系的描寫,揭露了鄉村權力的陰暗。在人物的描寫上,還是很見作者功力的。對一些邊緣人物的描寫,也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鄉村的另一種鏡像。他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另外,小說的方言也是特色之一。通過與外部的撞擊,可以使作品更深刻,希望他以後的作品更好。

    何平︰《香河》即便不加注我也能讀得懂,因為我們語言相近。如果在頁下注,而不是在文中括號注,閱讀效果可能好些。方言在整個小說敘述中到底起了怎樣的一個作用,是值得考慮的一個問題。就這篇小說而言,是否表現地域文化,方言是唯一的方式呢?我感覺大量使用方言,在閱讀上可能有一些困難。這本書,可能對于語言學,方言研究方面是一個很好的文本。興化的四本小說區別性其實很大。興化文學現象不但要談共性,更要談個性。因為有這些敘述者,所以有了興化文學現象。《香河》看後,使我想到《詩經•豳風•七月》,農事詩一般。

    黃梵︰《香河》一個月寫成,三年修改,看完,明顯感覺到他的功力所在。評論文學作品,已不能簡單歸結到傷痕文學、尋根文學了。社會是多元的。《香河》我分類為農派小說,沈從文《邊城》、蕭紅《呼蘭河傳》等等都是。它的地方性,風土人情的描寫,幾乎是百科全書式的。《香河》基本上是樂觀主義的。盡管也有人性的惡,但作家是帶著欣賞的態度的。

    《香河》是農派小說系列里的一顆明珠。它給我的印象,基本上是一種碎片性的寫作,不太講究線索,這對作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細節至關緊要。這個小說,還是能吸引我讀完的,這就是《香河》的魅力。小說的語言,劉仁前是用心的。他力求使語言達到一個高度。當然語言節奏上的韻味還不太夠。但總體上已經很不錯了。《香河》的價值在哪里?它的文獻價值或許已經超過了它的美學價值,這部作品本身還是很成功的,他使我對中國鄉村有了全新的認識。

    張光芒︰我覺得《香河》更像《馬橋詞典》,《邊城》過于唯美,《香河》不是的。特點︰一是他描寫的政治權力和畢飛宇的不一樣。畢的敘說是明確的,而《香河》不是,是散點,既不對小說人物進行評價,也不著太多的筆墨于一人身上,他展現的是獨特的文化地理。它是緩慢的節奏,按傳統的方式延續下來。另一點是,由于敘述者深愛這個文化區域,所以他不作任何評價,但隱隱的憂患意識是流露出來的了。顯示出了《香河》的溫馨自然,善良寧靜,同時又有狹隘、麻木的陰暗面。這樣的一種矛盾,在他單純化的描述中已隱藏在里面了。小說的敘述是平靜的,娓娓道來的,但他的批判性還是能夠讓人感受到的。

    馬永波︰《香河》是作者對故鄉的一種厚愛,讓他在自己的語境下本能地存在。靠一段段風俗畫面,沒有激烈的情節沖突,是否能讓人讀下去?我是讀下去了,有一種恍惚,是因為時光流逝和記憶中的苦澀。既美好,又有淡淡的傷感。人物是眾多的,命運是平行的,少了跌宕。但還是給人靜水流深的感覺。

    通過故鄉風情的還原,他的這種有根的寫作是厚實的,不需要去遠方,在身邊就能找到自己靈魂的歸宿,這是一件幸事。

    江雪︰小說《香河》通篇使用了原生態的興化方言,它所承載的是其背後強大的地域文化。

    這些年我讀小說不多,在我眼里,《香河》是我讀到的第一部較為完整呈現興化方言的小說,我感到非常親切。這是因為,通篇小說使用了興化方言。我是海安人,與作者劉仁前先生同屬于通泰方言體系。雖然海安方言與興化方言在某些語詞的讀音上略有差別,前者帶有較多的兒化音,要軟一些,而興化方言硬一些,但從總體上說,基本語匯是一致的,是我十分熟悉的。

    包括興化方言在內的通泰語系,是一種強勢的方言,有很強的表現力。興化在戰國時期,就有楚國的大將被封在昭陽邑,也就是現在興化的縣城昭陽鎮,這是興化被稱為楚水的歷史淵源。其實在此之前,吳王滅邗後,就大量移吳民于通泰地區(當然也包括興化在內);西晉八王之亂後,永嘉南渡時中原百姓大量南遷,為這個地區帶來了中原文化;而此後的明初朱元璋又將江南百姓大量遷入江北地區,吳風再次吹遍甦中。如此這般的人口遷徙,盡管對此地的方言產生過影響,但這種影響,未能改變它的底色。它的方言體系表現出很強的同化能力,始終帶著原有土著居民既有的強大的鹽文化與水文化的影響力,從而使之既不同于吳楚,又不同于江淮,而具有鮮明的獨立性,此即所謂“枕吳楚之交,襟江淮之風”。因而它遠比現代漢語的普通話,更直接,更鮮活生動,更能入人心肺。

    陳寅恪先生說過︰中國文化保存在語言之中。從這個角度看,劉仁前先生用興化方言寫出的《香河》,絕非僅僅興化方言自身的呈現,它所承載的其背後濃郁的地域文化;或者說,這種地域文化,沒有與之相應的方言,不足以充分呈現它獨特的魅力。也因此,盡管《香河》寫的是興化70年代到80年代十多年間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但究其實,這些並不重要。換一種說法,這方土地上的人,因襲了傳統的文化,他們的行為完全會按照自身的邏輯進行,從而在不同的時代呈現出相同人文特質。因此,對《香河》這部小說完全可以不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待。比如,看似混亂的男女情事,不是時代使然,而是“鄉野之風”的一種表現。而基于此,熟悉這片土地、懂得這種方言的讀者,比其他人更能體驗到它獨特的韻味。

    王干先生在評論《香河》時說,興化是一片詩意的土地。我很贊成這個評價。我讀《香河》,我感覺它就是詩。《香河》的詩意呈現,不僅僅在于作者用了飽蘸情感的筆觸,和詩意的語言所描繪的水鄉景色風物。我認為它最大的詩意呈現,即如同是興化人的清代學者劉熙載所說的︰“詩者,民之性情也。”《香河》所展現的正是香河村村民特有的人生畫卷。

    首先是它的整體感,人物雖多以素描方式出場,盡管但人物形象並不十分飽滿(這是因為他或她有隱含的文化作為其深層的心理動力),但每個人物卻是特點鮮明,有呼之欲出之感。這些人物事實上是以群像的形式恰如《清明上河圖》一般緩緩地展開而出現的。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是中正平和,作為對群像的塑造,無論貧富窮通、還是飲食男女,一切都被安置在人世的風景之中。小說《香河》盡管也有緊張、有戲劇沖突,卻沒有風雲激蕩,盡管也有悲歡離合的情感波瀾,但作為香河村,依然是那樣的平淡、那樣緩慢,日復一日地隨著整個中國的現代進程而向前演進。

    其次,劉仁前先生對許多人物和事件,雖然有細膩的描述,但總體上看,卻是沉穩的、節制的。比如對高中生陳曉寒與呂老師的關系,小說並未細加深究。作者悲憫的回首和對逝去的感傷,只隱隱地透露,其詩意情懷,要由讀者從字里行間去細細體味,最終“得其意而忘其形”。柳春耕帶著幾十噸的大鐵駁船回到香河村,他要建一座大橋。這是一個隱喻,意味著香河村從此要與外面的世界有一個大的溝通,要與現代化對接;而小說末尾的送葬情節,更是香河村詩意正在喪失的一個巨大隱喻。

    張叔寧︰《香河》中不時看到中國傳統小說的技巧的借鑒、繼承和發展。一是對筆記小說的繼承。真實性和地域性是它的特點。《香河》中非常真實,全景式地反映了里下河地區的風土人情,是一幅風景畫。不僅為中國鄉土文學的畫廊提供了一個有特色的景點,也為研究里下河文化提供了一個藍本。二是如同素描畫,表面看是第三人稱,其實是第一人稱隱著,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有著非常大的親和力。在語言上繼承了晚清小說的特點。口語和方言的使用,提煉了使之上了一個層次。

    看了《香河》,覺得與蕭紅的《呼蘭河傳》有很多相似之處,《香河》和《呼蘭河傳》可以比較一下,做出一些文章的。

    劉曉萍︰看完《香河》,有一種矛盾,感到書中人物低俗與高雅並存,這其實是一種時代的進步,感覺很真實。

    汪政︰沒有語言就沒有《香河》,方言對于寫作,不僅僅意味著修辭,而是具有本體性的意義。《香河》大膽運用方言寫作,表現了正在流逝的社會、村莊等等,呈現出鮮明的人性美和風俗美,而當下的種種所謂風俗,往往被藝術化和觀念化了,已然離死亡不遠。《香河》是描繪的東西,描繪一個正在消失的村莊,在鄉村漸漸支離破碎的時代,我們的尋找就顯得更有意義。高樓別墅多了,鄉村文化哪里去了?如何重建鄉村,我們的文學應該做什麼?

    張王飛︰今天這個會非常成功。各人對《香河》有各人的看法,特別是語言問題。今天的會,把《香河》、劉仁前作品研討會推向了一個高潮。本次研討會,首次和南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進行合作,大家的評論都很到位。因為熱愛,所以才有了《香河》這部小說。《香河》對興化方言的應用很多,似乎刻意了,對遠地作者可能造成閱讀上的障礙。

    今天大家非常認真,發言質量很高,是一個成功的研討會。大家的意見,對仁前會有啟發的。期待仁前下一部好作品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