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追光行
作者︰遇見      更新︰2022-06-23 16:43      字數︰1000
    一個國家的進步,印刻著青年的足跡,一個國家的未來,寄望于青春的力量。回望黨的奮斗征程無數青年才干前僕後繼,回首山河動蕩的江山無數仁人志士砥礪前行……

    “既然有神州陸沉之嘆,發而為中流擊楫之歌”憶往昔,風雨兼程。“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國家危難,民族存亡之際,一大批愛國志士挺身而出,他們高聲疾呼,四處奔走.奏起浩然正氣的壯歌,彈盡糧絕鋤頭刨腹胃里全是枯樹草皮的楊靖宇,堅貞不屈高喊中國共產黨萬歲的的趙一曼,鋼絲穿身死守秘密的林心平,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救中國與水深火熱之中;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大批心系祖國的游子們.突破重重限制與壓力.回到祖國故土參與國家的建設,是他們讓我們國家擁有了自己的底氣,錢學森助力,方有一顆驕陽震破大漠雲霄,茅以升懷著科學救國的志向回國修建了我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兼用的現代化大橋,朱光亞毅然回國為中國核武器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鞠躬盡瘁援中國于貧窮落後之中;在改革開放後,中國向世界展開懷抱,青年們奔赴遠方,砥礪前行,王有德與毛烏素沙漠抗爭40余年,郎平和其他隊員一起創造了中國女排“五連冠"的輝煌,塑造了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樊錦詩,扎根大漠,潛心堅持改革創新,構建“數字敦煌”,開創了敦煌莫高窟開放管理新模,他們銳意進取助中國于競爭激烈的世界背景之下。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看今朝,疫情爆發後無數90後奔赴戰場,“若有戰召必回”的醫療留學團隊,剃發出征的最美護士,騎行數公里為祖國送物資的中國小伙;脫貧攻堅路上,放棄北京工作回到家鄉解決群眾困難的張小娟,秉持“總有人要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信念”的黃文秀,堅守四十年科技興農的趙亞夫;冬奧會上,選擇中國國籍為祖國而戰到谷愛凌,“28歲年齡50歲的腳”卻仍不顧傷病的武大靖,戰勝挫折堅持到底的範可新……中國抗疫載入史冊,全面小康完美收官,冬奧會上展現中國力量,新一代青年用青春書寫精彩,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今朝長江後浪,明日盛世先鋒。著名演員何冰曾說︰“中國青年是奔騰不息的後浪。”我們不曾忘記李大釗先生的“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我們也不曾忘記魯迅先生的“無數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們更不會忘記周恩來先生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在時代的浪潮中,在征途的坎坷上,唯有孺著不會啟程,唯有弱者止于途中。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應追隨先輩們的腳步,循著先輩們的道路,乘風破浪追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