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梁太后蠢蠢欲动
作者:彊疆      更新:2024-05-09 07:57      字数:2970
    第99章  梁太后蠢蠢欲动

    看了石越的密信,耶律洪基又想到清宁十年他做寿那时,被机警的荆公当场使北朝君臣深受其辱的一幕。从那时起,耶律洪基便深知荆公不仅是位学识渊博,处事果决,更是位应变裕如智谋过人的强臣。由荆公这位强臣,又想到自神宗即位,起用强臣荆公施行变法以来,南朝不仅变得日渐富足,对外态度更是日渐异常强硬,现听说荆公做了宰相,耶律洪基便知再欲任意去摆布南朝这个王国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想到此,一向惯于欺凌霸世的耶律洪基不得不绞动脑汁,施展惯用的伎俩,再次派出使臣,前去游说他的藩属国,要求他们协同辽朝一道给南朝施压,尤其要设法杀杀南朝那位新任宰相王安石的威风与锐气。

    这天,辽使萧扈来到西夏,将辽主的书信交于夏惠宗李秉常,李秉常看后,哪敢作主,立马交于垂帘听政的梁太后。

    西夏本属唐初的一支藩镇势力,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其先人党项族以军功被唐朝封于松潘地区,后被松赞干布驱赶北迁,至西北横山地区逐步强大起来,被唐朝赐以李姓,后迁其族至庆州,自此定居。唐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征讨黄巢起义有功,被唐朝再赐李姓。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

    北宋建国后,时任夏州节度使的李继明献城投降宋朝,被赐于赵姓。

    而李继明之弟李继迁却逃回鄂尔多斯草原叛宋自立。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李继迁归附辽朝。辽圣宗耶律隆绪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等职,并以义成公主许嫁,封李继迁为夏国王,以其牵制宋朝。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李继迁在辽朝的支持下,趁宋真宗赵恒新即帝位,向宋朝索讨夏州,宋真宗无奈,不仅归还了夏州,同时也学辽朝模样,授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等职。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

    面对宋、辽两朝,李德明继承其父提出的“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而后“南牧中原”的战略布署,同时做出甘愿向宋、辽称臣的假相。

    宋、辽也为各自的利益设法拉拢,竟相对李德明封王加爵,更助长了李德明割据一方建国称帝的欲望。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德明病死,第二年,其子二十八岁的李元昊建国称帝,废除唐、宋两朝赐于的李、赵姓氏,改姓“嵬名氏”,恢复党项旧俗,升首都兴州为兴庆府,仿宋制设立官制,也学辽朝向大宋索要“岁币”。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李元昊去世,其子李谅祚继任,为毅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李凉祚病死,其子李秉常继位,为惠宗。当时李秉常年仅7岁,大权实由其母梁太后掌控。

    梁太后名落瑶,生于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凉州人,汉人之女。她自幼生长于西夏,天生丽质,容貌倾城,被西夏权臣没藏讹庞的儿子看中,十二岁便嫁入了这个西夏赫赫有名的豪门。

    没藏讹庞是西夏首任皇帝李元昊的宠妃没藏氏之兄,毅宗李谅祚的亲娘舅,连续做过西夏两朝宰相。梁落瑶从小就是位聪明绝顶、心高气傲的女子,对于客居西夏、出身低微的她,能够高攀到高贵的没藏家族,开始觉得十分荣幸,但很快野心便膨胀起来。

    一日梁落瑶到庙中拜佛,偶然见到一位器宇轩昂仪表非凡的英俊少年,一打听,知此英俊少年竟是当今皇上李谅祚,于是心旌动摇,难能自已。

    李谅祚是刚满周岁便即位做了西夏皇帝,由其母没藏氏以太后名义垂帘听政。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没藏太后病死,其兄没藏讹庞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毅宗为妻,以国丈身份辅佐朝政。这一天,李谅祚闲暇无事,到寺庙游玩,不想与梁落瑶邂逅。他见落瑶生得如花似玉,桃腮杏面,风姿楚楚,仪态万千,也不禁怦然心动。

    二人一见钟情,男欢女爱,很快便成了一对出没于深宫的“野鸳鸯”。

    惯有野心的梁落瑶当然不愿长久做着这种偷鸡摸狗的“野鸳鸯”。一日,她心生一计,急切切进宫报告,说她俩的私情已被没藏讹庞察觉,没藏讹庞和儿子正打算杀死谅祚,另立新君。于是,毫无退路的毅宗遂与梁落瑶设下计谋,并取得漫咩等大臣的支持。谅祚以召见没藏讹庞至密室议事为由,暗设伏兵于室外,待没藏讹庞入内,漫咩一举将其擒杀。接着又派亲兵杀了讹庞之子,诛灭整个没藏家族。同时,毅宗下令废没藏皇后,并将赐死;迎梁落瑶入宫,册封为皇后。梁落瑶终于一跃而成为了西夏的一国之母。

    夏拱化五年(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李凉祚病死,由七岁的儿子李秉常继位,早有野心已为太后的梁落瑶更是借新主年幼为由,坐宫听政,并擢其弟梁乙埋为国相。梁乙埋又安排他的子弟和亲信担任要职,更与其亲信、掌握兵权的都罗马尾、梁太后的侍卫罔萌讹等人,组成新的母党集团,牢牢掌控西夏的最高统治权。新主不仅年幼,更是秉性软弱,自然成了梁氏姐弟操纵的傀儡。

    梁太后本为汉人,而西夏为党项族,作为一个权欲薰心的她,为了稳固自己在西夏的统治,淡化党项人的敌意,她常以仇视、辱骂、攻击汉人等举措,来赢得党项人的信任与支持。

    这次辽使带来国书,梁太后急忙接过,见信上写道:

    “大辽皇帝致书于夏国皇帝阙下:近日获悉,强臣王安石已做了南朝宰相,此人一出,南朝对外将会更加强势。此对贵我及周边诸国极其不利。望贵朝趁南朝羽毛未丰之际,早作应对,提前行动,遏其强势,止其野心。唯如此,贵我等朝方可无虞。”

    做使臣的,哪个不是靠嘴上功夫游说天下?辽使萧扈见梁太后反复看信,不断蹙眉,知她心存忧虑,于是起身施礼道:“太后知否,上次那王安石亲自去古渭寨,鼓动边臣王韶建榷场筑新城;王韶又亲自去青唐、河州招降部落首领俞龙柯及木征,其目的何在?不就是要劝降吐蕃,为斩断臂膀吞灭贵朝做准备吗?”见梁太后仍在犹豫,又说道,“太后,南朝经过变法,正在日益强大,现在那王安石做了宰相,强国遇上强臣,那可是强上加强啊!贵我两朝难道就此坐以待毙,能不早作应对打算?”

    梁太后问道:“形势严峻,不知贵朝有何打算?”

    萧扈知道梁太后已动心,立马回道:“回禀太后,为了扼制南朝的壮大及危害,我朝早已派重兵进驻黄嵬山一带,一旦时机成熟,非打得他南朝再与我北朝签订第二个《澶渊之盟》不可。若是贵朝此次能与我大辽同心协力,到那时,你我两朝即使得不到南朝的疆土,也极有可能得到他更多的‘岁币’呀。”

    梁太后听了辽使的鼓动,自然也想起六十年前打了胜仗,逼得宋朝与西夏签订“景德和约”,从而得到宋朝每年向西夏“岁赐”白银绢帛铜茶一事;更想到二十年前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再胜,又逼得宋朝签订“庆历和约”,每年再向夏朝增加白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每逢节日、生日又赠银2万两,银器2千两,绢3万匹,茶1万斤的“岁赐”。

    “如果此次再……”

    辽使走后,梁太后再与国相梁乙埋、枢密使都罗马尾及幼主李秉常一道商议。反复琢磨辽主的来信及辽使的谈话,最终梁太后与国相等一致认为:有辽朝做后盾,如能再胜几战,逼着宋皇帝坐下来谈判,说不准又能签出个什么“神宗和约”或“熙宁和约”,再让宋朝增加一批“岁赐”,岂不是名、利、势三收,何乐而不为!

    商量后,梁太后也不顾幼主李秉常的反对,一面令屯兵榆林的大将野利雄率三十万大军到宋朝西北边境骚扰,一面去信,点名要宋朝派新任宰相王安石到边塞与夏朝商谈收兵之事。

    屯兵榆林的野利雄接到梁太后懿旨后,当天就让骑兵到宋夏边界庆州荔原堡一带,不顾宋境农民正在农耕,竟肆意让士兵在农田间骑马练箭,名为操练,实则挑衅。

    环庆路庆州巡检李宗凉得知消息,领乡兵前去阻止,一番打杀,夏兵将李宗凉等杀害。夏人反倒说宋人侵入夏境。梁太后更以此为由,再派野利雄率大军不间断地袭扰宋朝的大顺等城堡,再次点名要大宋丞相王安石到边塞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