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建国子媛论学陶(一)
作者: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8-28 08:23      字数:2177
    对陶先生的评价,有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先生的“万世师表”,梁漱溟先生的“第一位的盖世人物”,以及还有“当代孔夫子”云云。也许,正是诸多大人物对陶行知的鉴定,造就了后人对先生的“多重性”的看法。——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讲座结束后,李子媛问文建国,最后结束的时候,会场上有许多人笑你的讲话,是什么意思?

    人老话多,这是我今天说话的败笔?可能也不是,我是故意调侃的,表达了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文建国解释说,我们江州目前有一个特殊的语境,市领导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情况,用“后发先至”给全市干部打气,结果成为一段笑料。唉,怎么说呢?

    有人说,有涂脂抹粉之嫌疑;有人说,是恬不知耻之羞耻;有人说,反正喝水不硌牙,吹牛不上税;也有人说,秘书出的馊主意,不怪领导;还有说得更难听的,真的就是把自己当作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了。说人家兔子睡觉,人家兔子都是睡觉的?

    也许仅仅是一句措词不当吧,不必较真。就像刚才我讲话的第二一点,一时疏漏。心血来潮。但民间对领导的评价可就多了去了。

    文建国说着说着,书生气又上来了,他感叹了一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怕是“后发”的现状难以改变,“先至”是不可能。

    子媛知道与自己无关,也就放心了。至于领导平时是怎么讲的,不在我的书中交待。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反正无关乎我们学陶。

    文建国事先和子媛说好的,一定要留宿,晚上有谈局长亲自款待,第二天上午我和史静陪你走走。子媛是恭敬不如从命,哪个领导款待无所谓,有你建国舅舅在,才是关键。

    晚上的饭局原来准备得很丰盛,但谈局长突然还需要赶另外一个重要饭局,建国就作主简化了不少,这样更好,可以和子媛多说说话。文建国平时抠得很,公款私款都舍不得浪费。

    谈局长刚坐下就先拿史静开涮,说史老师墙内开花墙外香,你家文书记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好。史静只是矜持地笑笑,建国代史静敬了满满两杯酒。

    谈局长离开饭局之后,建国他们就轻松自由多了。建国敬了子媛一杯酒,就宣布,下面吃酒吃菜均随意。子媛说,好的,让我先借花献佛,我倒满,敬舅舅舅母,然后随意。

    自从文建国接受了组建陶研会工作,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且相当纠结。既然陶行知这么伟大,为什么在教育行政工作中却难以体现行知教育思想,在相当多的学校甚至看不到陶行知的影子,陶行知到底怎么样?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问子媛。

    子媛说:“建国舅舅提的问题太复杂太深奥,这哪是我一个乡村小校长能够回答的。”

    “我就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不全面,甚至不对路子也不要紧,我就是希望听到你原汁原味的想法。”建国的态度非常诚恳。

    “我反正随便说,您文会长把关。”子媛客气地说,“正好向您讨教了。”

    ——按理说,有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大家照办就是了,但那时政权没有更迭,陶行知是民主战士,是中共统战的重要对象。我认为,政治因素大于教育因素。后来建设新中国有很多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再说了我老是把你一个民主人士捧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又算是什么一回事呢?还有,那位极不受待见的梁漱溟先生,说陶行知是“第一位的盖世人物”,你说就说吧,他居然还把毛泽东和周恩来排在第二第三位。他犯忌了,犯了“功高盖主”之大忌。

    所以“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先生就成为一位长期没有话语权,又是极喜说真话的社会贤达了。至于陶先生是否是“第一位”?其实又何必纠缠于此呢?

    ——再说,宋庆龄先生“万世师表”的题词,郭沫若先生“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的题词,在历史上看,“万世师表”是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的,哪是别人可以随便一说,可以随便一挂的。“文革”初期,孔府孔庙孔林均遭横祸,后来又正好“批林批孔”,“孔子名高实秕糠”,孔老夫子又成为“丧家之犬”。那陶行知是什么呢?而郭沫若呢,“文革”以后,在民间对他是贬多褒少,他的题词很多人不愿提及。总之围绕陶行知,你看看,没有安分的时候。陶先生本人是不是很无故很无奈?

    李子媛笑,笑得也很无奈。

    ——还有,陶行知曾经还是基督信徒,他自己就说过,“我是耶稣基督的跟随者”,他的“爱满天下”,发轫于耶稣“爱人如己”的教训。他曾坦承“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并且“深信,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他虽然是针对民国说的,但我们党正是通过武装斗争夺取的政权,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所以我们在宣传陶行知的时候就不得不有所保留。

    ——还有人对陶行知在晓庄拒绝与蒋介石见面一事津津乐道。殊不知,作为一个真正的民主战士,具有自由主义思想,他不想见谁,就可以不见谁,绝非仅仅是对付蒋介石一人。在这方面,他的骨头也是最硬的。当然对于国家当时的最高统帅,陶先生并不是一律排斥,他也接受过蒋介石的召见,也在国民政府任过职。在重庆,他创办的育才学校也得到宋美龄个人的赞助,宋美龄也曾两次宴请陶行知。任何一个人要想做点大事,自然离开不了当时政府的认可。如果他一直为政府所通缉的话,则一事无成。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水平,国民政府要真的拿你陶行知怎么样,还不就是怎么样吗?

    ——总之,陶先生饱受争议,多有褒贬。我们不能脱离历史,孤立地评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因人废言,或者因言废人;一刀切,或者切一刀。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遗臭万年。这是我们社会的通病。

    李子媛说的,文建国都知道,可自己从来没有联系起来考虑,看来子媛的确是深入研究陶行知了。建国频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