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待漏院盟誓
作者:彊疆      更新:2022-07-20 16:11      字数:3139
    第76章  待漏院盟誓

    曾公亮致仕、陈升之请假,中书一时少了掌舵人,关键时刻,为使变法坚定地进行下去,神宗帝不得不重新考虑中书的人选。

    “朕说过,遍观群臣中,能横身为国家当事者,唯有安石耳。为让变法顺利进行,此宰相非安石不可。”这天早朝后,神宗在紫宸殿反复思考。“还得一位呀。子华也是一位很不错的人选。子华既深谙理财,又与安石关系极好,有此二人掌管中书,朕就不愁变法深入不下去了。”转而又想,“如将安石、子华都拔擢了,还有司马学士呢?司马学士怎么办?”

    尽管那次讨论裁减司人选时,司马光给年轻的神宗帝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但在这位汲汲求治的帝王眼里,司马光还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既有意拔擢荆公和韩绛,他不能不考虑到司马光的位子。

    第二天,司马光求见,并将请求外任的奏表呈给了神宗皇帝。

    神宗大惊,问道:“卿为何不愿留在京师呢?”

    司马光简单回道:“臣怕。”

    神宗沉咏良久,问:“安石与卿是好友,何必多疑?”

    司马光苦笑道:“安石现在一手遮天,那么多大臣都被贬的贬,外放的外放,如此这样,臣不如早早离开为好。”

    神宗道:“朕已有安排,决定任司马学士为枢密副使。”

    司马光立马推辞道:“陛下,臣不会去枢密院。”

    “为何?莫不是嫌……那没关系,朕已考虑过,文枢相年岁已高……”

    “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卿的意思是?”

    司马光见问,心中的委屈、愤慨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但他终究是位涵养深沉之人,此时抱拳施礼道:“陛下所以任用臣,大概是发现臣的狂直,对国家尚有用处。但如果仅仅是用俸禄和官位荣耀臣,而听不进臣的建言,撤去置制三司条例司,召回提举官,停止行青苗、免役等法,陛下即使给再高的职位和俸禄,臣还是要走的。”

    神宗劝说八次之多,司马光还是坚持己见。

    一心变法的神宗帝自然不会屈就于司马光一人,只得允准。

    熙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司马光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八个月后,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开始与刘恕、刘攽、刘敞、司马康、范祖禹等专心编撰《资治通鉴》。

    这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一天,荆公独立于中书政事堂大殿门前,听着宫中满巷呼啸的北风,看着大殿门前几株梧桐枝干僵硬而“叽哑”地尖叫着摇曳,想到好友司马光、吕公著以及众多大臣的外任,好不凄凉;辗转一想,又稍稍觉得安慰:“去地方为官也好,这样可以更多地接触底层,切身感受百姓的真正需求,这样对日后为官大有裨益。”

    这时,好友韩绛过来,劝道:“介甫,如此寒冷的天,站外面就不怕冻着?快进去,快进去。”

    进了政事堂,韩绛问道:“介甫,知道吗?枢密院的冯璟来中书任参政了。”

    “听说了。”

    “升之的母亲去世,为了丁忧,升之也辞相了。”

    “……”

    “听说皇上对中书班子已作了新的安排。”

    “看来你我肩上的担子会更重了。”荆公两眼看着大厅外,喃喃说道。

    “是的,你我都得做好准备。”韩绛也深深地点了点头。

    熙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荆公和韩绛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接任了宰相,枢密副使冯璟和翰林学士王珪任参知政事。

    这是荆公任宰相以来的首次上朝。

    四更时分,随着钟鼓楼传出一阵清越、訇然的钟鼓声,刚刚歇市不到一个时辰的汴梁城又拉开了新一天的帷幕。此时东方尚未发白,随着“訇訇”的响声,外城内城诸门均缓缓开启,大街上已渐渐有了行人、车马的身影。

    而其中最多也是最为显眼的便是那些急着上朝的朝臣,他们在灯笼火把照耀下,或骑马,或坐轿,伴着马铃的叮当和车轮的碌碌富有节奏的喧嚣声,一路向皇城赶来。  

    在宋朝,官员出行大多骑马,荆公自不例外,他以为,坐轿者与抬轿者同样是人,既然同样是人,为何当官的非得要让他人抬着走?被抬者虽是轻松快活,但抬者能不受累?所以他每日上朝,只骑马,而决不坐轿。

    卯时三刻,宣德门大开,前来参朝的京官到了门前,骑马的滚鞍下马,乘车的掀帘下车,再按照文武官秩聚集在宫门右侧长长的御廊下,借着灯光,相互打着招呼,谈些闲话,或是先到待漏院前小卖铺上买碗粉粥、肝夹之类零食充饥取暖,再就等候传唤上朝。

    待漏院在宣德门右边,是一间规模不大的舍院,此舍院非是一般官员所能进得,唯有早起入朝的宰相、亲王方可入内小憩。

    荆公已是宰相,自不在宣德门外下马,而是直接到待漏院横门前。这天在横门前下了马,让石子将马牵去栓了,自己独步进了待漏院室内,就见室内桌椅摆放齐全,桌上早已安排好果品零食茶水,那是专供早起的宰相、亲王充饥御寒之用。

    “宰相的待遇就是不一样啊。”荆公正感叹,就见迎面厅壁上刻有一方文字,不禁 “啊”了一声,想道:“此不正是那早就想看却一直无缘看到的《待漏院记》吗?”

    因为大臣每日早起上朝,常常承受不了清晨的寒冷,据说唐朝有一位宰相,因为怕冷,每日进了皇城只得躲在马车里等候入朝。唐元和初年,宪宗李纯同情宰相上早朝的辛苦,始制待漏院。北宋也不例外,同样在汴梁皇城内建有待漏院。到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时任大理寺评事的王禹偁有感于宰相在朝政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了一篇《待漏院记》,真宗命人将此文刻于待漏院厅壁上。

    荆公早就知道此文是对历朝历代的宰相寄予殷殷的期待与高度的警劝,只是无缘相见;今日此文竟在眼前,何能不急于一瞻为敬?

    想着,荆公抻双袖,整袍带,正冠冕,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一步步走到碑记前,驻足张目,从左至右,逐字逐句一一看去。

    就见上面写道:

    待漏院记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荆公读着,倍感作为一国之相肩上担子的沉重。

    再读: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读至此,荆公不免想到:“夙兴夜寐,勤勉于政,此是为相的本份,但作为一国之相,每来此处,还该思些什么呢?”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荆公读着读着,不禁对作者肃然起敬,叹道:“殷殷期盼,谆谆告诫,其心可鉴啊!”

    再往下看,已由感动变得憎恶,甚至每读一句,就如吞噬着一只飞窜过来的绿头苍蝇,引起阵阵恶心,就想到历朝历代那些贪相、庸相、奸相,有几个不是 “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的混乱局面。

    好歹本朝虽有无大作为之相,但并无此等恶劣之辈,荆公稍感欣慰。正想着,一行文字如电光石火般跃入他的眼帘,令他全身一震,那对目光就久久定格在那行文字之上。他想:“是啊,自己现已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可面临的是‘两积三冗’、担当的是刻不容缓的变法,遭遇的是王公大臣巨商富贾的竭力反对,在此艰危面前,是坚持,是退缩,是做贤相,还是做那奸相、庸相?王评事说得对呀:‘一国之……’”

    荆公正要将那文字念出,忽听身后传来声音,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好友、同任宰相的韩绛。

    二人四目相视,心有灵犀,几乎同时面对那段文字,伫立朗声宣誓道:

    “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訇——”

    此时大庆殿门开启,传来一声尖细的长音:“皇上驾到,请宰相领班人朝——”

    荆公向韩绛做了个手势:“韩公请——”